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公羊传--公羊高
春秋公羊传
作者:公羊高[战国]
《春秋公羊传》也同《春秋左氏传》一样,是阐释《春秋》的一部著作。《公羊传》亦称《春秋公羊传》、《公羊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相传其作者为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齐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毋生一起将《春秋公羊传》著于竹帛。
《春秋公羊传》简介
《公羊传》亦称《春秋公羊传》、《公羊春秋》,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讫年代与《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其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
《公羊传》的作者旧题是战国时齐人公羊高,他受学于孔子弟子子夏,后来成为传《春秋》的三大家之一。
《公羊传》是春秋三传之一即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称为“春秋三传”。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汉书·艺文志》,《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将春秋三传的渊源说得很详细。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
《尚书》和《春秋》∶“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这是中国古代有记载的(甲骨文)最早的两部书。
《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经孔子整理的鲁国的《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榖)梁传》、《左传》。现仅存左丘明编写的《左传》。《春秋》和《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榖)梁三家,称为春秋三传。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所以自汉至今,学者只藉三传研读春秋。
《公羊春秋》作为家学,最初只是口耳相传,至公羊高的玄孙公羊寿(汉景帝时人)方与齐人胡毋生(《汉书》作胡母生,复姓胡毋或胡母,名子都,生是“先生”的意思)合作,将《春秋公羊传》定稿“著于竹帛”。所以《公羊传》的作者,班固《汉书·艺文志》笼统地称之为“公羊子”,颜师古说是公羊高,《四库全书总目》则署作汉公羊寿,说法不一。但比较起来把定稿人题为作者更合理一些。
《公羊传》的体裁特点,是经传合并,传文逐句传述《春秋》经文的大义,与《左传》以记载史实为主不同。《公羊传》是今文经学的重要经籍,历代今文经学家时常用它作为议论政治的工具。同时它还是研究先秦至汉间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后世注释《公羊传》的书籍主要有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唐朝徐彦作《公羊传疏》、清朝陈立撰《公羊义疏》。
【作者之谜】
传说《公羊传》是战国时代公羊高编撰的,先是师徒口耳相传,直到西汉景帝时才写定成书。和《左传》、《谷梁传》一样,《公羊传》开始是与《春秋》分开流传的,大概在西汉后期哀帝时,著名学者刘歆“引传文以解经”,才把孔子编定的鲁国史书《春秋》尊为“经”,把《左氏春秋》、《公羊春秋》、《谷梁春秋》称为解释经书的“传”,后人以传附经,合为一编,从此便把这三本书合称为“春秋三传”。
《汉书·艺文志》的“春秋”类有:“《公羊传》十一卷”。班固注:“公羊子,齐人。”唐代颜师古注:“名高”。“公羊”的含义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是复姓,有人怀疑“公羊”、“谷梁”都是,“卜商”(即子夏)的转音,近人蔡元培、顾颉刚等认为“公”和“谷”双声,“羊”和“梁”叠韵,因而“公羊”即是“谷梁”,这两部书的作者可能是同一个人,这种分析不一定可信。
清代洪颐煊《经义丛钞》认为,“明”字的古音读“芒”,“芒”和“羊”同韵,所以“《春秋》家公羊高,亦即《孟子》所谓公明高也”。此说也缺乏说服力。关于公羊子,正史上没有发现其他记载。
《公羊传》未成书之前,口耳相传,它的传承过程,据东汉何休《春秋公羊传·序》唐徐彦疏引戴宏序说:“子夏传与公羊高,高传与其子平,平传与其子地,地传与其子敢,敢传与其子寿。至汉景帝时,寿乃共弟子齐人胡毋子都着于竹帛。”这段话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说《公羊传》传自孔子的弟子子夏。第二,《公羊传》的成书从子夏(生于鲁定公二年,即公元前507年)到汉景帝初(公元前156年),经过了340年左右。第三,汉景帝时,《公羊传》才写定成书。
关于第一点,杨伯峻《经书浅谈》指出:“《公羊传》中‘大一统’这个观念,要在秦汉以后才能有,这就足以证明《公羊传》不出于子夏。”他又说:“总之,无论公羊高或谷梁赤,都未必是子夏的学生,托名子夏,不过借以自重罢了。”关于第二点,戴宏所说的传承线索明显有误,340年间公羊氏仅传五代,每代要相距65年以上,这是不可能的。关于第三点,说《公羊传》作于汉景帝时,大致可信。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春秋公羊传注疏》认为:“今观传中有‘子沈子曰’、‘子司马子曰’、‘子女子曰’、‘子北宫子曰’,又有‘高子曰’、‘鲁子曰’,盖皆传授之经师,不尽出于公羊子。定公元年传‘正棺于两楹之间’二句,《谷梁传》引之,直称‘沈子’,不称‘公羊’,是并其不着姓氏者,亦不尽出公羊子。且并有‘子公羊子曰’,尤不出于(公羊)高之明证。”《公羊传》既然是公羊子自己写的,就不应引自己的说法。由此可以证明,《公羊传》的作者不是公羊高,自然更不是子夏所传的。看来,《公羊传》可能是集体创作,最后由公羊寿和他的弟子胡毋子都写成书。
【史学价值】
《公羊传》的历史思想比《谷梁传》更为丰富,其影响也更深远。在汉代,公羊学大显于世。魏晋以后虽经一千多年的消沉,至鸦片战争前后却重新复兴,而且风靡一时,成为近代维新运动的思想武器,并且是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中国思想界接受西方进化论的思想基础。“公羊学”的产生和两次盛行,是思想史、史学史上发人深思的历史现象,其秘密,在于《公羊传》中蕴含着一套独有的政治———历史哲学。
《公羊传》写定于汉初,系用汉代通行的隶字书写,它是今文经学中富有理论色彩的代表性典籍。公羊学者认为,《春秋经》是孔子借春秋242年史事以表示自己的政治观点,处处包含“微言大义”。这同古文学派认为《春秋经》是一部历史着作不同。从这一根本点出发,《公羊传》包含着一些可供人们发挥的历史思想:
第一,《公羊传》认为孔子在《春秋经》中贯穿了“大一统”、“拨乱反正”等政治“大义”。大力彰扬孔子拥戴周天子“天下共主”的立场,作为儒家思想最重要的原则,为战国晚期正在进行的“统一”作舆论的准备。甚至直接成为孔子专为汉代天子而制定的治国纲领!
第二,《公羊传》又包含有历史变易观点,人们可以据之推演,划分历史的发展阶段。此即著名的公羊三世说。更重要的是,其对于三世异辞说的解释包含一个很宝贵的观点:不把春秋242年视为铁板一块、凝固不变,而看作可按一定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三,《公羊传》专讲“微言大义”。上述两项都是极重要的“微言大义”,其他明显的还有:隐公三年讲讥世卿;庄公四年讲“九世复仇”;闵公元年讲“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等。诸如此类都可以大加引申比附。
总括来说,《公羊传》的历史哲学具有政治性、变易性和可比附性三大特点,在儒家经典中并不多见。
《公羊传》的主要精神是宣扬儒家思想中拨乱反正、大义灭亲,对乱臣贼子要无情镇压的一面,为强化中央专制集权和“大一统”服务。《公羊传》尤为今文经学派所推崇,是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历代今文经学家都常用它作为议论政治的工具。它也是研究战国、秦、汉间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隐公·元年
【原文】
元年①,春,王正月②。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③。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④?谓文王也⑤。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⑥?王正月也⑦。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⑧。
【注释】
①元年: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
②王正(zheng争)月:周文王历正月。周正建子,以夏历十一月为正月。
③君:这里指鲁隐公。隐公名息姑,鲁惠公之子,在位十一年。周公八世孙。隐,是溢号。鲁国是侯爵,因为本书是以臣子的身份来叙述的,所以称公。徐彦疏:“若左氏之义,不间天子诸侯皆得称元年。若公羊之义,唯天子乃得称元年,诸侯不得称元年。此鲁隐公,诸侯也。而得称元年者,春秋托王于鲁,以隐公为受命之王,故得称元年矣。”
④孰谓:即谓孰。说的是什么久。
⑤文王:即周文王。姓姬名昌。周武王的父亲。武王起兵伐封,灭殷,建立周王朝。
⑥曷:疑问代词。何,什么,为什么。
⑦王正月:何休注:“王者,受命布政、施教、所料月也。”王正月,即王的正月。
⑧大一统:重新统一的事业。徐彦疏:“‘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
【译文】
鲁隐公元年,春天,周历正月。“元年”是什么意思?是鲁隐公开始摄政的第一年。“春”是什么意思?是一年中第一个季节。“王”指的是谁?指的是周文王。为什么先说“王”而后说“正月”呢?因为是周文王制定的正月。为什么要特别指出是“王正月”呢?这是表示重视周王朝统一的大业。
【原文】
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①。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②,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③。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④,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⑤,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⑥。
【注释】
①公:指鲁隐公。隐公名息姑,鲁惠公继室声子之子。因其弟桓公年幼,立他为太子即位,在位十一年。平:治理。何休注:“平,治也。”反:同“返”。桓:即鲁桓公。名允,鲁惠公之子,隐公之弟,在位十八年。
②其为尊卑也微:何休注:“母俱媵也。”媵,指古代诸侯女儿出嫁时随嫁或陪嫁的人。隐公和桓公二人的母亲都是陪嫁的“媵”,地位相似,所以谁尊谁卑,隐而不显,因此下文有“国人莫知”一句。微:隐蔽。
③扳(ban班):挽,引。何休注:“扳,引也。”
④且如:如果,假如。何休注:“且如,假设之辞。”
⑤相:辅佐,协助。
⑥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何休注:“凡者,凡上所虑二事皆不可故,于是己立。欲须桓长大而归之,故曰为桓立。明其本无受国之心。故不书即位。”
【译文】
《春秋》上为什么不说鲁隐公即位呢?这是成全隐公的好意。为什么说是成全隐公的好意呢?因为隐公想将国家治理好后,把君位归还给桓公。为什么要将君位归还给桓公呢?因为当时桓公还年幼,然而尊贵,隐公虽然年长却卑贱。他俩这种尊卑关系是隐秘的,鲁国人并不知道这种情况。隐公年长而贤能,鲁国大夫们都举荐他,并要立他为国君。在这种情况下隐公如果推辞,那么就不知道桓公将来是否一定能被立为国君;如果桓公被立为国君,隐公又担心大夫们不能很好地辅佐年幼的国君,所以隐公担任国君,是为桓公而担任的。
【原文】
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適以长①,不以贤;立子以贵②,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③。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④,母以子贵⑤。
【注释】
①立適以长:何休注:“遭,谓遭夫人之子,尊无与敌,故以齿。”適,同“嫡”。
②立子以贵:何休注:“子,谓左右媵及侄娣之子,位有贵贱。又防其同时而生,故以贵也。礼:嫡夫人无子,立右媵;右媵无子,立左媵;左媵之子,立嫡侄娣:嫡侄娣无子,立右媵侄娣……皆所以防爱争。”
③母贵:隐公、桓公的母亲都是媵,他俩的身份都是公子。但桓公的母亲是右媵,地位仅次于嫡夫人。何休注:“桓母,右媵。”所以说桓公的母亲地位高贵。
④子以母贵:何休注:“以母秩次立也。”
⑤母以子贵:何休注:“礼:妾子立,则母得为夫人。”
【译文】
隐公年长又贤能,为什么不适宜立为国君呢?因为立嫡子的君,就是立年长的,不考虑他是否贤能;立庶子的君,就立尊贵的,不考虑他是否年长。桓公为什么尊贵呢?他母亲的地位高。母亲地位高为什么儿子就尊贵呢?儿子是由于母亲的地位高才尊贵的,母亲也会因儿子被立为国君而显贵。
【原文】
三月,公及邾娄仪父盟于眛①。及者何?与也。会及暨,皆与也。曷为或言会,或言及,或言暨?会,犹最也②。及,犹汲汲也③。暨,犹暨暨也④。及,我欲之⑤。暨,不得已也。
【注释】
①邾娄:春秋诸侯国名,即郑国。曹姓,子爵国,为楚所灭。何休注:“邾人语声后曰‘娄’,故曰‘邾娄’。”故地在今山东邹县境。仪父:郑国国君,名克,字仪。父,即傅,当时男子的美称。眛:鲁国地名,在今山东泗水县东
②最:会聚。何休注:“最,聚也。”
③汲汲:急切的样子。
④暨暨:《说文解字注》:“暨暨,犹‘几几’。《尔雅》所谓不及也。”下文:“及,我欲之”,及,是出于自愿;不及,则是随从别人意愿,不得不参加。
⑤我:指鲁国。
【译文】
三月,隐公“及”邾仪父在眛地会盟。“及”是什么意思?是“与”的意思。“会”、“及”、“暨”都是“与”的意思。为什么有的地方用“会”字,有的地方用“及”字,有的地方则用“暨”字呢?“会”是平时聚会;“及”是急切地参加;“暨”是不能不参加。这里用“及”字,是鲁国想要与邾国求得友好。用“暨”字,就是迫不得已了。
【原文】
仪父者何?邾娄之君也。何以名①?字也。曷为称字②?褒之也。曷为褒之?为其与公盟也。与公盟者众矣,曷为独褒乎此?因其可褒而褒之③,此其为可褒奈何?渐进也④。眛者何?地期也⑤。
【注释】
①何以名:为什么称呼他的名字。
②曷为称字:何休注:“据诸侯当称爵。”按,邾国在《春秋》成书前就失去爵位,因此这里只能称字。
③因其可褒而褒之:何休注:“《春秋》王鲁(以鲁为天下),记隐公以为始受命王,因仪父先与隐公盟,可假以见褒赏之法,故云尔。”
④渐进:何休注:“渐者,物事之端,先见之辞。去恶就善曰进。”
⑤地期:徐彦颜:“先约其事,乃期于某处作盟会者。”即约好的会盟的地点。
【译文】
仪父是什么人?邾国的国君。为什么称呼他的名?不是名而是他的字。为什么称他的字?《春秋》的作者要褒奖他。为什么要褒奖他?为了他与隐公会盟。与隐公会盟的人很多,为什么仅仅褒奖他一人呢?因为他值得褒奖就褒奖他。他为什么值得褒奖呢?因为他逐渐趋于善性。“眛”是什么意思?是约定好的会盟的地点。
【原文】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①。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②。曷为大郑伯之恶?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③。段者何?郑伯之弟也。何以不称弟?当国也④。其地何?当国也。齐人杀无知,何以不地⑤?在内也。在内,虽当国,不地也。不当国,虽在外,亦不地也。
【注释】
①郑伯:指郑庄公。春秋时周天子下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郑国是伯爵级的诸侯国,姬姓,在今河南新郑一带,所以称它的国君为郑伯。段:指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鄢(yan烟):地名,在今河南鄢陵。
②大:夸张。恶:残暴。
③如:何休注:“如,即不如。齐人语也。”
④当国:何休注:“欲当国为之君。”即有篡位的企图。
⑤不地:不记载地点。何休注:“明当国者在外乃地尔。为其将交连邻国,复为内难,故录其地,明当急诛之。不当国虽在外,祸轻,故不地也。”
【译文】
夏季五月,郑庄公在鄢地“克”了共叔段。“克之”是什么意思?就是杀了他。杀了他,那么为什么说是“克”呢?为了强调郑庄公的残暴。为什么要强调郑庄公的残暴呢?他母亲想立为国君的人,他却把他杀了;不如不让那个人做国君就算了。共叔段是什么人?郑庄公的亲弟弟。这里为什么不直接称共叔段为庄公的弟弟呢?因为共叔段有篡位的企图。为什么记他被杀的地点?也因为共叔段有篡位的企图。齐国人杀公孙无知,为什么就没有记载地点呢?因为这事发生在国内。在国内被杀,虽然有篡位企图也不记载地点。没有篡位企图,虽然在国外被杀,也不记载地点。
【原文】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①。宰者何?官也。咺者何?名也。曷为以官氏?宰士也②。惠公者何?隐之考也③。仲子者何?桓之母也。何以不称夫人?桓未君也④。赗者何?丧事有赗,赗者盖以马,以乘马束帛⑤。车马曰赗,货财曰赙⑥,衣被曰襚⑦。桓未君,则诸侯曷为来赗之?隐为桓立,故以桓母之丧告于诸侯。然则何言尔?成公意也。其言来何?不及事也。其言惠公仲子何?兼之。兼之,非礼也。何以不言及仲子?仲子,微也。
【注释】
①天王:即周天子。周平王。宰咺(xuan喧):周王室大臣。归:同“馈”,赠送。赗(fèng):助葬用的如车马束帛等财物。
②宰士:周天子的冢宰,掌管王家内外事务。
③考:死去的父亲。
④君:用作动词。立为国君。
⑤乘马束帛:乘马,即四匹马。束帛,古代聘问礼物。也作为婚丧、朋友互赠的礼品。帛五匹为束。何休注:“乘马者,谓大夫以上备四也。……束帛,谓玄三纁二,玄三法天,纁二法地,因取足以共事。”
⑥膊(f自付):以财物助丧事。
⑦襚:向死者赠送衣被。也指赠给死者的衣被。何休注:“此者,春秋制也。帽,犹覆也。膊,犹助也。皆助生送死之礼。襚,犹遗(wei卫)也,遗是助死之礼。”
【译文】
秋季七月,周天子派“宰咺”来鲁国赠送惠公、仲子的“赗”。“宰”是什么意思?是官吏的通称。“咺”是什么意思?是人名。为什么要以官称为姓氏?因为宰是周天子的士。惠公是什么人?是鲁隐公死去的父亲。仲子是谁?鲁桓公的母亲。为什么不称她为夫人?因为桓公还未立为国君。“赗”是什么意思?办丧事都有赗,赗一般是用马,用四匹马和五匹帛。助葬赠送的车马和帛就叫“赗”。助葬赠送的财物叫“赙”。助葬赠送的衣被叫“禭”。桓公还未做国君,诸侯为什么来赠送助葬物品呢?隐公为桓公做国君,所以把桓公母亲的丧事通知了各诸侯国。但为何要这样说呢?这是为了成全隐公的好意。为什么要用“来”字呢?因为宰喧没有赶上惠公的葬礼。将惠公、仲子连在一起说是什么意思呢?是要兼顾二人。兼顾二人是不合于礼的。为什么不说鲁惠公及仲子呢?因为仲子的地位卑微。
【原文】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①。孰及之?内之微者也②。冬,十有二月。祭伯来③。祭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何以不称“使”?奔也。奔则曷为不言奔?王者无外,言奔④,则有外之辞也。公子益师卒⑤。何以不日?远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⑥。
【注释】
①宿:国名。风姓,故地在今山东东平县境。
②内:何休注:“内者,谓鲁也。微者,谓士也。”
③祭伯:周王卿士。
④言奔:何休注:“言奔,则与外大夫来奔同,文故去奔,明王者以天下为家无绝义。”
⑤公子益师:何休注:“公子者,氏也。益师者,名也。诸侯之子称公子。”名众父,字益师。
⑥“所见”三句:何休注:“所见者,谓昭、定、哀,己与父时事也(按:这里的‘己’指孔子)。所闻者,谓文、宣、成、襄,王父时事也。所传闻者,谓隐、桓、庄、闵、禧,高祖、曾祖时事也。异辞者,见恩有厚薄,义有深浅。”
【译文】
九月,和宋国人在宿国结盟。谁和宋国人结盟呢?鲁国地位较低的一位官员。
冬季十二月,祭伯来鲁国。祭伯是什么人?周天子的大夫。为什么不说“派遣”呢?因为他是私自逃奔来的。是逃奔那为啥不说“奔”呢?周王朝是大一统的天下,是没有“国外”之说的,说逃奔,那就表示周王朝有“国外”之意了。
在这个月,公子益师死了。为什么不记载他死的日子呢?因为太久远了。在孔子和他父亲的时代已有不同的说法,在孔子听说的文、宣、成、襄时代说法也不相同,更何况是在孔子听到传说的隐、桓、庄、阂、嘻时代呢,那更有不同的说法了。
隐公·二年
【原文】
二年,春,公会戎于潜①。
夏,五月,莒人入向②。入者何?得而不居也。
无骇帅师入极③。无骇者何?展无骇也。何以不氏④?贬。曷为贬?疾始灭也⑤。始灭,昉于此乎⑥?前此矣。前此,则曷为始乎此。托始焉尔⑦。曷为托始焉尔?《春秋》之始也。此灭也,其言入何?内大恶⑧,讳也。
【注释】
①二年:鲁隐公二年(公元前721年)。戎:古国名。春秋时属曹地。在今山东荷泽县西南。潜:鲁国地名。在今山东济宁市西南。
②莒:古国名。在今山东胶县西南,后迁到莒地,即今山东莒县。向:古国名。姜姓,在今山东曹县南约七十里处。
③无骇:鲁国司空。极:鲁附庸国名。故址在今山东鱼台县西南。
④氏:这里作动词用。不氏,即不称姓氏
⑤疾:憎恨。
⑥昉:天方明。引申为开始。
⑦焉尔:何休注:“焉尔,犹于是也。”
⑧内:指鲁国。
【译文】
鲁隐公二年春天,隐公在潜这个地方会见戎人。
夏天,五月,莒国军队入侵向国。“入”是什么意思?是夺取而不居住的意思。
鲁国的司空无骇率领军队进入极国。无骇是什么人?就是展无骇。为什么不称他的姓氏?是为了贬低他。为什么要贬他呢?是憎恨从他开始灭亡了别人的国家。最先灭亡别国是从他开始的吗?在这以前就有了。既然在这以前就有了,那么为什么又说从他开始呢?这不过是假托从他开始罢了。为什么要假托从他开始呢?因为《春秋》这部书才开始写。这种消灭别国的大事,为什么要说成“入”呢?因为这是鲁国的大坏事,在写时要避讳。
【原文】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
九月,纪履緰来逆女②。纪履緰者何?纪大夫也。何以不称使?婚礼不称主人。然则曷称?父、兄、师、友。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③,则其称主人何?辞穷也。辞穷者何?无母也④。然则纪有母乎?曰:“有。”有则何以不称母?母不通也⑤。外逆女不书,此何以书?讥⑥。何讥尔?讥始不亲迎也。始不亲迎,昉于此乎?前此矣。前此,则曷为始乎此?托始焉尔。曷为托始焉尔?《春秋》之始也。女曷为或称女,或称妇,或称夫人?女在其国称女,在途称妇,入国称夫人。
【注释】
①唐:鲁国地名。在今山东鱼台县旧治东北。
②履緰(xu须):《左传》为“裂濡”。纪国大夫。逆:迎接。女:鲁惠公之女,嫁给纪国国君。
③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见《春秋》成公八年。公孙寿:宋国公族。司城公子荡之子,父死继任父位。纳币:即古婚礼六礼中的纳征。纳吉之后,择日具书,遣人送聘礼到女家,女家受礼复书,婚姻乃定。亦称“文定”,俗称“过定”。古人把玉、马、皮、圭、璧、帛皆称“币”,是常用的礼品。
④辞穷者何?无母也:何休注;“礼:有母,母当命诸父兄师友,称诸父兄师友以行。宋公无母,莫使命之辞穷,故自命之。目命之,则不得不称使。”
⑤母不通:何休注:“礼:妇人无外事,但得命诸父兄师友,称诸父兄师友以行耳。母命不得达,故不得称母通使文,所以远别也。”即指母亲不能对外往来交好。
⑥讥:何休注:“讥,犹谴也。”
【译文】
秋天,八月,庚辰这天,隐公与戎人在唐这个地方结盟。
九月。纪履緰为国君前来迎娶鲁惠公的女儿。纪履緰是什么人?是纪国的大夫。为什么不说是“派遣”呢?因为在婚礼中是不称呼主人的。那么称呼什么呢?应该称主人的父亲、哥哥、老师或朋友。成公八年中记载,宋共公派遣公孙寿来鲁国为自己订婚纳聘礼,那又为什么称呼他主人呢?因为没有别的称呼好用。没有别的称呼好用是什么意思?因为宋共公的母亲去世了。那么纪国国君的母亲还健在吗?回答是:“健在。”既然健在,为什么不称呼他的母亲呢?因为他的母亲是不能对外交往的。《春秋》书上是不记载鲁国以外的人来迎娶鲁国女子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是为了谴责。谴责什么?谴责从纪国国君开始不亲自迎娶夫人。不亲自迎娶夫人是从他开始的吗?在这以前就有了。既然在这以前就有了,为什么说是从他开始呢?这不过是假托从他开始罢了。为什么要假托是从他开始呢?因为《春秋》书才开始写。女子为什么有时称“女”,有时称“妇”,有时称“夫人”?女子在她的国家时称为“女”,在迎娶的路上称为“妇”。进入出嫁的国家就称为“夫人”。
【原文】
冬,十月,伯姬归于纪。伯姬者何?内女也。其言归何?妇人谓嫁曰归。
纪子伯、莒子盟于密①。纪子伯者何?无闻焉尔。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②。夫人子氏者何?隐公之母也。何以不书葬?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子将不终为君,故母亦不终为夫人也。
郑人伐卫。
【注释】
①纪子伯:《左传》为“纪子帛”。子帛是履緰的字。密:莒国地名。在今山东昌邑县东。
②乙卯:十二月十六日。薨(hong轰):周代称诸侯死为“薨”。子氏:何休注:“子者,姓也。夫人以姓配号,义与仲子同。”徐彦疏:“妇人以姓配字,不忘本国,示不適同姓。今此称姓者,亦是示不適同姓之义,故云义与仲子同。其不称字之义乃自异故。注云:以姓配号,号即夫人是也。”
③卫:古国名。周武王弟康叔封地。至懿公为狄所灭。故址在今河南辉县。
【译文】
冬天,十月,伯姬“归”到纪国。伯姬是什么人?是鲁国的女子。这里为什么要说“归”呢?妇女出嫁叫做“归”。
纪子伯与莒子在莒国的密这个地方盟会。纪子伯是什么人,没有听说过。
十二月,乙卯这天,夫人子氏死。夫人子氏是什么人?是鲁隐公的母亲。为什么不记载举行葬礼的事?为了成全隐公的心意。为什么说是成全隐公的心意呢?他这个做儿子的不愿终身为国君,所以母亲也不会终身为夫人。
郑国人攻打卫国。
隐公·三年
【原文】
三年,春,王二月①,己巳,日有食之②。何以书?记异也③。日食,则曷为或日,或不日,或言朔④,或不言朔?曰:某月某日朔。日有食之者,食正朔也⑤。其或日,或不日,或失之前,或失之后。食之前者,朔在前也。失之后者,朔在后也。
三月,庚戌,天王崩⑥。何以不书葬?天子记崩不记葬,必其时也⑦。诸侯记卒记葬,有天子存,不得必其时也。曷为或言崩,或言薨?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⑧。
【注释】
①三年: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王二月:周历二月。
②日有食之:即发生日食现象。这大概是我国最早的日食记录。
③记异:古人迷信,以日食附会人事的变化,认为发生日食,必有怪异的事情出现。何休注:“异者,非常可怪先事而至者。是后卫州吁弑其君完,诸侯初僭,鲁隐系获,公子翚进谄谋。”
④朔:农历初一月亮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地面上看不见月光。这种现象叫“朔”。以出现在农历初一,因此称初一为“朔日”或“朔”。
⑤食正朔:何休注:“桓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是也。”
⑥三月,庚戌:三月十三日。天王:即周平王(公元前781?—前720年)。幽王子,名宜臼。幽王被犬戎所杀,平王即位,以避犬戎,东迁洛邑,是为东周。崩:周代天子死叫“崩”。何休注:“大毁坏之辞”
⑦必其时:天子的葬期有它一定的时限规定。《公羊传》认为。天子死后七个月安葬,礼有明确规定,所以记崩即可,不必记葬。
⑧不禄:何休注:“不禄,无禄也皆所以别尊卑也。”
【译文】
鲁隐公三年,春天,周历二月,己巳这天,发生日食。为什么要记载日食呢?为了记载怪异的事件。发生日食,为什么有时记载日期,有时不记载日期,有时注明是初一这天,有时又不注明是初一这天呢?比如说:某月某日是初一,这天发生了日食,这种情况就叫作“食正朔”。而有时注明日期,有时不注明日期,是因为日食发生的时间有时靠前,有时靠后。靠前发生日食的初一在前,靠后的初一在后。
三月,庚戌这天,周平王死了。为什么不记载葬礼的日期呢?因为天子只记载死期不记载葬期,天子的葬期有一定的时限规定。诸侯死了要记载死期也要记载葬期,因为天子在,他们的葬期没有一定的时限。为什么人死了有时说“崩”,有时说“薨”呢?是为了别尊卑,天子死要说“崩”,诸侯死要说“薨”,大夫死说“卒”,士人死只能说“不禄”。
【原文】
夏,四月,辛卯,尹氏卒。尹氏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尹氏何?贬。曷为贬?讥世卿①,世卿,非礼也。外大夫不卒②,此何以卒?天王崩,诸侯之主也③。
秋,武氏子来求膊④。武氏子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武氏子何?讥。何讥尔?父卒,子未命也⑤。何以不称使?当丧⑥,未君也⑦。武氏子来求赙,何以书?讥。何讥尔?丧事无求,求赙,非礼也。盖通于下⑧。
【注释】
①世卿:世代承袭的卿大天。何休注:“世卿者,父死子继也。……礼:公卿、大夫、士皆选贤而用之,卿大夫任重职大,不当世为,其秉政久,恩德广大,小人居之必夺君之威权。”
②不卒:不记载死亡的事。徐彦疏:“庄二于七年秋,公子友如陈莽原仲,而《经》不书原仲之卒是也。”
③诸侯之主:何休注:“时天王崩,鲁隐往奔丧,尹氏主傧赞,诸侯与隐交接。而卒恩隆于王者,则加礼录之。”
④武氏子:周王臣之子。
⑤子未命:何休注:“时虽世大夫,缘孝子之心不忍便当父位,故顺古先试一年,乃命于宗庙。武氏子父新死未命而便为大夫,薄父子之恩,故称氏言子见未命,以讥之。”
⑥当丧:当时正逢周平王的丧期。何休注:“当丧,谓天子也。”
⑦未君:何休注:“未君者,未三年也,未可居君位。称使也,故绝正。”
⑧盖通于下:下,指诸侯。通于下,对于诸侯也是一样的。徐彦疏:“盖,诂为皆。”
【译文】
夏天,四月,辛卯这天,尹氏死了。尹氏是什么人?是周天子的大夫。为什么不称他的名字而称尹氏呢?是贬低他。为什么要贬低他呢?因为要讥讽他世代承袭为卿大夫。世代承袭为卿大夫是不合于礼的。鲁国以外的大夫的死,《春秋》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要记载尹氏的死呢?因为周平王死时,尹氏曾以主人的身份接待过鲁隐公和诸侯。
秋天,武氏子来鲁国求取为周平王助丧的财物。武氏子是什么人?是周天子的大夫。为什么不称他的名字而称他武氏子呢?是谴责他。为什么要谴责他呢?因为他父亲虽然死了,但他并没有得到继承父位的正式命令。为什么不说派遣呢?嗣王还处在周平王丧期,没有正式即位为天子。武氏子来鲁国求助丧的财物,为什么要记载呢?是谴责这件事。为什么要谴责这件事呢?因为办丧事不应该向别人求取财物资助,求取助丧财物是不合于礼的。这个道理对于所有的诸侯也是适宜的。
【原文】
八月,庚辰,宋公和卒①。
冬,十有二月,齐侯郑伯盟于石门②。
癸未,葬宋缪公。葬者曷为或日或不日?不及时而日,渴葬也③;不及时而不日,慢葬也;过时而日,隐之也④;过时而不日,谓之不能葬也;当时而不日,正也⑤;当时而日,危不得葬也。此当时,何危尔?宣公谓缪公曰⑥:“以吾爱与夷⑦,则不若爱女。以为社稷宗庙主,则与夷不若女,盍终为君矣?”宣公死,缪公立。缪公逐其二子庄公冯与左师勃⑧。曰:“尔为吾子,生毋相见,死毋相哭。”与夷复曰:“先君之所为不与臣国⑨,而纳国乎君者⑩,以君可以为社稷宗庙主也。今君逐君之二子,而将致国乎与夷,此非先君之意也。且使子而可逐,则先君其逐臣矣。”缪公曰:“先君之不尔逐⑾,可知矣。吾立乎此,摄也。终致国乎与夷。”庄公冯弑与夷。故君子大居正⑿,宋之祸,宣公为之也。
【注释】
①宋:国名,子姓,公爵,成汤之后裔。周武王灭封,封其子武康。其后武庚叛,成王诛武庚,改封殷纣庶兄微子启于宋,都商丘。在今河南商丘县附近。宋公和即宋缪公,名和,武公之子,宣公之弟。宋国第十四君,在位九年,其七年入春秋之世。卒:死。这里应说“薨”。何休注:“言卒,所以褒内也。”
②石门:齐国地名。在今山东长清县西南。
③不及时:不到应该入葬的时间。渴葬:古代葬期因死者身份地位而异,其未及葬期而提前葬的,称为“渴葬”。《释名?释葬制》:“日月未满而葬曰渴。言渴欲速葬,无恩也。”何休注:“不及时,不及五月也。礼: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而葬,同盟至;大夫三月而葬,同位至;士逾月,外姻至。……渴,喻急也。”
④隐之:何休注:“隐,痛也。痛贤君不得以时葬。”
⑤正:正规。
⑥宣公:名力,武公司空之子,缪公之兄,宋国第十三君,在位十九年。
⑦与夷:即宋殇(shang伤)公。名与夷,宣公之子,宋国第十五君,在位十年。
⑧庄公冯:即宋庄公,名冯(同“凭”),缪公之子,宋国第十六君,在位十八年。左师勃:缪公之子。何休注:“左师,官。勃,名也。”
⑨先君:已故之君。此指宋缪公之兄宋宣公。
⑩纳:献。
⑾不尔逐:等于说“不逐尔”。
⑿大居正:何休注:“明修法守正,最计之要也。”封建宗法以传子为常道,因称把君位传给儿子的宗法制度为“大居正”。大,尊尚《公羊传》认为宋宣公把君位传给弟缪公,而不传儿子与夷,因而引起后来篡夺之祸。
【译文】
八月,庚辰这天,宋缪公死了。
冬天,十二月,齐侯与郑伯在齐国的石门这个地方盟会。癸未这天,安葬了宋缪公。举行葬礼为什么有的记载日期,有的不记载日期呢?不到葬期提前人葬并写出葬礼日期的,表示急于入葬;不到葬期提前入葬,又不写出日期的,表示不能以礼葬;超过葬期入葬并写明日期,表示哀痛贤君不能按时入葬;超过葬期入葬又不写明日期,这是说不能按时入葬;按时入葬而不写出日期,这是正规的葬礼;按时入葬并写明日期,表示潜伏着危机不能得到安息。宋缪公按时入葬并写明了葬礼的日期,有什么危机呢?宋宣公曾经对缪公说:“我对儿子与夷的爱,还不如对你的爱,我认为作为社稷宗庙的主人,与夷远不如你,你何不就做宋国国君呢?”宋宣公死后,缪公立为国君。后来,缪公将他的两个儿子庄公冯和左师勃逐出宋国,并对他们说:“你们虽然是我的儿子,但我活着时不要再来见我;我死了,也不要来哭我。”与夷听到后,就对缪公说:“先君之所以不把国家交给我,而把国家交给您,是认为您可以做好社稷宗庙的主人。现在您将自己的两个儿子驱逐,准备把家交还给我与夷,这并不是先君的本意。何况,假如儿子可以驱逐,那么先君恐怕也把我赶走了。”缪公说:“先君不驱逐你的原因是可以理解的。我在国君这个位置上,仅仅是摄政,最终还是要把国家交还给你与夷的。”缪公死后,庄公冯终于杀了与夷。所以,君子一定要遵守把君位传给儿子的法度,宋国的祸乱,就是宋宣公造成的。
隐公·四年
【原文】
四年①,春,王二月,莒人伐杞②,取牟娄。牟娄者何?杞之邑也。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疾始取邑也③。
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④。曷为以国氏?当国也。
夏,公及宋公遇于清⑤。遇者何?不期也。一君出,一君要之也⑥。
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⑦。
秋,翚帅师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翚者何?公子翚也。何以不称公子?贬。曷为贬?与弑公也。其与弑公奈何?公子翚谄乎隐公,谓隐公曰:“百姓安子⑧,诸侯说子⑨,盍终为君矣⑩。”隐曰:“吾否。吾使修塗裘⑾,吾将老焉⑿。”公子翚恐若其言闻乎桓,于是谓桓曰:“吾为子口隐矣⒀。隐曰:‘吾不反也⒁。”桓曰:“然则奈何?”曰:“请作难,弑隐公⒂”于钟巫之祭焉⒃,弑隐公也。
【注释】
①四年: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
②杞:古国名。相传周武王封夏禹后人东楼公于杞。后为楚所灭。地在今河南杞县。
③疾:憎恨。
④州吁:卫庄公庶子。完:即卫桓公,名完,卫庄公之子,卫国第十三君,在位十六年。
⑤清:卫国地名。在今山东阿县南。
⑥要:通“邀”,
⑦陈:古国名。周初封舜之后妫满于陈,春秋末为楚所灭。蔡:古国名。姬姓,侯爵,周武王封弟叔度于蔡,监视殷后武庚。成王时叔度因武庚叛周事,被周公放逐。后立其子蔡仲胡,都上蔡(在今河南汝南县北)。其后九年传至宣侯考父的二十八年,入春秋之世。后又迁至新蔡(在今河南上蔡县东南)。又徙至州来邑,又叫下蔡(在今安徽凤台县)。其后终被楚国所灭。
⑧安子: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安子,即对您很满意。
⑨说:通“悦”。
⑩盍:副词。何不。
⑾塗裘:鲁国地名。何休注:“塗裘者,邑名也。”《左传》作“莬裘”,在今山东泰安县东南。
⑿老焉:在那里养老。何体注:“老焉者,将辟桓居之以自终也。”
⒀口:代语言。何休注:“口,犹口语相发动也。”口隐,即用语言去探听隐公的情况。这里作动词用。
⒁反:同“返”,即归还君位。
⒂弑(shi式):臣杀君、子杀父母曰“弑”。
⒃钟巫:神名。《左传》隐公十一年:“十一月,公祭钟巫。”杜预注:“立钟巫于鲁:”即在鲁国立了钟巫的神主。这里郑国大夫尹氏家立的祭主神。按:据《左传》载:隐公还是公子时,与郑人作战被俘,被囚禁在尹氏家,隐公贿赂尹氏并向尹氏的祭主神钟巫祷告,于是就和尹氏一起回鲁国并立了钟巫的神主。
【译文】
鲁隐公四年,春天,周历二月,莒国人攻打杞国,夺取了牟娄。牟娄是什么地方?是祀国的一座城邑。鲁国以外的国家夺取城邑的事件。
《春秋》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是为了表示憎恶从莒国开始夺取别人的城邑。
戊申这天,卫州吁杀害了他的国君卫桓公完。为什么用国名作州吁的姓氏呢?因为州吁有篡夺君位的企图。
夏天,隐公与宋公在卫国清这个地方“遇”。“遇”是什么意思?是事先没有约定的相会。一个国家的国君出行,另一个国家的国君邀请他见面。
宋公、陈侯、蔡国人和卫国人一起攻打郑国。秋天,翚率领军队会同宋公、陈侯、蔡国人和卫国人一起攻打郑国。翚是什么人?就是公子翚。为什么不称他公子呢?贬低他。为什么要贬低他?因为他参与了杀害隐公的事。他为什么要参与杀害隐公呢?有一次,公子翚向隐公献媚,他向隐公说:“全国的老百姓都对您很满意,各国诸侯对您也很喜欢,您何不就一直做国君呢?”隐公却说:“我不做了。我已经派人去修整塗裘那里的住处。我将在那里养老。”公子翚很担心自己说的话被桓公听到,就去对桓公说:“我为您去了解了隐公的情况。隐公说:‘我是不会将君位归还的。’”桓公说:“如果这样,那该怎么办呢?”公子翚说:“请求准许我发难。杀死隐公!”这样,当鲁隐公祭祀钟巫时。公子翚派人杀害了鲁隐公。
【原文】
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①。其称人何?讨贼之辞也。
冬,十有二月。卫人立晋②。晋者何?公子晋也。立者何?立者不宜立也⑧。其称人何?众人之辞也。然则孰立之?石唶立之④。石唶立之,则其称人何?众之所欲立也。众虽欲立之,其立之非也⑤。
【注释】
①杀州吁于讙:在陈国淮地将州吁杀死:濮,陈国地名(今地不详)。
②晋:即卫宣公。名晋,卫庄公之子,在位十九年。
③不宜立:何休注:“诸侯立,不言立。此独言立。明不宜立之辞”
④石唶(que鹊):卫国大夫。又称石子。
⑤众虽欲立之,其立之非:何休注:“凡立君为众,众皆欲立之,嫌得立无恶,故使称人,见众言立也,明下无废上之义,听众立之,篡也。”
【译文】
九月,卫国人在陈国讙地杀了州吁。这里为什么要称“人”呢?这是讨伐国贼的言辞。
冬天,十二月,卫国人“立”晋为国君。晋是什么人?就是卫国的公子晋。“立”是什么意思?“立”就是按礼法不应当立的意思:这里为什么要称“人”呢?这是民众要立公子晋的言辞。既然这样,那么究竟是谁立他呢?是大夫石唶立了公子晋。大夫石借立了他,这里为什么还要称“人”呢?因为这也是民众想立他为君的。虽然是民众想立他,但他被立为君是不合于礼的。
隐公·五年
【原文】
五年,春,公观鱼于棠①。何以书?讥。何讥尔?远也②。公曷为远而观鱼?登来之也。百金之鲁,公张之③。登来之者何?美大之辞也④。棠者何?济上之邑也。
夏,四月,葬卫桓公。
秋,卫师入盛⑥。曷为或言率师,或不言率师?将尊师众岔,称某率师;将尊师少⑧,称将;将卑师众⑧,称师;将卑师少,称人。君将不言率师,书其重者也。
【注释】
①五年:鲁隐公五年(公元前718年〕,棠:鲁国地名。在今山东鱼台县北。
②远:案地距鲁国国都曲阜很远。
③张:张网捕鱼。
④美大:都作动词用。美,即赞美。大,夸张,夸招。
⑤济:水名。古与江、淮、河并称“四渎”。《尚书?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济水源出于河南济源县王屋山,其故道本过黄河而南,东流至山东,与黄河并行入海,后下游为黄河所夺,惟河北发源处尚存。
⑥盛:通“郕”。古国名。《左传》作“郕”。在今山东汶上县西北(一说在今山东濮阳废县治东南)。
⑦将:何休注:“将,尊者,谓大夫也:”师众:何休注:“师众者,满二千五百人以上也。二千五百人称师。……礼:天子六师,方伯二师,诸侯一师,”
⑧师少:何休注:“师少者,不满二千五百人也。”
⑨将卑;何休注;'‘将卑者,谓士也。卫师入盛是也。”
【译文】
鲁隐公五年,春天,隐公到棠这个地方去观鱼。《春秋》为什么记载这件事呢?是为了谴责隐公。为什么要谴责他呢?因为隐公去观鱼的地方距国都很远。隐公为什么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观鱼呢?因为可以“登来之”。价值百金的鱼,隐公都可以张网捕到,“登来之”是什么意思?这是赞美夸耀的话。棠是什么地方?是济水上游的一座城邑。
夏天,四月,安葬了卫国国君桓公。
秋天,卫国的军队入侵盛国。为什么有时说率领军队,有时不说率领军队呢?如果领兵的人地位高,而且军队的人多,就说某某率领军队;如果领兵的人地位虽高,但军队的人不多,就说某某“将”;如果领兵的人地位低下,而军队众多,就说某某“师”;要是领兵的人地位低,军队又少,那么就说某某“人”。国君亲自领兵不说率领军队,因为要记载他最重要的事情。
【原文】
九月,考仲子之宫①。考宫者何?考,犹入室也,始祭仲子也。桓未君,则曷为祭仲子?隐为桓立,故为桓祭其母也。然则何言尔?成公意也。初献六羽②,初者何?始也。六羽者何?舞也?初献六羽,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僭诸公也⑧。六羽之为僭奈何?天子八佾④,诸公六⑤,诸侯四⑧。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余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天子三公者何?天子之相也。天子之相,则何以三?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⑦;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⑧;一相处乎内。始僭诸公,昉于此乎?前此矣。前此,则曷为始乎此?僭诸公,犹可言也,僭天子,不可言也⑨。
【注释】
①考:祭礼名。宫:即庙。何休注:“考,成也。成仲子之宫庙而祭之,所以居其鬼神,犹生人入宫室,必有饮食之事。不就惠公庙者,妾母卑,虽为夫人犹特庙而祭之。礼:妾庙,子死则废矣。”
②献:献演。六羽:即六羽乐舞。
③僭(jian简):越分。指超越身份,冒用在上者的职权行事。公:春秋时爵位名。
④八佾(yi义):古代天子专用的乐舞。佾,是古代乐舞的行列,何休注:“佾者,列也。八人为列,八八六十四人,法八风。”
⑤诸公六:公爵专用的乐舞。何休注:“六人为列,六六三十六人,法六律。”
⑥诸侯四:诸侯用的乐舞,何休注:“四人为列,四四十六人,法四时。”
⑦周公,名姬旦。周文王之子,辅助周武王灭封。建周王朝,封于鲁。武王死,成王幼,周公摄政。管叔蔡叔挟殷的后代武庚作乱,周公东征,平武庚、管叔、蔡叔之乱。七年,建成周洛邑。周代的礼乐制度相传都是周公所制订。
⑧召公:姓姬,名奭(shi式),周的支族,周武王之臣。因封地在召,故称召公。武王灭封后,封召公于北燕。成王时,与周公旦分陕而治。陕:即今河南陕县。何休注:“陕县,盖今弘农陕县是也。”
⑨僭天子,不可言:何休注:“前僭八佾于惠公庙,大恶,不可言也。还从僭六羽议,本所当托者。非但六也,故不得复传上也。”
【译文】
九月,隐公建成祭祀仲子的庙。建庙是什么意思?建成庙就意味着请仲子的鬼神入室内,并开始祭祀她。桓公还不是国君,为什么要祭祀他的母亲仲子呢?隐公是为桓公当国君的,因此,建庙是隐公替桓公祭祀他的母亲。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这是为了成全隐公的心意。在仲子庙内,鲁国“初”次献演六羽乐舞。“初”是什么意思?是第一次。六羽是什么?是一种乐舞。第一次献演六羽乐舞,《春秋》为什么记载呢?这是谴责的意思。为什么要谴责呢?谴责从鲁隐公开始鲁国僭越了三公之礼。用六羽乐舞为什么僭越本分呢?因为天子可以享受八佾之舞,三公享受六佾之舞,诸侯只能享受四佾之舞,这是礼法规定的。诸公指什么人?诸侯又指什么人?天子的三公称公,王的后代也称公,其余的大国国君称侯,小国国君称伯、称子或称男。天子的三公是什么人?就是辅佐天子的宰相。周天子的宰相为什么有三个呢?从河南陕县以东的地方,由周公旦治理;从河南陕县以西的地方,由召公奭治理;还有一名宰相留在朝廷中。开始僭越三公之礼,是从这次开始的吗?这以前就有了。这以前就有了,那为什么说从这次开始的呢?这次僭越三公之礼这件事还可以议议,以前僭越天子之礼是大恶,就不敢说了。
【原文】
邾娄人、郑人伐宋。
螟①。何以书?记灾也②。
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驱卒。
宋人伐郑,围长葛③。邑不言围,此其言围何?强也。
【注释】
①螟(ming明):螟虫,一般指水稻钻心虫,如二化螟、三化螟。广义指各种钻心的蛾类幼虫。
②记灾:古人迷信,往往把自然灾害与人事联系起来,因此记灾的目的是记人事。何休注:“灾者,有害于人物随事而至者。先是隐公张百金之鱼,设苛令急治,以禁民之所致。”
③长葛:郑国邑名。在今河南宛陵县北。
【译文】
邾娄国和郑国军队攻打宋国。
鲁国发生螟灾。为什么记载这件事?为了记载灾害。冬天,十二月,辛巳这天,鲁国公子驱死了。
宋国军队反攻郑国,包围了长葛邑。城邑是不说包围的,这里为什么说包围呢?因为长葛的兵力太强了。
隐公·六年
【原文】
六年,春,郑人来输平①。输平者何?输平,犹堕成也气②何言乎堕成?败其成也。曰:吾成败矣。吾与郑人未有成也。吾与郑人,则曷为未有成?狐壤之战③,隐公又获焉。然则何以不言战?讳获也。
夏,五月,辛酉,公会齐侯盟于艾④。
秋,七月。此无事,何以书?《春秋》虽无事,首时过则书⑤。首时过,则何以书?《春秋》编年⑥,四时具⑦,然后为年。
冬,宋人取长葛。外取邑不仔,此何以书?久也。
【注释】
①六年:鲁隐公六年(公元前717年)。输平:《左传》作“渝平”。,即弃旧怨结新好之意。鲁隐公曾与郑国人在狐壤交战,被郑军俘获,后来逃归,便与郑国人结了仇怨。
②堕成:变更前恶而复为和好之意。《释文》:“堕,许规反,布也。服(虔)云:输也。”成,和解,讲和。
③狐壤:古地名,今址不详。
④齐:国名。周武王封太公望于齐。至桓公为五霸之一;田氏伐齐,为战国七雄之一。秦始皇二十六年灭齐。齐侯即齐僖公。艾:地名,地处齐、鲁两国之间,在今山东新泰县西北。
⑤首时过:四季的第一个月为首时。何休注:“首,始也时,四时也。过,历也。春以正月为始,夏以四月为始,秋以七月为始,冬以十月为始。历一时无事,则书其始月也。”
⑥编年:按年代顺序编写。
⑦具:完备,具备。
【译文】
鲁隐公六年,春天,郑国人来鲁国“输平”。“输平”是什么意思?就是抛弃过去的怨恨重新和好。为什么说要弃旧怨结新好呢?因鲁国与郑国的友好关系已被毁坏。鲁国曾宣布过:我们之间的和约解除了。我们鲁国与郑国已经没有和约了。我们鲁国与郑国为什么会没有和约呢?因为在狐壤之战中鲁隐公曾被郑国人俘获过。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说两国打过仗呢?因为对鲁隐公被俘这件事要避讳。
夏天,五月,辛酉这天,隐公在艾这个地方会见齐侯,并订立盟约。
秋天,七月。这个月没有发生什么事,为什么要记载时间呢?因为《春秋》即使没有什么值得记载的事件,但一年中四季的第一个月过去了就要记下时间。为什么四季的第一个月过去了就应该记载呢?因为《春秋》是按年代顺序编写的,四季完备才算一年。
冬天,宋国人攻取了长葛邑。鲁国以外的国家夺取城邑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因为围攻的时间太久了。
隐公·七年
【原文】
七年,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①。
滕侯卒②。何以不名?微国也。微国,则其称侯何?不嫌也。《春秋》贵贱不嫌同号③,美恶不嫌同辞④。
夏,城中丘⑥。中丘者何?内之邑也。城中丘,何以书,以重书也⑥。
齐侯使其弟年来聘⑦。其称弟何?母弟称弟,母兄称兄。
秋,公伐邾娄。
冬,天王使凡伯来聘⑧。戎伐凡伯于楚丘⑨,以归⑩。凡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此聘也,其言伐之何?执之也。执之,则其言伐之何?大之也⑾。曷为大之?不与夷狄之执中国也⑿。其地何?大之也。
【注释】
①七年:鲁隐公七年(公元前716年)。叔姬:隐公二年冬天,有“伯姬归于纪”的记载,叔姬是伯姬陪嫁的女子。因当时年纪小,未从嫁,这时才出嫁。何休注:“叔姬者,伯姬之媵也。至是乃归者,待年父母国也。”
②滕侯:滕国国君。滕国在今山东滕县。
③贵贱不嫌同号:何休注:“贵贱不嫌者,通同号称也。若齐亦称侯,滕亦称侯。微者亦称人,贬亦称人,皆有起文,贵贱不嫌同号是也。”
④美恶不嫌同辞:何休注:“若继体君亦称即位,继弑君亦称即位,皆有起文,美恶不嫌同辞是也。”
⑤城:作动词用。筑城。中丘:鲁国地名。在今山东临沂县东北。
⑥重书:何休注:“以功重故书也”
⑦年:即夷仲年,齐国宗室。聘:古代诸侯之间通问修好。⑧凡伯:周天子大夫,周王室世卿
⑨楚丘:戎地。在今山东曹县东南。
⑩归:指俘获凡伯而归。
⑾大之:大,作动词用。尊大他。
⑿中国:指春秋战国时中原各诸侯国。后泛指中原地区。
【译文】
鲁隐公七年,春天。周历三月,叔姬陪嫁到纪国。滕国国君死了。为什么不写他的名字呢?因为滕国是小国。滕国是小国,为什么也称它的国君为侯呢?因为不再加以区别。《春秋》书对尊贵的和卑贱的可以用同一个称号,不加区别;对美好的和丑恶的也可以不加区别地用同一种文辞。
夏天。在中丘这里筑城。中丘是什么地方?是鲁国国内的一个邑。在中丘筑城,《春秋》为什么要写下呢?因为这工程很大,所以记下了。
齐侯派遣他的弟弟夷仲手来鲁国访问。为什么称弟呢?同母的弟弟就称第,同母的哥哥就称兄。
秋天,鲁隐公发兵攻打邾娄国
冬天,周天王派遣大夫凡伯来鲁国访问。戎人在楚丘这个地方攻打回京师的凡伯,并把他抓了回去。凡伯是什么人?是周天子的大夫。这是外出访问,为什么说戎人攻打他呢?因为抓住了他。抓住了他为什么说攻打他呢?这是尊敬凡伯的意思。为什么要尊敬他呢?因为不允许夷狄人随便抓走中原各国的官员。为什么要记载凡伯被攻击的地点呢?也是为了尊敬凡伯。
隐公·八年
【原文】
八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①。
三月,郑伯使宛来归邴②。宛者何?郑之微者也。邴者何?郑汤沐之邑也③。天子有事于泰山④,诸侯皆从泰山之下,诸侯皆有汤沐之邑焉。庚寅,我入邴。其言入何?难也⑥。其日何了难也。其言我何?言我者,非独我也,齐亦欲之。
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⑥。
辛亥,宿男卒⑦。
秋七月,庚午,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⑧。
八月,葬蔡宣公。卒何以名而葬不名?卒从正⑨,而葬从主人⑩。卒何以日而葬不日?卒赴⑾,而葬不告。
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包来⑿。公曷为与微者盟?称人则从⒀,不疑也。
螟。
冬,十有二月,无骇卒。此展无骇也。何以不氏?疾始灭也,故终其身不氏。
【注释】
①八年:鲁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垂:即犬丘。一地两名,卫国地名,在今山东曹县北(一说在今鄄城县东南)。
②宛:郑国大夫。邴(bing丙):古地名。郑国的邑。《左传》作“祊(beng崩)”。在今山东费县境。
③汤沐;即沐浴。《礼?王制》:“方伯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于天子之县内。”《注》:“给斋戒自洁清之用。浴用汤,沐用潘”
④有事于泰山:何休注:“有事者,巡守祭天告至之礼也。当沐浴洁斋以致其敬,故谓之汤沐邑也。所以尊待诸侯而共其费也。”
⑤难:很困难。按:邴是郑国祭祀泰山的邑。郑桓公是周宣王的母弟,所以将邴地赐给他,用作周天子祭祀泰山时助祭的汤沐之邑。传到郑庄公时,郑庄公见周天子已经久废对泰山的祭祀,助祭的汤沐邑已无用,并且距郑国太远,因此就想用邴地交换鲁国的许田。这时,鲁国还未把许田给郑国,而郑国先把邴地给了鲁国,鲁国如果接受邴地是有罪的,因此说“难也”。何休注:“此鲁受邴,与郑同罪,当诛”
⑥己亥:六月初二。蔡侯:即蔡宣公,名考父,蔡戴公之子,在位三十五年。
⑦辛亥:六月十四日。宿:古国名,男爵,风姓,故地在今江苏宿迁县。宿男,宿国君。
⑧庚午:七月初四。瓦屋:周地名。在今河南温县西北。
⑨卒从正:死后要按照礼仪从事。何休注:“卒,当赴告天子君前臣名,故从君臣之正义言也。”
⑩从主人:依照本国主持的安排。何休注:“至葬者有常月,可知不赴告天子。”
⑾卒赴:何休注:“赴天子也。”
⑿辛卯:九月二十六日。包来:《左传》作“浮来”。纪国邑名,在今山东莒县西。
⒀称人则从:何休注:“从者,随从也。实莒子也。言莒子则嫌公行微,不肖诸侯,不肯随从公盟,而公反随从之,故使称人,则随从公不疑矣。”
【译文】
鲁隐公八年,春天,宋公与卫侯在卫国的垂这个地方相遇。
三月,郑国国君派遣宛来鲁国馈送邴地。宛是什么人?是郑国一个地位较低的官员。邴是什么地方?是郑国助周天子祭泰山的汤沐邑。周天子有到泰山来巡守祭天的大事时,各国诸侯都跟随周天子来到泰山脚下,各国诸侯都有自己斋戒沐浴的汤沐邑在泰山下。庚寅这天,鲁国进入邴地。这里为什么说“入”呢?因为很困难。什么要记载进入邴地的日期呢?也是因为很困难。这里为什么说“我”呢?说“我”的原因,并非只有鲁国,齐国也想得到邴地。
夏天,六月,己亥这天,蔡国国君考父死了。
辛亥这天,宿国国君死了。
秋天,七月,庚午这天,宋公、齐侯、卫侯在瓦屋这个地方盟会。
八月,安葬蔡宣公。蔡宣公死时为什么写上名字,而葬时又不写他的名字呢?因为死时要遵照周朝的礼仪行事,必须写上名字,而安葬时只要依照本国主持人的安排就行了。为什么只记载死的日期,而葬礼不记载日期呢?因为死时要讣告周天子,而葬期是有明确规定的,不必报告。
九月,辛卯这天,鲁隐公的与莒“人”在纪国的包来这个地方盟会。隐公为什么要与地位卑微的“人”盟会呢?这里称人表示莒国随从隐公而举行盟会的意思,别人不会怀疑。
鲁国发生螟灾。
冬天,十二月,无骇死。这人就是展无骇。为什么不称他的姓呢?因为憎恶从他开始灭亡别的国家,所以到他死也不称他的姓。
隐公·九年
【原文】
九年①,春,天王使南季来聘。
三月,癸酉,大雨震电②。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不时也③。
庚辰,大雨雪④。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俶甚也⑥。侠卒。侠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也。
夏,城郎⑥。
秋,七月。
冬,公会齐侯于邴。
【注释】
①九年:鲁隐公九年(公元前714年)。
②癸酉:三月初十。震:大雷。何休注:“震,雷电者,阳气也。”
③不时:不符合季节。
④庚辰:三月十七日。雨:作动词用。雨雪,下大雪。
⑤俶甚:何休注:“俶,始怒也。始怒甚,犹大甚也。”大甚,即太过分了。
⑥郎:鲁国地名。故地在今山东鱼台县东。《左传》隐公元年有“费伯帅师城郎”的记载,这里又言“城郎”,鲁国可能有两个叫“郎”的邑。
【译文】
鲁隐公九年,春天,周天王派遣南季来鲁国访问。
三月,癸酉这天,下大雨,伴随有巨雷闪电。为什么要记载这件事呢?是记载怪异的事件。有什么怪异的呢?这时降大雨不合时令。
庚辰这天,降了很大的雪。为什么要记载这件事呢?这也是记载怪异的事件。有什么怪异的呢?雪下得太大了。这天,侠死了。侠是什么人?是鲁国还没有正式任命的大夫。
夏天,鲁国在郎邑筑城。
秋天。七月。
冬天,鲁隐公在邴这个地方会见齐侯。
隐公·十年
【原文】
十年,春,王二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①。
夏,翚帅师会齐人、郑人伐宋。此公子翚也。何以不称公子?贬。曷为贬?隐之罪人也。故终隐之篇贬也。
六月,壬戌②,公败宋师于菅③。辛未④,取郜⑤。辛巳⑥,取防⑦。取邑不日,此何以日?一月而再取也。何言乎一月而再取?甚之也⑧。内大恶讳,此其言甚之何?《春秋》录内而略外,于外大恶书,小恶不书;于内大恶讳,小恶书。
秋,宋人、卫人入郑。
宋人、蔡人、卫人伐载⑨。郑伯伐取之。其言伐取之何?易也。其易奈何?因其力也。因谁之刀?因宋人、蔡人、卫人之力也。
冬,十月,壬午,齐人、郑人入盛⑩。
【注释】
①十年:鲁隐公十年(公元前713年)中丘:鲁国地名。在今山东临沂县东北。
②壬戌:六月初七
③菅:宋国地名。在今山东金乡县、成武县。
④辛未:六月十六日。
⑤郜(gao告):宋国邑名。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
⑥辛巳:六月二十六日。
⑦防:宋国邑名在今山东金乡县西南。
⑧甚之:太过分了。这里指鲁国仗仃得太多了
⑨载:《左传》作“戴”古国名。子姓,故址在今河南兰考县一带.
⑩壬午:十月二十九日。盛:“郕”。《左传》作“郕”。古诸侯国名。周武王封弟叔武于此。故地在山东旧临濮〔今范县)。
【译文】
鲁隐公十年,春天,周历二月,隐公在中丘这个地方会见齐侯和郑伯。
夏天,翚率领军队会同齐国人、郑国人攻打宋国。这人就是公子翚。为什么不称他公子呢?是为了贬低他。为什么要贬低他呢?因为他是鲁隐公的罪人。所以《春秋》在整个隐公这篇都贬低他。
六月,壬戌这天,鲁隐公在宋国莒这个地方打败了宋国的军队。辛未这天,占领了宋国的郜邑。辛巳这天,占领了宋国的防邑。夺取城邑,《春秋》一般是不记载日期的,这里为什么记载日期呢?这是为了表明在一个月内两次攻占别国的城邑。为什么要表明在一个月内两次攻占别国的城邑呢?为了强调鲁隐公的仗打得太多了。鲁国国内的大恶事,《春秋》在记载时总是要避讳的,这里为什么要强调鲁隐公的仗打得太多了呢?按照《春秋分的体例,主要是记载鲁国的事,别国的事只是简略记载。对于别的国家。有大恶事就记载,小恶行不记;对于鲁国,大恶事就避讳,小恶行就记下来。
秋天,宋国人和卫国人一起入侵郑国。
宋国人、蔡国人、卫国人一起攻打载国。郑国国君也趁机进攻载国并占领了它。为什么说攻打并夺取了它呢?因为太容易了。为什么这么容易呢?因为凭借了别人的力量。凭借谁的力量呢?凭借了宋国军队、蔡国军队和卫国军队的力量。
冬天,十月,壬午这天,齐国人和郑国人一起入侵盛国。
隐公·十一年
【原文】
十有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①。其言朝何?诸侯来曰朝,大夫来曰聘。其兼言之何?微国也。
夏,五月,公会郑伯于祁黎②。
秋,七月,壬午,公及齐侯、郑伯入许③。
冬,十有一月,壬辰④,公薨。何以不书葬?隐之也⑤。何隐尔?就也。弑则何以不书葬?《春秋》君就贼不讨,不书葬,以为无臣子也。子沈子曰⑥:“君弑,臣不讨贼,非臣也;不复雠,非子也。葬,生者之事也。《春秋》君弑贼不讨,不书葬,以为不系乎臣子也。”公薨,何以不地?不忍言也。隐何以无正月?隐将让乎桓,故不有其正月也。
【注释】
①十有一年:鲁隐公十一年(公元前712年)。薛:国名。任姓侯爵。
黄帝苗裔奚仲之后。夏代封奚仲于薛。故地在今山东滕县东南。薛侯,指薛国国君。此处的“薛侯”,名字和溢号都不详。
②祁黎:《左传》作“郲”,《春秋》经文作“时来”。郑国地名。在今河南荥泽县东。
③壬午:七月初三。许:古国名,姜姓男爵国,与齐同祖,周武王始封文叔于许。地在今河南许昌县。因国小为郑所逼,后又多次迁都,到了战国初期为楚所灭。
④壬辰:十一月十五日。
⑤隐之:隐瞒这件事。
⑥子沈子:公羊学派的一位先师。何休注:“沈子,称子冠氏,上者著其为师也。”
【译文】
鲁隐公十一年,春天,滕国国君和薛国国君来鲁国朝见鲁隐公。为什么说“朝”呢?各国诸侯到鲁国来,就称为“朝”;各国大夫到鲁国来,就称为“聘”。这里为什么把两国诸侯连在一起说呢?因为这两个国家太小了。
夏天,五月,隐公在郑国的祁黎这个地方会见郑国国君。
秋天,七月,壬午这天,隐公和齐国国君、郑国国君一起出兵入侵许国。
冬天,十一月,壬辰这天,隐公死了。为什么《春秋》不记载安葬鲁隐公呢?是要隐瞒某事。隐瞒什么呢?隐瞒隐公被桓公所弑这件事。国君被弑,为什么《春秋》不记载葬礼呢?按照《春秋》的体例,国君被弑,而弑君的坏人不被讨伐,就不记载葬礼,认为就像没有臣子一样。子沈子说:“国君被弑,臣子们不去讨伐弑君的坏人,就不能算臣子;不为父亲报仇,就不能算儿子。举行葬礼,这是活着的人的事。《春秋》的体例是:国君被弑,而弑君的坏人不被讨伐,就不记葬礼,认为已经不存在君臣关系了。”隐公死,为什么不记载死的地点呢?是不忍心说明。鲁隐公为什么没有正月呢?因为隐公将要把君位让给桓公,所以就没有他的正月。
桓公·元年
【原文】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①。继就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如其意也②。
三月,公会郑伯于垂③。郑伯以璧假许田④。其言以璧假之何?易之也。易之,则其言假之何?为恭也。曷为为恭?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⑤。许田者何?鲁朝宿之邑也⑥。诸侯时朝乎天子,天子之郊,诸侯皆有朝宿之邑焉。此鲁朝宿之邑也,则曷为谓之许田?讳取周田也。讳取周田,则曷为谓之许田?系之许也。曷为系之许?近许也。此邑也,其称田何?田多邑少称田,邑多田少称邑。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⑦。
秋,大水。何以书,记灾也。
冬,十月。
【注释】
①元年:鲁桓公元年(公元前711年)。公:即鲁桓公,名允,隐公弟,在位十八年。
②如其意:符合桓公的心意。按:作者认为鲁桓公就是想弑隐公而自己即位,《春秋》这样写,是为了彰明桓公的罪恶。所以说这正“如其意”。
③郑伯:郑庄公,名寤生,武公子。
④以璧:用玉璧。这里是说用增加玉璧的方式。假:借。这里指交换。许田:近许之田。在今河南许昌市南。按:周武王建造王城(任今洛阳市),有迁都打算,故赐给周公许田,用作鲁君朝见周天子时朝宿之邑。鲁隐公八年,郑庄公就派宛到鲁国来,用郑国的汤沐邑邴地换许田,一直没有成功,这次又增加玉璧来换。
⑤专地:独自掌握和占有土地。
⑥朝宿之邑:占时诸侯朝见周天子时,在京师住宿的地方叫“朝宿邑”。
⑦丁未:四月初二。越:地名。今址不详。
【译文】
鲁桓公元年,春天,周历正月,鲁桓公即位。《春秋》的体例是:继承被弑国君的君位,是不说即位的,这里为什么说即位呢?这是为了投合桓公的心意。
三月,桓公在卫国的垂这个地方会见郑庄公。郑庄公用增加玉璧的办法来借取鲁国的许田。这里说用增加玉璧的办法来借,是什么意思?就是交换。既然是交换,那为什么要说借呢?为了恭敬。为什么说是为了恭敬呢?因为有周天子在,各国诸侯是不能独占土地的。许田是什么地方?是鲁国国君朝见周天子时住宿的地方。各国诸侯为了按时朝见天子,因此在天子京师的郊外,各国诸侯都有朝见天子时住宿的地方。这是鲁君朝见天子时住宿的地方,为什么叫做许田呢?为了避讳占用周天子的田地。避讳占取周天子的田地,那么称它为许田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挂靠在许国。为什么要挂靠在许国呢?是因为这块土地靠近许国。这是一个小镇,称它“田”是什么意思?农田占地多而城镇面积小就称“田”,城镇面积大而农田少就称邑。
夏天,四月,丁未这天,桓公与郑庄公在越这个地方盟会。
秋天,鲁国发大水。为什么要记载这事呢?记载灾害。
冬天,十月。
桓公·二年
【原文】
二年,春,王正月,戊申①,宋督弑其君与夷②,及其大夫孔父③。及者何?累也④。就君多矣,舍此无累者乎?曰:有。仇牧、荀息皆累也⑤。舍仇牧、荀息无累者乎?曰:有。有则此何以书?贤也。何贤乎孔父?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⑥。其义形于色奈何?督将就荡公,孔父生而存,则荡公不可得而弑也。故于是先攻孔父之家,荡公知孔父死,己必死,趋而救之,皆死焉。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滕子来朝。
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樱⑦。以成宋乱⑧。内大恶讳,此其目言之何⑨?远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隐亦远矣,曷为为隐讳?隐贤而桓贱也。
【注释】
①二年:鲁桓公二年(公元前710年)。戊申:正月初八。②督:即太宰督,字华父,宋戴公之孙。以字为氏,亦称华父督。与夷:宋疡公的名。
③孔父:即孔父嘉。宋襄公五世孙。宋穆公时为大司马,荡公二年为太宰华父督所杀。其后裔逃奔鲁国,至叔梁绝而生孔子,为孔子六世祖。④累:牵连。
⑤仇牧:宋国大夫。事在庄公十二年秋。荀息:晋国大夫。事在僖公桓公十年春。
⑥义形于色:正义之气见于神色。
⑦樱:宋国地名。在今河南旧归德府境。
⑧宋乱:指宋国华父督杀害国君宋疡公和大司马孔父的祸乱。成:成全,促成。
⑨目:品评。引申为标明。
【译文】
鲁桓公二年,春天,周历正月,戊申这天,宋国华父督杀害了他的国君宋疡公与夷,“及”宋国大司马孔父。“及”是什么意思?就是连累。弑杀国君的事很多,除了孔父就没有受连累被杀的人吗?回答说:“有。仇牧、荀息都是受连累被杀的人。”除了仇牧、荀息就没有受连累的人了吗?回答说:“还有。”既然还有,这里为什么要记载孔父受连累的事呢?因为孔父贤良。孔父有什么贤良?孔父可以说义形于色。义行于色是什么意思?华父督准备杀害宋疡公,只要孔父还活着并站在朝廷上,那么宋荡公就不可能被抓住并遭杀害口因此华父督先攻打孔父的家,宋疡公知道如果孔父死了,自己一定会死,就跑去救援孔父,于是他俩都死在那里。孔父表情严肃地站在朝廷上,就没有人敢于过去把灾难加在他的国君身上,孔父可以说是正义之气都流露在脸上了。滕国国君来鲁国朝见鲁桓公。
三月,鲁桓公在宋国的樱这个地方会见齐僖公、陈桓公、郑庄公。他们共同促成宋国的大祸乱。《春秋》对鲁国国内的大恶行总是避讳的,这里标明鲁国的罪恶并说出来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事发生得太久远了。在孔子能看到的时代已有不同的说法,在孔子听到的时代说法也不相同,更何况是在孔子听到传说的时代呢,那更有不同的说法了。鲁隐公离孔子也很远,为什么要为他避讳呢?因为鲁隐公贤良而鲁桓公卑贱。
【原文】
夏,四月,取部大鼎于宋①。此取之宋,其谓之部鼎何?器从名,地从主人。器何以从名,地何以从主人?器之与人,非有即尔②,宋始以不义取之③,故谓之部鼎。至乎地之与人,则不然,俄而可以为其有矣④。然则为取可以为其有乎?曰:否。何者?若楚王之妻婿⑤,无时焉可也⑥。
戊申,纳于大庙⑦。何以书?讥。何讥尔?遂乱受赂⑧,纳于大庙,非礼也。
秋,七月,纪侯来朝。
蔡侯、郑伯会于邓⑨。离不言会⑩,此其言会何?盖邓与会尔。
九月,入祀。
公及戎盟于唐(11)。
冬,公至自唐。
【注释】
①部大鼎:部国的大鼎。鼎为国家的重要器物,三足比喻三公、宰辅重臣之位。部:国名。周文王庶子始封此地,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为宋所灭。
②非有即尔:并非占有了就是他的了。
③始:当初。
④俄:不久,瞬间。
⑤婿:妹。何休注:“婿,妹也。”
⑥无时焉可:无时,即任何时候。可,认可,得到承认。这句的意思是:以妹为妻,这个妻子的名份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被人们认可的。徐彦疏:“以妹为妻,终无可时,似若器从今主之名,地取便为己有,亦无可时,故言此也。”
⑦戊申:有日无月,应为七月初十。大庙:即太庙。鲁国国君的祖庙。
⑧遂乱受赂:鲁桓公和齐禧公、陈桓公、郑庄公支持华父督造成宋乱后,华父督把部国的大鼎贿赂给鲁桓公。齐国、陈国、郑国都得到财物的贿赂。
⑨邓:蔡国地名。在今河南哪城县东南。
⑩离:二国相会。何休注:“据齐侯、郑伯如纪二国会日离。二人议,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所道不同,不能决事,定是非,立善恶不足采取,故谓之离会。”
(11)唐:鲁国地名。见隐公二年注。
【译文】
夏天,四月,鲁国从宋国取得部国的大鼎。这是从宋国取来的,为什么叫做部鼎呢?器物的名称都用原定的本名,土地的名称跟从它的主人。器物为什么都用原定的本名,土地为什么跟从它的主人呢?因为器物给了人,并非占有了就是他的了,这个鼎就是当初宋国用不正当的手段从部国夺来的,所以人们仍然叫它部鼎。至于土地给了人,就不一样了,瞬间就已成为他所有。那么随意夺取的就可以为占有者所有吗?回答是:“不行。”为什么呢?这就好像楚王以妹妹为妻子,这个妻子的名份任何时候都不会得到人们的承认。
戊申这天,把部鼎送进鲁国的太庙。《春秋》为什么要记载这事呢?为了谴责。谴责什么?谴责鲁桓公趁着宋国的祸乱,接受华父督的贿赂,并把贿赂物送进太庙,这是不合于礼的。
秋天,七月,纪国国君来鲁国朝见鲁桓公。
蔡侯和郑伯在邓这个地方会见。二国相会一般是不说会见的,这里说会见是为什么呢?因为邓人也参加了会见。
九月,鲁桓公认为祀国不敬而入侵祀国。
鲁桓公与戎人在唐这个地方盟会。
冬天,桓公从唐地回到国都。
桓公·三年
【原文】
三年,春,正月,公会齐侯于赢①。
夏,齐侯、卫侯青命于蒲②。晋命者何?相命也③。何言乎相命?近正也④。此其为近正奈何?古者不盟⑤,结言而退⑥。
六月,公会纪侯于盛。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既者何?尽也。公子翠如齐逆女⑦。
九月,齐侯送姜氏于讙⑧。何以书?讥。何讥尔?诸侯越竟送女⑨,非礼也⑩。此入国矣,何以不称夫人?自我言齐,父母之于子,虽为邻国夫人,犹曰“吾姜氏”。公会齐侯于讙。夫人姜氏至自齐。翚何以不致(11)?得见乎公矣。
冬,齐侯使其弟年来聘。
有年。有年何以书?以喜书也。大有年何以书?亦以喜书也。此其曰有年何?仅有年也。彼其曰大有年何?大丰年也。仅有年,亦足以当喜乎?恃有年也(12)。
【注释】
①三年:鲁桓公三年(公元前709年)。赢:齐国邑名。在今山东莱芜县西北。
桓公
②肯命:诸侯相见,约言而不献血。即没有结盟。何休注:“肯,相也。时盟不献血,但以命相誓。”蒲:卫国地名。在今河南长垣县东。
③相命:就是相互用语言约束。
④近正:正,指正常礼仪。近正,接近正常礼仪。
⑤盟:在神前誓约、结盟。《礼记·曲礼》下:“约信曰誓,泣牲曰盟。”《疏》:“盟者杀牲献血,誓于神。盟之为法,先凿地为方坎上,割牲牛耳,盛以珠盘,又取血,盛以玉敦。用血为盟书,成乃献血而读书。”不盟,即没有以上仪式。
⑥结言:口头结盟或订约。
⑦如:到;往。
⑧讙:鲁地名。今址不详。《左传》《释文》:“本或作‘送姜氏于下讙’,《水经注》引((传》文又作‘齐侯送姜氏于下讙’。”
⑨竟:同“境”。疆界。
⑩非礼:何休注:“以言姜氏也。礼:送女,父母不下堂,姑姊妹不出门。”
(11)翚何以不致:何休注:“本所以致夫人者,公不亲迎,有危也。翚当并致者,翚亲迎重在翚也。上会讙时,夫人以得见公,得礼失礼在公,不复在翚,故不复致。”
(12)恃有年:何休注:“恃,赖也。若桓公之行,诸侯所当诛,百姓所当叛。而又元年大水,二年耗灭,民人将去,国丧无日,赖得五谷皆有,使百姓安土乐业,故喜而书之。所以见不肖之君为国尤危又明为国家者,不可不有年。”
【译文】
鲁桓公三年,春天,正月,桓公在齐国的赢这个地方会见了齐侯。
夏天,齐侯、卫侯在蒲地会“青命”。“青命”是什么意思?就是“相命”。“相命”是什么意思?就是接近正规的礼仪。这种方式为什么说接近正规的礼仪呢?因为古人都不献血盟誓,只是口头约定就可以各自回国了。
六月,桓公在盛这个地方会见纪侯。
秋天,七月,壬辰这天,正好是初一,发生了日食。“既”。“既”是什么意思?就是太阳完全看不见了。
鲁国公子晕到齐国替桓公迎娶姜氏。
九月,齐侯亲自送他的女儿姜氏到鲁国讙这个地方。为什么要记载这事呢?为了谴责。谴责什么?诸侯越过国境送女儿出嫁,是不合于礼的。这时姜氏已经进入了出嫁国,为什么不称她夫人呢?这是从鲁国的角度来说齐国,父母对于自己的女儿,虽然她已经是邻国的夫人了,还是叫她“我的女儿姜氏”。植公与齐侯在讙这个地方会见。夫人姜氏从齐国来到鲁国。为什么不说公子翠从齐国迎来夫人呢?因为姜氏在讙这个地方已经见到桓公了。
冬天,齐侯派他的弟弟夷仲年来鲁国访问。
今年丰收。丰收为什么要记载呢?因为是喜事,所以要记载。大丰收为什么要记载呢?也因为是喜事,所以要记载。这里说今年丰收是什么意思?仅仅是收成好。那么说大丰收是什么意思?收成特别好。仅仅是收成好,也值得当喜事吗?鲁国全靠今年收成好,社会才安定,国家才得以保全。
桓公·四年
【原文】
四年,春,正月,公狩于郎①。狩者何?田狩也②。春曰苗③,秋曰冤④,冬曰狩。常事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远也。诸侯曷为必田狩?一曰干豆⑤,二曰宾客⑥;三曰充君之厄⑦。
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⑧。宰渠伯纠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宰渠伯纠何?下大夫也。
【注释】
①四年:鲁桓公四年(公元前708年)。郎:鲁国邑名。故地在今山东鱼台县东。
②田狩:古代冬季练兵打猎。
③苗:古代称夏季狩猎为“苗”。一说春季狩猎为“苗”。
④冤(s0u搜):古代称秋猎为“冤”。一说春猎为“夷”。《左传》隐公五年:“故春冤、夏苗、秋猎、冬狩。”
⑤一曰干豆:何休注:“一者,第一之杀也。自左膘射之,达于右鹅心中,死疾鲜屑,故干而豆之中,荐于宗庙。豆,祭器名,状如灯。”
⑥二曰宾客:何休注:“二者,第二之杀也。”即第二等肉用来招待宾客。
⑦三曰充君之鹿:三,三等肉。君,指国君。鹿,厨房。何休注:“充,备也。危,厨也。”
⑧宰渠伯纠:宰,宰官。官吏的通称。渠伯纠,周天子的下大夫,与其父同在周王室做官。按:鲁桓公四年缺秋冬历史。
【译文】
鲁桓公四年,春天,正月,桓公在郎这个地方狩猎。‘于狩”是什么意思?就其练兵打猎。春天打猎叫作“苗”,秋天打猎叫作“冤”,冬天打猎叫作“狩”。平常的事,《春秋》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要记载呢?为了讥讽。讥讽什么?讥讽鲁桓公到这么远的地方去打猎。诸侯为什么一定要练兵打猎呢?因为要用猎物第一等肉晒干作祭品荐于宗庙,用第二等肉款待宾客,用第三等肉充实国君的厨房。
夏天,周天王派遣宰官渠伯纠来鲁国访问。宰官渠伯纠是什么人?是周天子的大夫。为什么称他宰官渠伯纠呢?因为他是下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