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三昧经--未知

金刚三昧经 出北凉录失译师名 金刚三昧经卷上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一万人俱,皆得阿罗汉道,其名曰:舍利弗、大目揵连、须菩提,如是众等阿罗汉。复有菩萨摩诃萨二千人俱,其名曰:解脱菩萨、心王菩萨、无住菩萨,如是等菩萨。复有长者八万人俱,其名曰:梵行长者、大梵行长者、树提长者,如是等长者。复有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六十万亿。   尔时,尊者大众围绕,为诸大众说大乘经,名《一味真实无相无生决定实际本觉利行》。若闻是经,乃至受持一四句偈,是人则为入佛智地,能以方便教化众生,为一切众生作大知识。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即入金刚三昧,身心不动。   尔时,众中有一比丘,名曰阿伽陀,从座而起,合掌胡跪,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大慈满足尊, 智慧通无碍,    广度众生故, 说于一谛义,    皆以一味道, 终不以小乘。    所说义味处, 皆悉离不实,    入佛诸智地, 决定真实际,    闻者皆出世, 无有不解脱。    无量诸菩萨, 皆悉度众生,    为众广深问, 知法寂灭相,    入于决定处; 如来智方便,    当为入实说, 随顺皆一乘,    无有诸杂味。 犹如一雨润,    众草皆悉荣; 随其性各异,    一味之法润, 普充于一切;    如彼一雨润, 皆长菩提芽。    入于金刚味, 证法真实定,    决定断疑悔, 一法之印成。” 无相法品第二   尔时,尊者从三昧起,而说是言:“诸佛智地入实法相,决定性故,方便神通皆无相利,一觉了义难解难入,非诸二乘之所知见,唯佛菩萨乃能知之!可度众生皆说一味。”   尔时,解脱菩萨即从座起,合掌胡跪,而白佛言:“尊者,若佛灭后,正法去世,像法住世,于末劫中,五浊众生多诸恶业,轮回三界无有出时。愿佛慈悲,为后世众生,宣说一味决定真实,令彼众生等同解脱!”   佛言:“善男子,汝能问我出世之因,欲化众生,令彼众生获得出世之果。是一大事不可思议!以大慈故,以大悲故,我若不说即堕悭贪。汝等一心,谛听!谛听!为汝宣说。善男子,若化众生无生于化,不生无化其化大焉!令彼众生皆离心我,一切心我本来空寂。若得空心心不幻化,无幻无化即得无生,无生之心在于无化。”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众生之心性本空寂,空寂之心体无色相,云何修习得本空心?愿佛慈悲为我宣说。”   佛言:“菩萨一切心相本来无本,本无本处空寂无生。若心无生即入空寂,空寂心地即得心空。善男子,无相之心无心无我,一切法相亦复如是。”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一切众生若有我者、若有心者,以何法觉,令彼众生出离斯缚?”   佛言:“善男子,若有我者,令观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本从因果,因果所起兴于心行,心尚不有,何况有身?若有我者令灭有见,若无我者令灭无见;若心生者令灭灭性,若心灭者令灭生性;灭是见性,即入实际。何以故?本生不灭,本灭不生,不灭不生,不生不灭,一切诸法亦复如是。”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若有众生见法生时令灭何见?见法灭时令灭何见?”   佛言:“菩萨若有众生见法生时令灭无见,见法灭时令灭有见。若灭是见得法真无,入决定性决定无生。”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令彼众生住于无生是无生也。”   佛言:“住于无生即是有生。何以故?无住无生乃是无生。菩萨若生无生以生灭生,生灭俱灭本生不生,心常空寂空性无住,心无有住乃是无生。”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心无有住有何修学?为有学也?为无学也?”   佛言:“菩萨无生之心,心无出入,本如来藏性寂不动,亦非有学,亦非无学。无有学、不学,是即无学,非无有学是为所学。”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云何如来藏性寂不动?”   佛言:“如来藏者,生灭虑知相隐理不显,是如来藏性寂不动。”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云何生灭虑知相?”   佛言:“菩萨理无可不。若有可不,即生诸念,千思万虑是生灭相。菩萨观本性相理自满足,千思万虑不益道理,徒为动乱,失本心王。若无思虑,则无生灭,如实不起,诸识安寂,流注不生,得五法净,是谓大乘。菩萨入五法净,心即无妄;若无有妄,即入如来自觉圣智之地;入智地者,善知一切从本不生;知本不生,即无妄想。”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无妄想者,应无止息。”   佛言:“菩萨妄本不生,无妄可息;知心无心,无心可止;无分无别,现识不生;无生可止,是则无止,亦非无止。何以故?止无止故。”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若止无止,止即是生,何谓无生?”   佛言:“菩萨当止是生,止已无止,亦不住于无止,亦不住于无住,云何是生?”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无生之心,有何取舍?住何法相?”   佛言:“无生之心,不取不舍,住于不心,住于不法。”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云何住于不心?住于不法?”   佛言:“不生于心,是住不心;不生于法,是住不法。善男子,不生心法,即无依止,不住诸行,心常空寂,无有异相。譬彼虚空无有动住,无起无作,无彼无此;得空心眼,得法空身,五阴六入悉皆空寂。善男子,修空法者,不依三界,不住戒相,清净无念,无摄无放,性等金刚,不坏三宝,空心不动,具六波罗蜜。”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六波罗蜜者,皆是有相。有相之法,能出世也?”   佛言:“善男子,我所说六波罗蜜者,无相无为。何以故?若人离欲,心常清净,实语方便,本利利人,是檀波罗蜜。志念坚固,心常无住,清净无染,不著三界,是尸波罗蜜。修空断结,不依诸有,寂静三业,不住身心,是羼提波罗蜜。远离名数,断空有见,深入阴空,是毗梨耶波罗蜜。俱离空寂,不住诸空,心处无住,不住大空,是禅波罗蜜。心无心相,不取虚空,诸行不生,不证寂灭,心无出入,性常平等,诸法实际皆决定性,不依诸地,不住智慧,是般若波罗蜜。   “善男子,是六波罗蜜者,皆获本利,入决定性,超然出世,无碍解脱。善男子,如是解脱法相,皆无相行,亦无解不解,是名解脱。何以故?解脱之相,无相无行,无动无乱,寂静涅槃,亦不取涅槃相。”   解脱菩萨闻是语已,心大欣怿,得未曾有,欲宣义意,而说偈言:   “大觉满足尊, 为众敷演法,    皆说于一乘, 无有二乘道,    一味无相利。 犹如太虚空,    无有不容受; 随其性各异,    皆得于本处。 如彼离心我,    一法之所成, 诸有同异行,    悉获于本利, 灭绝二相见。    寂静之涅槃, 亦不住取证,    入于决定处, 无相无有行。    空心寂灭地, 寂灭心无生,    同彼金刚性, 不坏于三宝。    具六波罗蜜, 度诸一切生,    超然出三界, 皆不以小乘;    一味之法印, 一乘之所成。”   尔时,大众闻说是义,心大欣怿,得离心我,入空无相,恢廓旷荡,皆得决定,断结尽漏。 无生行品第三   尔时,心王菩萨闻佛说法出三界外不可思议,从座而起,叉手合掌,以偈问曰:   “如来所说义, 出世无有相,    可有一切生, 皆得尽有漏?    断结空心我, 是则无有生;    云何无有生, 而得无生忍?”   尔时,佛告心王菩萨言:“善男子,无生法忍,法本无生,诸行无生非无生行,得无生忍即为虚妄。”   心王菩萨言:“尊者,得无生忍即为虚妄,无得无忍应非虚妄。”   佛言:“不也。何以故?无得无忍是则有得,有得有忍是则有生;有生于得,有所得法,并为虚妄。”   心王菩萨言:“尊者,云何无忍无生心,而非虚妄?”   佛言:“无忍无生心者,心无形段。犹如火性,虽处木中,其在无所决定性故,但名但字,性不可得,欲诠其理假说为名,名不可得;心相亦尔,不见处所,知心如是,则无生心。善男子,是心性相,又如阿摩勒果,本不自生,不从他生,不共生,不因生,不无生。何以故?缘代谢故。缘起非生,缘谢非灭。隐显无相,根理寂灭,在无有处,不见处所住决定性故。是决定性亦不一不异、不断不常、不入不出、不生不灭,离诸四谤,言语道断。无生心性亦复如是,云何说生不生、有忍无忍?若有说心,有得、有住及以见者,即为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为长夜了别心性者,知心性如是,性亦如是,是无生行。”   心王菩萨言:“尊者,心若本如无生于行,诸行无生,生行不生,不生无行,即无生行也。”   佛言:“善男子,汝以无生,而证无生行也?”   心王菩萨言:“不也。何以故?如无生行,性相空寂,无见无闻,无得无失,无言无说,无知无相,无取无舍,云何取证?若取证者,即为诤论;无诤无论,乃无生行。”   佛言:“汝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心王菩萨言:“尊者,我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菩提性中无得无失,无觉无知,无分别相。无分别中即清净性,性无间杂,无有言说,非有非无,非知非不知。诸可法行亦复如是。何以故?一切法行,不见处所决定性故,本无有得不得,云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一切心行不过无相,体寂无生,所有诸识亦复如是。何以故?眼、眼触悉皆空寂,识亦空寂,无有动不动相,内无三受,三受寂灭;耳、鼻、舌、身、心、意,意识及以末那、阿梨耶识,亦复如是,皆亦不生寂灭之心及无生心。若生寂灭心,若生无生心,是有生行,非无生行。菩萨内生三受三行三戒,若已寂灭生心不生,心常寂灭无功无用,不证寂灭相,亦不住于无证,可处无住,总持无相,则无三受三行三戒,悉皆寂灭清净无住,不入三昧,不住坐禅,无生无行。”   心王菩萨言:“禅能摄动,定诸幻乱,云何不禅?”   佛言:“菩萨禅即是动,不动不禅。是无生禅,禅性无生,离生禅相;禅性无住,离住禅动。若知禅性无有动静,即得无生。无生般若,亦不依住,心亦不动。以是智故,故得无生般若波罗蜜。”   心王菩萨言:“尊者,无生般若,于一切处无住,于一切处无离,心无住处,无处住心,无住无心。心无生住,如此住心,即无生住。尊者,心无生住不可思议,不思议中可不可说。”   佛言:“如是,如是。”   心王菩萨闻如是言,叹未曾有,而说偈言:   “满足大智尊, 广说无生法,    闻所未曾闻, 未说而今说。    犹如净甘露, 时时乃一出,    难遇难思议, 闻者亦复难。    无上良福田, 最上胜妙药,    为度众生故, 而今说宣说!”   尔时,众中闻说此已,皆得无生,无生般若。 本觉利品第四   尔时,无住菩萨闻佛所说一味真实不可思议,从远近来,亲如来座,专念谛听,入清白处,身心不动。   尔时,佛告无住菩萨言:“汝从何来?今至何所?”   无住菩萨言:“尊者,我从无本来,今至无本所。”   佛言:“汝本不从来,今本不至所。汝得本利不可思议,是大菩萨摩诃萨!”即放大光遍照千界,而说偈言:   “大哉菩萨, 智慧满足, 常以本利, 利益众生;     于四威仪, 常住本利, 导诸群庶, 不来不去。”   尔时,无住菩萨而白佛言:“尊者,以何利转,而转众生一切情识,入唵摩罗?”   佛言:“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唵摩罗。何以故?一切众生本觉,常以一觉觉诸众生,令彼众生皆得本觉,觉诸情识空寂无生。何以故?决定本性本无有动。”   无住菩萨言:“可一切识,皆缘境起,如何不动?”   佛言:“一切境本空,一切识本空。空无缘性,如何缘起?”   无住菩萨言:“一切境空,如何有见?”   佛言:“见即为妄。何以故?一切万有,无生无相,本不自名,悉皆空寂。一切法相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身亦如是,身尚不有,云何有见?”   无住菩萨言:“一切境空,一切身空,一切识空,觉亦应空。”   佛言:“可一觉者,不毁不坏,决定性故,非空非不空,无空不空。”   无住菩萨言:“诸境亦然,非空相,非无空相。”   佛言:“如是,彼可境者,性本决定,决定性根无有处所。”   无住菩萨言:“觉亦如是,无有处所。”   佛言:“如是,觉无处故清净,清净无觉。物无处所故清净,清净无色。”   无住菩萨言:“心眼识亦复如是不可思议。”   佛言:“心眼识亦复如是不可思议。何以故?色无处所,清净无名,不入于内;眼无处所,清净无见,不出于外;心无处所,清净无止,无有起处;识无处所,清净无动,无有缘别,性皆空寂,性无有觉,觉则为觉。善男子,觉知无觉,诸识则入。何以故?金刚智地解脱道断,断已入无住地,无有出入心处,无在决定性地。其地清净如净琉璃,性常平等如彼大地,觉妙观察如慧日光,利成得本如大法雨。入是智者,是入佛智地。入智地者,诸识不生。”   无住菩萨言:“如来所说,一觉圣力、四弘智地,即一切众生本根觉利。何以故?一切众生即此身中本来满足。”   佛言:“如是。何以故?一切众生本来无漏诸善利本,今有欲刺,为未降伏。”   无住菩萨言:“若有众生未得本利,犹有采集,云何降伏难伏?”   佛言:“若集若独行,分别及以染,回神住空窟,降伏难调伏,解脱魔所缚,超然露地坐,识阴般涅槃。”   无住菩萨言:“心得涅槃,独一无伴,常住涅槃,应当解脱。”   佛言:“常住涅槃,是涅槃缚。何以故?涅槃本觉利,觉利本涅槃。涅槃觉分即本觉分,觉性不异,涅槃无异;觉本无生,涅槃无生;觉本无灭,涅槃无灭;涅槃、觉本无异故,无得涅槃,涅槃无得,云何有住?善男子,觉者不住涅槃。何以故?觉本无生,离众生垢;觉本无寂,离涅槃动;住如是地,心无所住,无有出入,入唵摩罗识。”   无住菩萨言:“唵摩罗识,是有入处?处有所得,是得法也?”   佛言:“不也。何以故?譬如迷子,手执金钱而不知有,游行十方经五十年,贫穷困苦,专事求索,而以养身,而不充足。其父见子有如是事,而谓子言:‘汝执金钱何不取用?随意所须皆得充足。’其子醒已而得金钱,心大欢喜而谓得钱。其父谓言:‘迷子,汝勿欣怿!所得金钱是汝本物,汝非有得,云何可喜?’善男子,唵摩罗者亦复如是,本无出相,今即非入;昔迷故非无,今觉故非入。”   无住菩萨言:“彼父知其子迷,云何经五十年十方游历,贫穷困苦,方始告言?”   佛言:“经五十年者,一念心动,十方游历,远行遍计。”   无住菩萨言:“云何一念心动?”   佛言:“一念心动,五阴俱生,五阴生中具五十恶。”   无住菩萨言:“远行遍计游历十方,一念心生具五十恶,云何令彼众生无生一念?”   佛言:“令彼众生安坐心神,住金刚地静念无起,心常安泰即无一念。”   无住菩萨言:“不可思议觉念不生,其心安泰即本觉利。利无有动常在不无,无有不无,不无不觉,觉知无觉,本利本觉。觉者清净,无染无著,不变不易,决定性故,不可思议。”   佛言:“如是。”   无住菩萨闻是语已,得未曾有,而说偈言:   “尊者大觉尊, 说生无念法,    无念无生心, 心常生不灭。    一觉本觉利, 利诸本觉者,    如彼得金钱, 所得即非得。”   尔时,大众闻说是语,皆得本觉利般若波罗蜜。 入实际品第五   于是如来作如是言:“诸菩萨等本利深入,可度众生。若后非时应如说法,时利不俱顺不顺说,非同非异相应如说,引诸情智,流入萨婆若海,无令可众挹彼虚风,悉令彼庶一味神乳,世间非世间,住非住处,五空出入无有取舍。何以故?诸法空相,性非有无,非无不无,不无不有,无决定性,不住有无,非彼有无,凡圣之智而能测隐。诸菩萨等若知是利,即得菩提。”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名曰大力,即从座起,前白佛言:“尊者,如佛所说,五空出入无有取舍。云何五空而不取舍?”   佛言:“菩萨五空者:三有是空,六道影是空,法相是空,名相是空,心识义是空。菩萨如是等空,空不住空,空无空相,无相之法有何取舍?入无取地,则入三空。”   大力菩萨言:“云何三空?”   佛言:“三空者,空相亦空,空空亦空,所空亦空。如是等空,不住三相,不无真实,文言道断,不可思议。”   大力菩萨言:“不无真实,是相应有?”   佛言:“无不住无,有不住有,不无不有。不有之法,不即住无;不无之相,不即住有,非以有无而诠得理。菩萨无名义相,不可思议。何以故?无名之名,不无于名;无义之义,不无于义。”   大力菩萨言:“如是名义,真实如相。如来如相,如不住如,如无如相,相无如故,非不如来。众生心相,相亦如来。众生之心,应无别境。”   佛言:“如是,众生之心,实无别境。何以故?心本净故,理无秽故,以染尘故,名为三界。三界之心,名为别境。是境虚妄,从心化生。心若无妄,即无别境。”   大力菩萨言:“心若在净,诸境不生。此心净时,应无三界。”   佛言:“如是,菩萨心不生境,境不生心。何以故?所见诸境唯所见心,心不幻化则无所见。菩萨内无众生,三性空寂,则无己众,亦无他众,乃至二入亦不生心;得如是利,则无三界。”   大力菩萨言:“云何二入不生于心?心本不生,云何有入?”   佛言:“二入者,一谓理入,二谓行入。理入者,深信众生不异真性,不一不共,但以客尘之所翳障,不去不来;凝住觉观,谛观佛性,不有不无,无己无他,凡圣不二,金刚心地,坚住不移,寂静无为,无有分别,是名理入。行入者,心不倾倚,影无流易,于所有处静念无求,风鼓不动犹如大地,捐离心我,救度众生,无生无相,不取不舍。菩萨心无出入,无出入心;入不入故,故名为入。菩萨如是入法,法相不空,不空之法,法不虚弃。何以故?不无之法,具足功德,非心非影,法尔清净。”   大力菩萨言:“云何非心非影,法尔清净?”   佛言:“空如之法,非心识法,非心使所有法,非空相法,非色相法,非心有为不相应法,非心无为是相应法,非所现影,非所显示,非自性,非差别,非名非相非义。何以故?义无如故。无如之法,亦无无如,无有无如,非无如有。何以故?根理之法,非理非根,离诸诤论,不见其相。菩萨如是净法,非生之所生生,非灭之所灭灭。”   大力菩萨言:“不可思议!如是法相,不合成不独成,不羁不绊,不聚不散,不生不灭,亦无来相及以去住,不可思议。”   佛言:“如是,不可思议。不思议心,心亦如是。何以故?如不异心,心本如故。众生佛性,不一不异。众生之性,本无生灭。生灭之性,性本涅槃。性相本如,如无动故。一切法相,从缘无起。起相性如,如无所动。因缘性相,相本空无。缘缘空空,无有缘起。一切缘法,惑心妄见,现本不生,缘本无故。心如法理,自体空无,如彼空王,本无住处。凡夫之心,妄分别见。如如之相,本不有无。有无之相,见唯心识。菩萨如是心法,不无自体,自体不有,不有不无。菩萨无不无相,非言说地。何以故?真如之法,虚旷无相,非二乘所及。虚空境界,内外不测,六行之士,乃能知之。”   大力菩萨言:“云何六行?愿为说之。”   佛言:“一者、十信行,二者、十住行,三者、十行行,四者、十回向行,五者、十地行,六者、等觉行。如是行者,乃能知之。”   大力菩萨言:“实际觉利无有出入,何等法心得入实际?”   佛言:“实际之法,法无有际。无际之心,则入实际。”   大力菩萨言:“无际心智,其智无崖;无崖之心,心得自在;自在之智,得入实际。如彼凡夫软心众生,其心多喘,以何法御,令得坚心,得入实际?”   佛言:“菩萨彼心喘者,以内外使,随使流注,滴沥成海,大风鼓浪,大龙惊骇,惊骇之心故令多喘。菩萨令彼众生存三守一,入如来禅;以禅定故,心则无喘。”   大力菩萨言:“何谓存三守一,入如来禅?”   佛言:“存三者,存三解脱;守一者,守一心如;入如来禅者,理观心净。如入如是心地,即入实际。”   大力菩萨言:“三解脱法,是何等事?理观三昧,从何法入?”   佛言:“三解脱者,虚空解脱、金刚解脱、般若解脱。理观者,心如理净,无可不心。”   大力菩萨言:“云何存用?云何观之?”   佛言:“心事不二,是名存用。内行、外行,出入不二,不住一相,心无得失,一不一地,净心流入,是名观之。菩萨如是之人不在二相,虽不出家,不住在家;虽无法服,而不具持波罗提木叉戒,不入布萨,能以自心无为自恣而获圣果,不住二乘入菩萨道,后当满地成佛菩提。”   大力菩萨言:“不可思议!如是之人,非出家,非不出家。何以故?入涅槃宅,著如来衣,坐菩提座。如是之人,乃至沙门宜应敬养。”   佛言:“如是。何以故?入涅槃宅,心越三界,著如来衣,入法空处,坐菩提座,登正觉地。如是之人心超二我,何况沙门而不敬养?”   大力菩萨言:“如彼一地及与空海,二乘之人为不见也。”   佛言:“如是。彼二乘人,味著三昧得三昧身,于彼空海一地,如得酒病惛醉不醒,乃至数劫犹不得觉,酒消始悟方修是行,后得佛身。如彼人者,从舍阐提,即入六行;于行地所,一念净心,决定明白,金刚智力,阿鞞跋致,度脱众生,慈悲无尽。”   大力菩萨言:“如是之人应不持戒,于彼沙门应不敬仰。”   佛言:“为说戒者,不善慢故,海波浪故。如彼心地,八识海澄,九识流净,风不能动,波浪不起,戒性等空,持者迷倒。如彼之人,七六不生诸集,灭定不离三佛而发菩提,三无相中顺心玄入,深敬三宝不失威仪,于彼沙门不无恭敬。菩萨彼仁者,不住世间动不动法,入三空聚,灭三有心。”   大力菩萨言:“彼仁者果满于足德佛、如来藏佛、形像佛。如是佛所发菩提心,入三聚戒不住其相,灭三界心不居寂地,不舍可众入不调地,不可思议。“   尔时,舍利弗从座而起,前说偈言:   “具足般若海, 不住涅槃城,    如彼妙莲华, 高原非所出。    诸佛无量劫, 不舍诸烦恼,    度世然后得, 如泥华所出。    如彼六行地, 菩萨之所修,    如彼三空聚, 菩提之真道。    我今住不住, 如佛之所说,    来所还复来, 具足然后出。    复令诸众生, 如我一无二,    前来后来者, 悉令登正觉。”   尔时,佛告舍利弗言:“不可思议!汝当于后成菩提道,无量众生超生死苦海。”   尔时,大众皆悟菩提,诸小众等入五空海。 金刚三昧经卷下 真性空品第六   尔时,舍利弗而白佛言:“尊者,修菩萨道,无有名相,三戒无仪,云何摄受为众生说?愿佛慈悲为我宣说。”   佛言:“善男子,汝今谛听!为汝宣说。善男子,善不善法,从心化生。一切境界,意言分别,制之一处,众缘断灭。何以故?善男子,一本不起,三用无施,住于如理,六道门杜,四缘如顺,三戒具足。”   舍利弗言:“云何四缘如顺,三戒具足?”   佛言:“四缘者:一谓作择灭力取缘,摄律仪戒;二谓本利净根力所集起缘,摄善法戒;三谓本慧大悲力缘,摄众生戒;四谓一觉通智力缘,顺于如住。是谓四缘。善男子,如是四大缘力,不住事相,不无功用,离于一处,则不可求。善男子,如是一事通摄六行,是佛菩提萨婆若海。”   舍利弗言:“不住事相,不无功用,是法真空,常乐我净,超于二我,大般涅槃。其心不系,是大力观。是观觉中,应具三十七道品法。”   佛言:“如是,具三十七道品法。何以故?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等,多名一义,不一不异。以名数故,但名但字,法不可得;不得之法,一义无文;无文相义,真实空性;空性之义,如实如如;如如之理,具一切法。善男子,住如理者,过三苦海。”   舍利弗言:“一切万法皆悉言文,言文之相即非为义,如实之义不可言议,今者如来云何说法?”   佛言:“我说法者,以汝众生在生说故,说不可说,是故说之。我所说者,义语非文。众生说者,文语非义;非义语者,皆悉空无;空无之言,无言于义;不言义者,皆是妄语。如义语者,实空不空,空实不实,离于二相,中间不中。不中之法,离于三相,不见处所,如如如说。如无无有,无有于无;如无有无,有无于有;有无不在,说不在故,不在于如;如不有如,不无如说。”   舍利弗言:“一切众生,从一阐提。阐提之心,住何等位,得至如来如来实相?”   佛言:“从阐提心,乃至如来如来实相,住五等位:一者、信位。信此身中,真如种子为妄所翳,舍离妄心,净心清白,知诸境界意言分别。二者、思位。思者,观诸境界,唯是意言,意言分别随意显现,所见境界非我本识,知此本识非法非义、非所取非能取。三者、修位。修者,常起能起,起修同时,先以智导,排诸障难,出离盖缠。四者、行位。行者,离诸行地,心无取舍,极净根利,不动心如,决定实性,大般涅槃,唯性空大。五者、舍位。舍者,不住性空,正智流易,大悲如相,相不住如,三藐三菩提,虚心不证,心无边际,不见处所,是至如来。善男子,五位一觉从本利入,若化众生从其本处。”   舍利弗言:“云何从其本处?”   佛言:“本来无本,处于无处,空际入实,发菩提心而满成圣道。何以故?善男子,如手执彼空,不得非不得。”   舍利弗言:“如尊所说,在事之先,取以本利。是念寂灭,寂灭是如,总持诸德,该罗万法,圆融不二,不可思议。当知是法,即是摩诃般若波罗蜜,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佛言:“如是,如是,真如空性,性空智火,烧灭诸结,平等平等,等觉三地,妙觉三身,于九识中皎然明净无有诸影。善男子,是法非因非缘,智自用故;非动非静,用性空故;义非有无,空相空故。善男子,若化众生,令彼众生观入是义,入是义者是见如来。”   舍利弗言:“如来义观不住诸流,应离四禅而超有顶。”   佛言:“如是。何以故?一切法名数,四禅亦如是。若见如来者,如来心自在,常在灭尽处,不出亦不入,内外平等故。善男子,如彼诸禅观,皆为想空定,是如非复彼。何以故?以如观如实不见观,如相诸相已寂灭,寂灭即如义。如彼想禅定,是动非是禅。何以故?禅性离诸动,非染非所染,非法非影,离诸分别,本利义故。善男子,如是观定,乃名为禅。”   舍利弗言:“不可思议!如来常以如实而化众生。如是实义,多文广义,利根众生乃可修之!钝根众生难以措意,云何方便令彼钝根得入是谛?”   佛言:“令彼钝根受持一四句偈,即入实谛。一切佛法,摄在一四偈中。”   舍利弗言:“云何一四句偈?愿为说之。”   于是尊者而说偈言:   “因缘所生义, 是义灭非生,    灭诸生灭义, 是义生非灭。”   尔时,大众闻说是偈,佥大欢喜,皆得灭生灭,生般若性空智海。 如来藏品第七   尔时,梵行长者从本际起,而白佛言:“尊者,生义不灭,灭义不生,如是如义即佛菩提,菩提之性则无分别,无分别智分别无穷,无穷之相唯分别灭;如是义相不可思议,不思议中乃无分别。尊者,一切法数无量无边,无边法相一实义性唯住一性,其事云何?”   佛言:“长者,不可思议我说诸法,为迷者故,方便导故。一切法相一实义智。何以故?譬如一市开四大门,是四门中皆归一市,如彼众庶随意所入,种种法味亦复如是。”   梵行长者言:“法若如是,我住一味,应摄一切诸味。”   佛言:“如是,如是。何以故?一味实义如一大海,一切众流无有不入。长者,一切法味犹彼众流,名数虽殊其水不异。若住大海则括众流,住于一味则摄诸味。”   梵行长者言:“诸法一味,云何三乘道其智有异?”   佛言:“长者,譬如江河淮海,大小异故,深浅殊故,名文别故,水在江中名为江水,水在淮中名为淮水,水在河中名为河水,俱在海中唯名海水;法亦如是,俱在真如,唯名佛道。长者,住一佛道,即达三行。”   梵行长者言:“云何三行?”   佛言:“一、随事取行,二、随识取行,三、随如取行。长者,如是三行总摄众门,一切法门无不此入。入是行者,不生空相。如是入者,可谓入如来藏。入如来藏者,入不入故。”   梵行长者言:“不可思议,入如来藏,如苗成实,无有入处。本根利力,利成得本,得本实际,其智几何?”   佛言:“其智无穷!略而言之,其智有四。何者为四?一者、定智,所谓随如;二者、不定智,所谓方便破病;三者、涅槃智,所谓除电觉际;四者、究竟智,所谓入实具足佛道。长者,如是四大事用,过去诸佛所说,是大桥梁,是大津济。若化众生,应用是智。长者,用是大用,复有三大事:一者、于三三昧,内外不相夺;二者、于大、义、科,随道择灭;三者、于如慧定,以悲俱利。如是三事,成就菩提。不行是事,则不能流入彼四智海,为诸大魔所得其便。长者,汝等大众,乃至成佛,常当修习勿令暂失。”   梵行长者言:“云何三三昧?”   佛言:“三三昧者,所谓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如是三昧。”   梵行长者言:“云何于大、义、科?”   佛言:“大谓四大,义谓阴、界、入等,科谓本识,是谓于大、义、科。”   梵行长者言:“不可思议!如是智事,自利利人,过三界地,不住涅槃,入菩萨道。如是法相,是生灭法,以分别故。若离分别,法应不灭。”   尔时,如来欲宣此义,而说偈言:   “法从分别生, 还从分别灭;    灭诸分别法, 是法非生灭。”   尔时,梵行长者闻说是偈,心大欣怿,欲宣其义,而说偈言:   “诸法本寂灭, 寂灭亦无生,    是诸生灭法, 是法非无生。    彼则不共此, 为有断常故,    此则离于二, 亦不在一住。    若说法有一, 是相如毛轮,    如焰水迷倒, 为诸虚妄故。    若见于法无, 是法同于空,    如盲无目倒, 说法如龟毛。    我今闻佛说, 知法非二见,    亦不依中住, 故从无住取。    如来所说法, 悉从于无住,    我从无住处, 是处礼如来。    敬礼如来相, 等空不动智,    不著无处所, 敬礼无住身。    我于一切处, 常见诸如来,    唯愿诸如来, 为我说常法。”   尔时,如来而作是言:“诸善男子,汝等谛听!为汝众等说于常法。善男子,常法非常法,非说亦非字,非谛非解脱,非无非境界。离诸妄断际,是法非无常;离诸常断见,了见识为常。是识常寂灭,寂灭亦寂灭。善男子,知法寂灭者,不寂灭心,心常寂灭;得寂灭者,心常真观,知诸名色,唯是痴心,痴心分别,分别诸法,更无异事出于名色;知法如是不随文语,心心于义不分别我,知我假名即得寂灭;若得寂灭,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长者梵行闻说是语,而说偈言:   “名、相、分别事, 及法名为三,    真如、正妙智, 及彼成于五。    我今知是法, 断常之所系,    入于生灭道, 是断非是常。    如来说空法, 远离于断常,    因缘无不生, 不生故不灭。    因缘执为有, 如采空中华,    犹取石女子, 毕竟不可得。    离诸因缘取, 亦不从他灭,    及于己义大, 依如故得实。    是故真如法, 常自在如如,    一切诸万法, 非如识所化。    离识法即空, 故从空处说,    灭诸生灭法, 而住于涅槃。    大悲之所夺, 涅槃灭不住,    转所取能取, 入于如来藏。”   尔时,大众闻说是义,皆得正命,入于如来如来藏海。 总持品第八   尔时,地藏菩萨从众中起,至于佛前,合掌胡跪而白佛言:“尊者,我观大众心有疑事,犹未得决。今者如来欲为除疑,我今为众随疑所问,愿佛慈悲垂哀听许。”   佛言:“菩萨摩诃萨,汝能如是救度众生,是大悲愍,不可思议。汝当广问,为汝宣说。”   地藏菩萨言:“一切诸法云何不缘生?”   尔时,如来欲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法缘所生, 离缘可无法;    云何法性无, 而缘可生法?”   尔时,地藏菩萨言:“法若无生,云何说法,法从心生?”   于是尊者而说偈言:   “是心所生法, 是法能所取,    如醉眼空华, 是法然非彼。”   尔时,地藏菩萨言:“法若如是,法则无待;无待之法,法应自成。”   于是尊者而说偈言:   “法本无有无, 自他亦复尔,    不始亦不终, 成败则不住。”   尔时,地藏菩萨言:“一切诸法相即本涅槃,涅槃及空相亦如是。无是等法,是法应如。”   佛言:“无如是法,是法是如。”   地藏菩萨言:“不可思议!如是如相,非共不共,意取业取,即皆空寂。空寂心法,俱不可取,亦应寂灭。”   于是尊者而说偈言:   “一切空寂法, 是法寂不空;    彼心不空时, 是得心不有。”   尔时,地藏菩萨言:“是法非三谛,色空心亦灭。是法本灭时,是法应是灭。”   于是尊者而说偈言:   “法本无自性, 由彼之所生,    不于如是处, 而有彼如是。”   尔时,地藏菩萨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云何不一?”   于是尊者而说偈言:   “法住处无在, 相数空故无,    名说二与法, 是则能所取。”   尔时,地藏菩萨言:“一切诸法相,不住于二岸,亦不住中流,心识亦如是。云何诸境界,从识之所生?若识能有生,是识亦从生。云何无生识,能生有所生?”   于是尊者而说偈言:   “所生能生二, 是二能所缘,    俱本各自无, 取有空华幻。    识生于未时, 境不是时生,    于境生未时, 是时识亦灭。    彼即本俱无, 亦不有无有,    无生识亦无, 云何境从有?”   尔时,地藏菩萨言:“法相如是,内外俱空,境智二众本来寂灭。如来所说实相真空,如是之法即非集也。”   佛言:“如是,如实之法,无色无住,非所集、非能集,非义非大,一本利法,深功德聚。”   地藏菩萨言:“不可思议!不思议聚,七五不生,八六寂灭,九相空无,有空无有,无空无有。如尊者所说法义皆空,入空无行不失诸业,无我我所,能所身见、内外结使悉皆寂静故愿亦息。如是理观,慧定真如,尊者常说,寔如空法,即良药也。”   佛言:“如是。何以故?法性空故,空性无生,心常无生;空性无灭,心常无灭;空性无住,心亦无住;空性无为,心亦无为;空无出入离诸得失,界、阴、入等皆悉亦无,心如不著亦复如是。菩萨,我说空法破诸有故。”   地藏菩萨言:“尊者,知有非实如阳焰水,知实非无如火性生,如是观者是人智也。”   佛言:“如是。何以故?是人真观,观一寂灭,相与不相等以空取,以修空故不失见佛,以见佛故不顺三流。于大乘中,三解脱道一体无性,以其无性故空,空故无相,无相故无作,无作故无求,无求故无愿,以是业故净心,以心净故便得见佛,以见佛故当生净土。菩萨于是深法,三化勤修,慧定圆成,即超三界。”   地藏菩萨言:“如来所说,无生无灭即是无常;灭是生灭,生灭灭已,寂灭为常,常故不断。是不断法,离诸三界动不动法,于有为法如避火坑,依何等法而自呵责入彼一门?”   佛言:“菩萨于三大事呵责其心,于三大谛而入其行。”   地藏菩萨言:“云何三事而责其心?云何三谛而入一行?”   佛言:“三大事者:一谓因,二谓果,三谓识。如是三事,从本空无,非我真我,云何于是而生爱染?观是三事,为系所缚,飘流苦海,以如是事常自呵责。三大谛者:一谓菩提之道,是平等谛,非不平等谛;二谓大觉正智得谛,非邪智得谛;三谓慧定无异行入谛,非杂行入谛。以是三谛而修佛道,是人于是法,无不得正觉、得正觉智,流大极慈,己他俱利,成佛菩提。”   地藏菩萨言:“尊者,如是之法则无因缘,若无缘法,因则不起,云何不动法得入如来?”   尔时,如来欲宣此义,而说偈言:   “一切诸法相, 性空无不动,    是法于是时, 不于是时起。    法无有异时, 不于异时起,    法无动不动, 性空故寂灭。    性空寂灭时, 是法是时现,    离相故寂住, 寂住故不缘。    是诸缘起法, 是法缘不生,    因缘生灭无, 生灭性空寂。    缘性能所缘, 是缘本缘起,    故法起非缘, 缘无起亦尔。    因缘所生法, 是法是因缘,    因缘生灭相, 彼则无生灭。    彼如真实相, 本不于出没,    诸法于是时, 自生于出没。    是故极净本, 本不因众力,    即于后得处, 得彼于本得。”   尔时,地藏菩萨闻佛所说,心地快然,时诸众等无有疑者,知众心已,而说偈言:   “我知众心疑, 所以殷固问,    如来大慈善, 分别无有余。    是诸二众等, 皆悉得明了,    我今于了处, 普化诸众生。    如来之大悲, 不舍于本愿,    故于一子地, 而住于烦恼。”   尔时,如来而告众言:“是菩萨者不可思议,恒以大慈拔众生苦。若有众生持是经法,持是菩萨名者,即不堕于恶趣,一切障难皆悉除灭。若有众生无余杂念,专念是经如法修习,尔时菩萨常作化身而为说法,拥护是人终不暂舍,令是人等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汝等菩萨,若化众生,皆令修习如是大乘决定了义。”   尔时,阿难从座而起,前白佛言:“如来所说大乘福聚,决定断结,无生觉利,不可思议,如是之法,名为何经?受持是经,得几所福?愿佛慈悲,为我宣说。”   佛言:“善男子,是经名者不可思议,过去诸佛之所护念,能入如来一切智海。若有众生持是经者,则于一切经中无所希求。是经典法,总持众法,摄诸经要。是诸经法,法之系宗。是经名者,名《摄大乘经》,又名《金刚三昧》,又名《无量义宗》。若有人受持是经典者,即名受持百千诸佛如是功德,譬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思议。我所嘱累,唯是经典!”   阿难言:“云何心行?云何人者,受持是经?”   佛言:“善男子,受持是经者,是人心无得失,常修梵行;若於戏论,常乐静心;入于聚落,心常在定;若处居家,不著三有。是人现世有五种福:一者、众所尊敬,二者、身不横夭,三者、辩答邪论,四者、乐度众生,五者、能入圣道。如是人者受持是经。”   阿难言:“如彼人者,度诸众生,得受供养不?”   佛言:“如是人者,能为众生作大福田,常行大智,权实俱演,是四依僧。于诸供养,乃至头目髓脑,亦皆得受,何况衣食而不得受?善男子,如是人者,是汝知识,是汝桥梁,何况凡夫而不供养?”   阿难言:“于彼人所受持是经,供养是人,得几所福?”   佛言:“若复有人,持以满城金银而以布施,不如于是人所,受持是经一四句偈,供养是人不可思议!善男子,令诸众生持是经者,心常在定不失本心;若失本心当即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   阿难言:“忏悔先罪,不入于过去也。”   佛言:“如是。犹如暗室,若遇明灯,暗即灭矣。善男子,无说悔先所有诸罪,而以为说入于过去。”   阿难言:“云何名为忏悔?”   佛言:“依此经教入真实观,一入观时诸罪悉灭,离诸恶趣当生净土,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说是经已,尔时阿难及诸菩萨、四部大众,皆大欢喜,心得决定,顶礼佛足,欢喜奉行。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中堂赞及邱祖忏文等--未知

中堂赞及邱祖忏文等--未知

中堂赞及邱祖忏文等 知表吟偈 人心皆散乱,一念便纯真。 欲求无上道,大众转天尊。 转念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转念回坛跪诵 中堂赞 向来诵经,念念存诚。千真拱听,万圣通灵。应元合炁,普化分形。九天...

佛说八种长养功德经--法护

佛说八种长养功德经--法护

佛说八种长养功德经一卷 宋西天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法护等奉诏译   归命一切佛。惟愿一切佛菩萨众摄受于我。即说伽陀颂曰。   我今归命胜菩提  最上清净佛法众   我发广大菩提心  自他利...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第六卷--鸠摩罗什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第六卷--鸠摩罗什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第六卷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发趣品第二十   佛告须菩提。汝问云何菩萨摩诃萨大乘发趣。若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时。从一地至一地。是名菩萨摩诃萨大乘发趣。   须...

佛说不增不减经--菩提留支

佛说不增不减经--菩提留支

佛说不增不减经一卷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不可称计。   尔时慧命舍利弗。于大众中即从坐起。前至佛所到...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竺法护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竺法护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卷上 一名善权方便所度无极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八千,诸大弟子学戒具足。菩萨万二千,一切圣通无所不达...

佛说十二头陀经--求那跋陀罗

佛说十二头陀经--求那跋陀罗

佛说十二头陀经一卷 刘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给孤独园精舍。与八千比丘僧菩萨万人。皆着衣持钵游行乞食。食已至阿兰若处。加趺而坐。    尔时世尊怡然微笑。时长老摩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