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午不食”是一种生活态度

  过午不食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境界。它不仅仅是僧人们的清规戒律,也代表了古人的一种养身哲学,但是行为习惯已经与古人相差甚远的现代人,能否在这个快节奏的新时代红尘社会中找到那一丝“过午不食”的清净,还是“悬之又悬”,因人而异的。

  过午不食,是佛陀为出家比丘制定的戒律。在律部中正确的说法叫“不非时食”。也就是说中从明相(清晨时不借助任何光源可以看到手纹的一刹那)到正午是允许饮食的时间,而正午后一直到次日黎明这段时间是不允许吃东西的。而许多现代人崇尚的“过午不食”,可能很多不是因为皈依佛祖,遁入空门,而仅是想要减肥罢了。

  日中一食,过午不食,本身是佛教戒律,为的是让僧人去除贪心,吃仅够滋养色身,不至于饿死或生病的分量的饮食就可以。此外,佛教有“早晨饮食是天人食,中午是诸佛食,下午是畜生食,晚上是饿鬼食”的说法。“日中一食,过午不食”并不难理解,据佛经记载,佛陀说饿鬼道众生看到晚上人们还在饮食,便会去“触食”,但因为业力和报身的关系,吃下的食物或者无法下咽,或者会变成火焰,燃烧身体,痛苦异常。为了减轻饿鬼们的痛苦,所以也要求僧人过午不食。要知道,这条戒律还是释迦牟尼亲自制定的。对僧人来说,他们用这种方法减少对饮食的贪念,减少欲望心,(少吃能克制淫欲心)。

  放到今天来看,“过午不食”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有诸多不同。首先先不论过午不食健不健康,这种进食习惯其本质上的确是减少了能量或者卡路里的摄入,这对于想要迫切以此道来达成减肥意向的人来说,是一件确实的事情。但是,需要了解到的一点是,过午不食有其独特的存在意义,它可能并不能愉快地被当今的社会人所消化。

  古代人交流、饭局远没有现代人来的频繁,多数老百姓的生活都比较固定。除了古代地位不高的商人因为中午才开市,所以可以起床很迟这种特殊情况外,其他的多数老百姓一般都一大天亮就醒了。古代的夜生活也没有现代丰富,也没有电灯什么的可以照亮回家的路,除了晚上打更的这些特殊职业者们,人们一般也都早早就睡下了。所以古人生活相对单调(较现代生活而言),早睡早起是他们标准的作息,也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在今天看来相当健康的生活作息时间,使得上文中所说的“过午不食”成为可能。

  当古代人的“过午不食”碰上现代人的“高强度生活作息时间表”时,就像是一个老夫子对着留学生讲着四书五经,很难入到骨子里。现代人彼此之间信息沟通十分便捷,加之网络或者电视的存在,让已经习惯在深夜才停歇下来的人类在八九点就早早就寝,实在是个很困难的事。如果真的施行“过午不食”,大概一到晚上七八点,你的肚子就开始非议起来了。如何熬过这段长时间不进食的空白期,是个大问题。

  “过午不食”是用一种低功耗的方式来顺应自然,而不是让你用肚子饿去违反自然规则。“抗饿”反倒就落了下乘,还会影响到自身的健康。本是为了健康而去的,若最后反倒危害了原本的健康,那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过午不食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境界。它不仅仅是僧人们的清规戒律,也代表了古人的一种养身哲学。但是行为习惯已经与古人相差甚远的现代人,能否在这个快节奏的新时代红尘社会中找到那一丝“过午不食”的清净,还是“悬之又悬”,因人而异的。肚饿的酷刑,作为现代人尝得少了,也没必要去尝了。毕竟我们自问无法像那些得道高僧“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一样舍得对自己下手。因此,对于多数生活作息都岌岌可危,自控能力又比较差的人来说,我并不推荐过午不食这种“新式”的减肥方法。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先从“晚上少食”开始吧,这何尝不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日行一善 功德人生

点我:
标签: 素食文化

相关文章

莫非《香学六论》|日本香道术语:六国五味

莫非《香学六论》|日本香道术语:六国五味

六国五味 日本用“六国五味”来为沉香分等级。六国指:伽罗、真那蛮、罗国、真那贺、左曾罗、寸门多罗,第一个是品质最好的,越往后品质越低。 伽罗:多产于中国海南及越南中部; 真那蛮:产于柬埔寨、老挝;...

教你做一道地道北京小吃

教你做一道地道北京小吃

芝麻酱一勺,慢慢加入香油搅成稀酱。用香油调和的芝麻酱比较滑润,不会变干,如果嫌太过香...

养肝时令菜:七道美食让你百吃不厌

养肝时令菜:七道美食让你百吃不厌

素食是纤维性的,在人体内停留时间很短,最长不过二十四小时;肉食就不是...

这九种食物毒似砒霜 一定要煮熟再吃

这九种食物毒似砒霜 一定要煮熟再吃

许多人认为有毒的植物大多是陌生的野生植物,其实不然,生活中常见的粮食...

风味酱鸡蛋的做法

风味酱鸡蛋的做法

食材:   7个鸡蛋、1小把香菜、3根小葱、3瓣蒜、4根小米辣椒、1颗洋葱、少许熟芝麻 调料:   生抽、陈醋、素耗油、白糖、食盐 做法:   1、锅内倒入适量清水,将鸡蛋放进锅里,盖上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