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阴譬喻经--安世高

五阴譬喻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法师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靡胜国。度河津见中大沫聚随水流。即告比丘言。诸比丘。譬如此大沫聚随水流。目士见之观视省察。即知非有虚无不实速消归尽。所以者何。沫无强故。如是比丘。一切所色去来现在。内外粗细好丑远近比丘。见此当熟省视观。其不有虚无不实。但病但结但疮但伪。非真非常为苦为空为非身为消尽。所以者何。色之性无有强。譬如比丘天雨渧水一泡适起一泡即灭。目士见之观视省察。即知非有虚无不实速消归尽。所以者何。泡无强故。如是比丘。一切所痛去来现在。内外粗细好丑远近。比丘见知当熟省视观其不有虚无不实。但病但结但伪但疮。非真非常为苦为空为非身为消尽。所以者何。痛之性无有强故。   譬如比丘季夏盛热日中之炎。目士见之观视省察。即知非有虚无不实速消归尽。所以者何。炎无强故。如是比丘。一切所想去来现在。内外粗细好丑远近。比丘见是当熟省视观。其不有虚无不实。但淫但结但疮但伪。非真非常为苦为空为非身为消尽。所以者何。想之性无有强。   譬如比丘人求良材担斧入林。见大芭蕉鸿直不曲。因断其本斩其末劈其叶。理分分[利-禾+皮]而解之。中了无心何有牢固。目士见之观视省察。即知非有虚无不实速消归尽。所以者何。彼芭蕉无强故。如是比丘一切所行去来现在。内外粗细好丑远近。比丘见此当熟省视知。其不有虚无不实。但淫但结但疮但伪。非真非常为苦为空为非身为消尽。所以者何。行之性无有强。   譬如比丘幻师与幻弟子于四衢道大人众中。现若干幻化作群象群马车乘步从。目士见之观视省察。即知不有虚无不实无形化尽。所以者何。幻无强故。如是比丘。一切所识去来现在。内外粗细好丑远近。比丘见此当熟省视观。其不有虚无不实。但淫但结但疮但伪。非真非常为苦为空为非身为消尽。所以者何。识之性无有强。于是佛说偈言。   沫聚喻于色  痛如水中泡   想譬热时炎  行为若芭蕉   夫幻喻如识  诸佛说若此   当为观是要  熟省而思惟   空虚之为审  不睹其有常   欲见阴当尔  真智说皆然   三事断绝时  知身无所直   命气温燸识  舍身而转逝   当其死卧地  犹草无所知   观其状如是  但幻而愚贪   心心为无安  亦无有牢强   知五阴如此  比丘宜精勤   是以当昼夜  自觉念正智   受行寂灭道  行除最安乐   佛说如是比丘闻皆欢喜。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犍陀国王经--安世高

犍陀国王经--安世高

  犍陀国王经 后汉沙门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时有国王。号名犍陀。奉事婆罗门。婆罗门居在山中。多种果树。时有采樵人。毁败其果树。婆罗门时见之。便将诣王...

放下

放下

  有一位黑齿梵志,双手拿着二株合欢梧桐花前来供养佛陀。  佛陀对梵志说:「放下!」梵志把他左手的一株花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梵志又把他右手的花放下。  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

参禅,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参禅,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公案  师上堂谓众曰:“此事的的,没量大人,出这里不得。老僧到沩山,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沩山云:‘与我将床子来。’若是宗师,须以本分事接人始得。”  时有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吉迦夜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吉迦夜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卷上   元魏天竺三藏吉迦夜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灵鹫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耆年舍利弗。便从座起偏袒右肩。更整法服在佛右面。右膝着地长跪叉手。前白佛言。...

私欲遭苦报

私欲遭苦报

  韦婆多是一个很爱说警告语的比丘尼,她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求,常常以警告来阻止别人去获得。  她虽然出家受具足戒,但是却蔑视佛门的法规,她贪嗜食物,每次入城乞食,总是挑拣其他比丘尼所未到的一角,独受...

海涛法师:讲故事 我要当国王

海涛法师:讲故事 我要当国王

  有一年夏天,一个修行僧和一位婆罗门在同一座山里隐居修道。  一天,修行僧问婆罗门:「你这样辛苦修业,为的是什么呢?」  婆罗门得意洋洋地回答:「告诉你吧!我苦修的目的是想来世投身当国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