佛说摩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鸠摩罗什

  佛说摩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三卷)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佛说摩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卷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想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陀,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缔,揭缔,波罗揭缔,波罗僧揭缔,菩提萨婆呵。    佛说摩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卷   尔时,如来在大雷音宫,遥闻菩萨演说上经,即舍涅磐相,腾身虚空,   来投菩萨所在,化一长老,杂大众中,手持优钵曲云,视花微笑。   长老于大众中起,合掌白言,菩萨,佛何以得空五蕴。曰,以照故,以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以行深观故,以自在观故,故得涅磐,得开一切微妙门,一切救苦难,一切真实不虚。法究于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布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业证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果如是如是,乃真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乃真五蕴皆空时,不落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名曰诸法空相。如来能隐能现,无往无来,能以芥子包纳三千大千世界,能行止坐卧,无异常人。隐则慧眼不能睹,现则肉眼不能翳,无死无生,万劫圆明。吾不得而名,强名之曰金刚,尊其号曰如来。尔时,长老复白,世有善男子,善女人,依阿舍慧达岸无讹。   菩萨曰,善哉善哉,是有发大信咒,发大慧咒,发大戒力咒,发无上定力咒,一切邪魔脱离咒,一切吉神拥护灾难消亡福田利益咒,是乃如来口授功德不可思议。舍利子,乐依般若波罗蜜多者,谦持此咒曰: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旦者他,安,加罗伐哆,罗加伐哆,罗加伐哆,梭呵。    佛说摩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下卷   是时,菩萨在大罗刹国紫金殿内,演说多心经已,复告诸舍利曰,昔我作王子时,即对佛发愿,三千大千世界,有一众生,不闻正道,不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誓不成佛。何以故,一切众生,皆可得道,其心即佛。舍利子,汝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阿得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知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非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大德不德,大明不明,大勤若惰,大净若污。舍利子,我今授汝密咒,名曰密咒,即非密咒,是亦密咒。能除一切苦,即非能除一切苦,是亦能除一切苦。能除一切难,即非能除一切难,是亦能除一切难。何以故,成法非法,法会于心,心融于法,法忘其法,法无其法,乃为大法,得渡众生。舍利子,彼岸无岸,强名曰岸,岸无成岸,心止即岸。是故如来无定相,无往亦无来,舍利子,汝知如来有慧剑否,无也,如来依般若波罗蜜多也。菩萨曰,否,如来有慧剑,有戒刃也,如来无慧剑,无戒刃,不识般若。何以故,般若即般若,卫之则存,瞩之则明,存而明之,道假以成。于是乃说大圆满般若波罗蜜多心咒。咒曰:安,佛罗阑牢连楼,萨哆蜜波耶,阑牢连楼,阑阑阑,哩尼耶,吻奈,喝喇阑〔〕,喝喇喝喇阑〔〕,安,安,嘛尼叭弥哄,俞萨洼奇,哆答答,怖叉萨波,安,委味尼夷,托波托波,悉律律,安,吐罗吐罗,安,安,安,摩呵般若波罗蜜多梭呵。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佛说斋经  译文--未知

佛说斋经 译文--未知

佛说斋经 自明居士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城东丞相家殿。丞相母名维耶。早起沐浴着彩衣。与诸子妇俱出。稽首佛足一面坐。佛问维耶。沐浴何早。对曰。欲与诸妇俱受斋戒。佛言。斋有三辈。乐何等斋。 我...

善住意天子所问经--毗目智仙共流支

善住意天子所问经--毗目智仙共流支

善住意天子所问经 元魏三藏毗目智仙共流支等译 善住意天子所问经卷上   归命一切诸佛菩萨!归命世尊大智慧海毗卢遮那释迦牟尼佛法光明!归命圣者文殊师利大菩萨海!归命圣者善住意天子遍行大乘者!   如是我...

有愿易度:目犍连尊者度化村民

有愿易度:目犍连尊者度化村民

  有愿易度 经律异相  佛世有一聚落。恣行邪见。不从佛教。乃遣目连往。则倾心向化。佛言。此辈与目连有缘。往劫目连为樵夫。见山中无数聚蜂。飞来欲螫。因戒曰。汝等皆有佛性。莫兴毒害。吾若成道当度汝等...

谁才是聪明人?

谁才是聪明人?

  有一次,两位小偷与一群信徒,前往祇树给孤独园听闻佛陀说法。其中一位专心闻法,所以马上就了悟佛法。另一位却不用心,反而到处偷取信徒的钱财。佛陀说法后,两人回到第二位小偷的家,这时候,他嘲讽不偷钱...

两枚钱币竟然让贫女变皇后

两枚钱币竟然让贫女变皇后

  过去,有一座名山 “昼闇山”,由于山中有众多贤圣僧众隐居修道,所以诸方国土都争相前来供养植福。  一日,诸方耆德长者浩浩荡荡携供诣山,绵延的队伍让路旁以乞食为生的贫女惊叹、称羡不已。她心想:长...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竺昙无兰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竺昙无兰

迦葉赴佛般涅槃经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昔佛在世时。摩诃迦葉。于诸比丘中。最长年高才明智慧。其身亦有金色相好。佛每说法。常与其对坐。人民见之或呼为佛师。于是迦葉乃辞佛到伊筛梨山中。一山名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