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绕佛塔功德经白话文--未知

右绕佛塔功德经白话文   我是这样听说的。   一天,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中。大比丘僧们和其他无数大众,前后围绕着佛陀。那时,长老舍利弗从坐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以偈颂请问:   大威德世尊,但愿为我们演说:右绕佛塔,会得到什么果报呢?   那时,世尊以偈颂回答:   右绕佛塔,获得的诸多功德。我今日演说少许,你们都好好地听。   这人被一切天龙、夜叉、鬼神类亲近供养。   这人每每所生之处,远离八难,常投生于无难处。   这人在一切出生处,念慧常无忘失,具足上妙的身相。   这人往生天人中,福报寿命都长远,又常获得大名气。   这人在阎浮提世界,常出生在最尊贵、最殊胜的清净种姓中。   这人仪表容貌常端正,富贵多有财宝,恒常被赏赐大封地。   这人财宝常积聚充满,而且不吝啬,他勇猛地广加施舍恩惠。   这人体相洁净奇妙,看见他的人都欣赏景仰,他常在安乐中。   这人或者成为忉利天王,妻子孩子全都具足不缺,威势力自在。   这人或成为婆罗门,持戒、善于通达婆罗门教经中的咒术。   这人或成为大长者,富豪尊贵多有财产,仓储常丰足。   这人或成为正法之王,在阎浮提世界自在作王。他统领的国土都被教化皈依。   这人或具足七宝,成为大势力的转轮圣王,以十善业调御群生。   这人从此往生天上,常有大威德,对佛法怀着清净的信心。   这人怀着清净的信心,速速成就后,对佛法不迷惑。他观一切造作都是虚空   这人舍弃天上的寿命,下凡降生在人间。他虽投入胎中,心却不迷乱。   这人在母胎中,不被污秽沾染,如同洁净的摩尼珠。   这人或在母胎中,或出生时,令母亲常感到安乐。他在允吸母乳的时候,也是这样。   这人被父母以及所有亲戚们养育着,乳母常不离身边。   眷属们都爱念他,超过自己的父母。这人资产财物自然增长。   夜叉和恶鬼们,一刻都不能惊吓到他。他所须的物品,自然获得。   这人历经百千劫后,身躯变得愈发清净,奇妙的体相圆满成就。   这人明净的眼睛又长又大,犹如青莲花。他又得着清净的天眼   这人体相奇妙,常常圆满。诸多体相自然使自己庄严,成就大势力。   这人或往生在帝释天宫中,大威势自在。或往生忉利天,成为天界中尊者。   这人或往生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这人或又往生在梵天,在梵天界中最为自在。天众们常常供养他。   这人在无数劫数中,常被智者们恭敬供养。   这人的身躯和衣服,在无数劫中常无污垢,洁白干净。   这人具备大精进力,勤加修行种种法门,未曾有懈怠疲惫的时候。   这人勇猛,常常精进,坚固心不可毁坏。他所作的,速速成就。   这人发出的声音深远奇妙,听到的人都心生欢喜,由此安乐常无病。   这人能像我(佛)这般演说。他厌恶、舍弃三界中的苦痛,成就了出离世间的智慧。   这人常在四念处、四正勤,获得四种如意神足。   这人明了四谛真理,五根力、七觉支、八圣道。   这人灭去了一切烦恼,具足大威德。他成就六种神通力,无所缺漏。   这人永离贪嗔痴,以及一切障碍,证得独觉菩提。   这人得着奇妙的紫金肤色,以好体相使自己获得庄严,示现作天人师。   这人获得这些大利益,都是缘于以身行、言语赞叹右绕佛塔的功德。   右绕诸多佛塔,获得的诸多功德,我今日随听闻所得,简略说说,这功德不能说尽。   那时,世尊说完这首偈颂后,舍利弗等一切会众,都心大生欢喜,相信接受奉行。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真经--未知

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真经--未知

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真经 尔时,元始天尊在大罗天上,玉京山中,为诸天仙众,说此生天得道真经。告诸仙曰,吾今为汝,略启身心,明宣道要,十方得道神仙,皆从此经修行,而通微奥。善男子、善女人,依凭斋戒,作是...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第三卷--菩提流支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第三卷--菩提流支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第三卷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王论品第五之一   尔时国主严炽王。闻大萨遮尼干子所说正法。欢喜信受。即时问讯大萨遮尼干子言。大师仁慈。而能远涉游化众生。道路多难。...

诸法最上王经--阇那崛多

诸法最上王经--阇那崛多

诸法最上王经一卷 隋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      复次说此法时。婆伽婆。游于王舍竹林迦兰陀精舍。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旧结发优楼频螺迦葉为首。悉阿罗汉诸漏已尽。应作者作所作已办。弃舍重担得到...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第二卷--般若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第二卷--般若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第二卷   大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报恩品第二之上   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汝等大士。诸善男子。为欲亲近世间之父。为欲听闻出世之法。为...

佛说护净经--失译人

佛说护净经--失译人

佛说护净经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   往昔佛共阿难行。遇值一池。东西四十里。南北四十里。深四十里。池中有虫。其形似科蚪形黑如墨。佛语阿难。识此池中虫不。答言不识。佛语阿难。此池中虫者。十方世界大众僧。食不...

百业经 已婚妇--堪布索达吉

百业经 已婚妇--堪布索达吉

已婚妇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两位大施主平时关系非常密切,他们都认为两家关系一直很和睦,希望未来能进一步加强。   一个施主说:「你我两家关系很好,以后应继续保持下去。」   另一位说:「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