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富不仁的果报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日,波斯匿王于静处思惟:‘世界上很少人能拥有名利权势后而不骄奢浪费,并且能够知足节欲,保持廉洁,不伤害、恼怒别人。绝大多数的人获得显赫的权势后,都不免骄奢放逸,为所欲为。’于是,波斯匿王前往给孤独园向佛陀请法。

  波斯匿王顶礼佛陀后退坐一旁,禀告佛说:‘世尊!我在静处独自思惟:“世界上,能够在建立弘大的事业、获得广大的财富后,依然保持知足,不骄慢奢侈、为所欲为且不恼怒别人的人,实在是太少了。绝大多数的人获得显赫的事业后,都不免骄奢放逸,为所欲为,对人造成伤害他人。”’

  佛陀为波斯匿王开示:‘确实是如此。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获得显赫的名利权势后,则变得骄贵奢侈,纵情欲乐,任意所为,甚至伤害别人,令人痛苦不已。这样愚昧的人,必定会付出很大的代价,终将受苦不已。而且寿命终了,必定堕入地狱。’佛陀进一步开示:‘就像捕鱼师及其弟子对捕鱼的方法都非常熟悉且灵巧,他们拖着细密的鱼网逆流而上,鱼鳖等水族众生陆续入于网中,任人宰割。世界上绝大多数拥有名利权势的人,大多骄贵奢侈,纵情欲乐,常常任意所为,恼怒、伤害他人,令人痛苦不已。这样愚昧的人,终将如同网中的水族,最终必入于魔网,其一切行止,受魔宰制。’接着,佛陀说了一首偈语:

  “纵逸着事业,荒迷于五欲,不知有恶果,如鱼入密网,此业已成就,极受大苦恼。”

  佛陀开示后,波斯匿王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踊跃,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三》

  省思:

  《四十二章经》云:‘豪贵学道难。’人对于眼前所持有的权势与名利,极易产生执着与贪爱,若要舍弃所拥有的一切来修行学道,确实不是容易的事。然而,难与不难在于有没有正确的认知,拥有富贵权势者如果能真正舍弃内心的贪着,运用无常幻化的名利与财富,广修一切善法,发愿饶益一切众生,便可将稍纵即逝的名利与财富,转化为心灵上永恒的富裕。

 

点我:

相关文章

佛陀亲口开示,对照一下你是哪种根器?

佛陀亲口开示,对照一下你是哪种根器?

  一天,释迦牟尼佛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里,出去托钵的弟子们陆陆续续地回到精舍,一个个威仪具足,神态安详。弟子们静静地走到水池旁边,洗去沾在脚踝上的尘土,然后端端正正地坐在坐具上,等待佛陀的开示。...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十七回拜法寶髻長者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十七回拜法寶髻長者

  参狮子宫法宝髻长者  重叠妙阁十界施十宝  前因蕴积智藏得此果  福德宝藏得离愚痴行  这时,善财童子从明智居士那里,听闻到随意出生福德藏解脱门之后,子是便游那福德的大海,细加玩味,耕耘那福德...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20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20

  往生女人第四  元念佛婆  念佛婆,不清楚他的姓氏。元朝至顺庚午年,浙西连年闹饥荒,杭州城中,饿死的人相互堆积,官府命令街坊小吏派人抬尸体到六和塔后山的大坑中。有一婆子,二十天不腐烂,每天都在...

只要心中有佛,人人皆可自度

只要心中有佛,人人皆可自度

  一位虔诚的信徒在遇到水灾后,爬到屋顶上避难。  但是,洪水渐渐上涨,眼看就要淹到脚下了,信徒急忙祷告道:“大慈大悲的佛祖快来救我啊!”  不久就来了一条独木舟,船上的人要救信徒,他却说:“我不...

《百业经》:本师,两世引导亲眷证果(75)

《百业经》:本师,两世引导亲眷证果(75)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见污秽身深信无常

见污秽身深信无常

  见污秽身深信无常  从前佛陀在舍卫国祇园精舍说法时,有位年轻的比丘进城托钵,看见一位容貌端正的女子。比丘对她产生了欲念,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不但茶不思、饭不想,还卧病在床,形容憔悴。师兄弟去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