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譬喻经--未知

阿育王譬喻经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昔有大国王。字名阿育。统领诸国莫不臣属。大王聪明智慧无量。教问诸臣。天下颇有不属我者不。诸臣对曰。天下尽属大王。无不弭伏。中有一智臣对曰。王界内不属王者。海中有龙王不属大王。初不遣信亦无贡献。是以知不属大王。王可试之。千乘万骑。捶钟鸣鼓。旌旗护怜前后到海边。龙王静然不出。王便呼言。汝在我界内。所由不出。亦寂然不对王。王便问智臣。何由使龙王得出。智臣对曰。可使出耳。龙王福德甚大。以是不肯归服。大王若不信臣语者。等称二斤金铸作二像。一作王像。一作龙王像。复取秤之。龙王像重。大王像轻。是以知龙王福德多。大王福德少。王心甚解。欢喜无量。告天下侍养孤老。周穷济乏。所在郡县兴立天尊祠。及置天尊舍利供养众。三年之中复取龙像王像秤之。龙像便轻。王像便重。智臣白王。龙可伏矣。便设卤簿如前后复到海边。龙王化作年少婆罗门。于王前长跪问讯起居。贡献海中所有珍宝奇好宝。自称臣妾。率土之民无不欢喜。别在经文。以示后世人。天下多力无过福德。人护经法如母护子。岂不可思之。   昔天尊在世时。将诸弟子教化群生见地有一纸。弟子阿难辄便取之。天尊告阿难放地。阿难即便放地。手便大香。小复前行见飘风吹草在地。阿难复取。天尊语阿难放地。手便臭。阿难未解。须臾前到精舍当问此意。阿难白世尊。何缘捉纸而手香。捉草令手臭。天尊语阿难。纸本从香地来。香着纸。是以使汝手香。草从臭地来故。是以使汝手臭。与贤相近如香着纸。与恶人相近如臭着草。是以经言近贤成智。近愚益惑。损我者三。益我者三。此之谓不可不慎。   昔天尊将诸弟子至江边。天尊语弟子。取如拳许石。掷着水中为浮为没。弟子对曰。石没在水底。天尊言。无有缘故。复次有一石辟方三尺。着于水上经便渡河石亦不湿云何得尔。诸弟子未解佥然怪之。诸弟子长跪白佛言。何缘如此。天尊言。有善缘故耳。何者为缘船。是天尊借为喻。与善师相值者。得免众苦。与恶师相值者。则习恶事不离众祸。示语后世之人。不可不慎。   昔有穷寒孤独老公。无以自业。遇市得一斧。是众宝之英。而不识之。持行斫杖卖之。以供微命用斧欲尽。见外国治生大贾客。名曰萨薄。见斧识之。便问老公。卖此斧不。老公言。我仰此斧斫杖生活不卖也。萨薄复言。与公绢百匹何以不卖。公谓调己。亦不应和。萨薄复言。何以不见应和。与公二百匹。公便怅然不乐。萨薄复言。嫌少当益。公何以不乐。与公五百匹。公便大啼哭言。我不恨绢少。我愚痴此斧长尺半斫地已尽。余有五寸犹得五百匹。是以为恨耳。萨薄复言。勿复遗恨。今与公千匹。即便破券持去。此斧众宝之英耳。萨博不问多少以斧着上。薪火烧之尽成贵宝。天尊借以为喻。以受人身六情完具聪智辩达。当就明师以求度世之道。神通可及。而俗着不别真伪者。耕犁因放时世取驱。至于老死复当受罪。喻如老公用宝斧尽。岂不误哉。昔陇上一鸟字为鹦鹉。展转及得在东太山。诸禽兽飞鸟莫不敬爱。以其在远来故。比作亲友甚相爱乐。春月野火所烧便行入水。飞在火上抖擞毛羽之水。救亲友难。往返非一。悲鸣大吁鹦鹉之水岂能灭火。至诚感天为之降雨。火即时得灭。天尊经借以为喻。贤者以道士远到研精行道。减割身口侵妻子分供养众僧。虽无神通感动。亦以至诚烧香求灭。挟诸礼起获福无量。喻如天雨众灾悉灭。   昔有大长者财富无量。窖谷千斛后出之不见谷。见一小儿可年三岁亦不知语。长者亦不知字名何物。举门前大道边。陌上行人尚有识者。舍东有一车来。乘驾黄牛人着黄衣从人皆黄。过见小儿便言。谷贼何以坐此。是儿五谷之神。语长者持锹。斧来。我语君一盆金处。适始行过者是金神。顺陌西去得道南回。行二百步。道西当有朽故树。其下有盆有十斛金。君往掘取可以还君谷直。长者即随小儿教得此治家足成大富。佛经借以为喻。供养众僧广设檀会交有所费。喻以失谷。道士讲经说义教人远恶就善。后获福无量乃可至道。喻如得金盆。示语后世人。福德不可不作。后悔无及。   昔有国丰盛安乐无所渴乏。便语大臣。遣一可使之臣。至于他国市吾所无者市来。即遣一人往至他国益将珍宝遍市肆观看无有余物。尽是我国中所有耳。最后见一贤者空坐肆上。便问之言。不见君有所卖。何以空坐。答言在此卖智慧耳。问曰。君智何像卖索几许。答言。吾智慧直五百两金。前称尔金吾当与汝说之耳。远人便自念。我国中无卖智慧与人。便秤五百两金与其人。即与说智慧之言。二十字言。长虑谛思惟。不当卒行怒。今日虽不用。会当有用时。于是受诵令利各自还家。臣买得智慧之言即便还国道径其家。夜入明月妇床前有两履。疑有异人便生恶念。其妇卒得疾病母往宿。视长者故说智慧之言未休。其母惊觉儿尔来归耶。儿便走出户呼贱贱。母问其言。云何汝行为得何物。何以呼贱。儿言我母以妇万两金犹不与人。正顾五百两金岂非贱耶。天尊经借以为喻。谚语一言之助。胜千金之益。此之谓也。   昔天尊在洹水边。广说经法。时天龙鬼神帝王人民飞鸟走兽皆来听法。时有放牛老公柱杖而听。不觉杖下有虾蟆。虾蟆听经意美。亦不觉背上有杖。遂久虾蟆命终。其神即生天上。用天眼观其本。从何道中来乃见故身在虾蟆中。来天华散其故身上。示语后世人。虾蟆中听经意美得生天上。况于贤者至心听经。岂不巍巍乎。   昔有兄弟二人。弟行追明师作沙门。遂得罗汉道。数数来语兄。可勤作福德。兄言。我今匆务且须后耳。数数非一。兄后命终。弟以道眼观兄神生何道。看天道人道其中不见其神。复观地狱饿鬼道中复不见。乃在畜生道中。见兄神作大牛。时贾客驾牛治生。道恶趺泥中不能自起。贾客以杖打之。犹复舒咽不起。弟见兄如此。迳来在牛前。语兄言。今日匆务何如本时。牛便羞惭感绝而死。道人即去。众贾人等便共议言。道人何故来咒杀我牛。便追逐道人。将还问其意状。道人如事为说牛是我兄。不随我语以致此罪。道人便掷钵虚空。飞随其后。众贾人知是圣人。乃更自责。为牛烧香作福。其福得生天上。   昔有贤者。居舍卫国东南三十里。家门奉法供养道人。家公好喜杀猪卖肉。道人渐渐知之。未及呵诫。老公遂便命终。在恒水中受鬼神形。有自铁轮锋刃如霜雪。随流刺之。苦痛不可言。后日道人渡恒水在正与鬼神相值。其鬼便出半身在水上。捉船顾言。捉道人着水中。不者尽杀船上人。时有一贤者便问鬼神。何以故索是道人。鬼神言。我在世间时供养道人。道人心知我杀猪卖肉。而不呵诫我。是以杀道人耳。贤者便言。君坐杀猪乃致此罪。今复欲杀道人。罪岂不多乎。鬼神思惟实如贤者之言。便放令去。道人得去还语其家子孙。为作追福。神即得免苦。示语后世人。道人受供养不可不教诫。   昔有人在道上行。见道有一死人。鬼神以杖鞭之。行人问言。此人已死何故鞭之。鬼神言。是我故身。在生之日不孝父母。事君不忠。不敬三尊。不随师父之教。令我堕罪苦痛难言。悉我故身故来鞭耳。稍稍前行复见一死人。天神来下散华于死人尸上。以手摩莏之。行人问言。观君似是天。何故摩莏是死尸。答曰。是我故身生时之日孝顺父母。忠信事君。奉敬三尊。承受师父之教。令我神得生天。皆是故身之恩。是以来报之耳。行人一日见此二变。便还家奉持五戒修行十善。孝顺父母忠信事君。示语后世人。罪福追人久而不置。不可不慎。   昔有道人。在山中学道。人遣沙弥出舍卫。日日责一斗米兼课一偈。市中有一坐肆贤者。见沙弥并语而行。问沙弥言。周行走索何以并语而行。沙弥答言。我师在山中学道。日责我米一斗兼课一偈。是以并行诵一偈耳。贤者复问。若不输米日可谙几偈。言可谙十偈。贤者便言。勿复分行。吾自代沙弥输米。沙弥欢喜即得静坐学问。贤者为沙弥输米九斛米。然后试沙弥经皆自通利。贤者后生世间为天尊作弟子。字名阿难。天尊有十二部经典。聪明之福报不可谓问一知十。示语后世人。福德随身如影随形。随人所种各获其福。不可不为。   昔有屠儿有千头牛养令肥好。日杀一牛卖肉。以杀五百牛。余有五百头。方共跳腾諠戏共相抵触。天尊时入国。见牛如此愍而舍去。语诸弟子。此牛愚痴。伴侣欲尽方共戏諠。人亦如是。一日过去。人命转减不可不思惟勤求度世之道。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4、海尘劝请众生发心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4、海尘劝请众生发心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

佛藏经   卷二--鸠摩罗什

佛藏经 卷二--鸠摩罗什

《佛藏经》第二卷 净戒品第五 佛告舍利弗:“破戒比丘有十忧恼箭,难可堪忍。比丘成就十忧恼箭,则于佛法不可滋味,憎说法者不乐亲近。何等为十?舍利弗,破戒比丘见僧和合不生喜心。何以故?‘和合布萨必驱我出...

治意经--未知

治意经--未知

治意经 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   佛言。安般守意具行如法已。欲次第学。如如佛说为在天下得明如阴解。月出立身立意立坐卧亦尔。已比丘立意。如是前后会有所益。已前后有所益。使不复见怪意。已止意亦守六衰。常守莫...

宝星陀罗尼经 卷五至卷六--波罗颇蜜多罗

宝星陀罗尼经 卷五至卷六--波罗颇蜜多罗

  宝星陀罗尼经卷第五   尔时,三千大千世界百亿诸魔生如是念:“今佛世尊入王舍城门,我等应以最上庄严,严饰此城门之内及彼地方,如彼城外天、龙、夜叉之所庄严。”   尔时,世尊以他心智知百亿魔心之所念...

诬谤苦报疮儿呻号

诬谤苦报疮儿呻号

  诗曰:“疮孩呻号令人悲,苦楚连绵众见奇;往昔进谗诬陷善,精诚忏悔业难移。”  在印度舍卫城中,有一个大富长者,他娶了一位名门望族,温柔淑德的女子为妻。照一般说起来,财富无量,又有贤慧娇妻,应该...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法贤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法贤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 宋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法贤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广严城大林楼阁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除诸重担所作已办。如大龙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