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干摩比丘尼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有一位名叫春干摩的比丘尼,她住的地方有很多戒学较高的比丘尼,她们经常以神通力到北俱卢洲、西牛贺洲、东胜神洲、三十三天,或是人间富贵的地方,带回各种珍宝与美食。

  春干摩比丘尼看了,十分羡慕,常想:“我若能像她们那样该有多好啊!”并一再反复思量:“要到哪里学神通呢?能跟谁学呢?跟那些比丘尼学吗?不行,她们的嫉妒心强,大概不会教我;如果跟比丘学,男女众连讲个话都受到很多限制,更别提学诀窍了。”

  她每天左思右想,最后,想到了寺院外的六群比丘,春干摩暗自高兴地盘算:“这些恶行比丘既不受寺院管理,又不受戒律的束缚,谁也管不了,我可以跟他们学神通呀!”

  于是,她就以供斋的理由跟六群比丘联络,还亲手作了许多美味的饮食,供养六群比丘。然后,她说:“我有一个请求,希望你们能传授我一个神通。”

  六群比丘对她说:“教,是可以。但秘诀可不是随便教人的,按规矩,学习者需答应三个条件,首先要有大的供养,其次要以世间学问来交换,最后是一生中不准再传给其它人。不过,至于你嘛!如果你能在三个月内天天以饮食供养我们,再供养每个人六种资具,我们可以特别发心教你一个神通啦!”

  听完这话,春干摩比丘尼信以为真,便很高兴地答应了。三个月过后,她对六群比丘祈求:“我的供养圆满,应该教我神通了吧!”。

  他们爽快地说:“可以。不过,学神通首先要锻炼好身体,身体越强壮,越容易修出来。”

  “那我该怎样锻炼呢?”

  他们漫不经心地说:“第一天,先站在一个凳子上跳下来,依此类推,到第七天从第七个凳子上跳下来。这样,身体就锻炼好了。接下来,第一天,从一层楼跳下来,第二天,从二层楼跳下来,直到从第七层楼跳下来,一直坚持下去,这样,身体越来越好,神通也越来越大,以后,在空中飞来飞去,就没有问题啦!”。

  春干摩比丘尼真的照做,一天、两天、三天……到了第七天,她从第七个凳子上摔了下来,把腰椎骨摔断,变成驼背。她痛苦地对六群比丘说:“你们教的是什么神通啊?怎么把我的身体锻炼成这个样子!”

  六群比丘神态自若,蛮不讲理地回答:“这我们不管,该教的我们都教了。”

  听了这些话,春干摩比丘尼非常生气,无论在经堂里,还是在道路旁,逢人就说六群比丘是如何如何地骗她,害她变成驼背。

  很多比丘听说这件事后,到世尊前禀告:“世尊!是什么样的因缘使得六群比丘会欺骗春干摩比丘尼呢?希望世尊为我们解说。”

  世尊告诉比丘们:“现在的六群比丘欺骗她,以前也曾经愚弄过她。在很久以前,印度鹿野苑有位梵施国王,准备兴建王宫,请了许多木匠。这些木匠每天在弯曲、粗硬的木材上画线、凿锯,将木料打造得端直滑顺,手艺非凡。

  一位看守国库的驼背妇人看到后,心想:‘这些木匠技艺如此高超,能不能把我的身体也给做直了呢?那些木材弯曲又粗硬,而我的身体是比较柔软光滑,应该更容易做直吧!’经过一番思考后,她对木匠们说:‘您们的手艺很不错,能不能把我的身体也做得像木料那样地直呢?’

  这些木匠说:‘照道理是可以啦!不过有个条件,如果你能三个月内每天供养我们饮食,我们就愿意帮你做啰!’

  听完这些话,这位驼背妇女高兴地接受了。三个月过后,她对木匠说:‘我已经供养你们三个月了,现在可以把我的身体做直了吧!’

  这些木匠一本正经地说:‘是,现在可以了。不过,我们作木料是先在上面画线,再用斧头砍,锯子锯,如此木料就可以做得很直。同样地,我们也要在你身上画线,再用斧头砍、锯子锯,……。’

  还没听完,那个驼背妇女便毛骨悚然,很害怕地说:‘什么?用斧头砍?那不就把我给砍死了吗?’

  木匠不在乎地响应:‘那又有什么办法?只有这样才会有效果啊!’

  当时,驼背妇女十分伤心,却又不敢对任何人讲。

  比丘们,当时的驼背妇女就是现在的春干摩比丘尼,那群木匠就是现在的六群比丘。以前他们骗了她,没能满她的愿,直到现在,她仍旧继续受他们的骗。”

  南无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

酷太守绝子绝孙

酷太守绝子绝孙

  唐湘清居士撰  明朝万历年间,江苏省高邮县有一个姓徐的读书人,历任郡守的官职。他执法极严,因为严励得过分,竟残酷成性,对于部下小小的错误,也必予以重责,绝无宽恕余地。衙门中的差役,如果做事稍有误期...

恶皂役烂皮烂肉

恶皂役烂皮烂肉

  唐湘清居士撰  邵道是明朝池州人(池州即今安徽贵池县),在衙门中充皂役,担任管理囚犯的工作,常向囚犯勒索财物,满意则喜,否则就向囚犯拳打脚踢。有时郡官命令他拷打囚犯,他就用力的施刑,常常打到皮破血...

七岁神童出家悟道说自己五次投胎五个家庭

七岁神童出家悟道说自己五次投胎五个家庭

  古时候有一位证到阿罗汉果位的修行人,住在深山中保任。山脚下的村落里,有一位七岁神童,由于他宿世的善根,小小年纪就体会到人世的无常与短暂,一心想探究生命来自何处?归向哪里?于是辞别母亲,出外寻师...

怎样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

怎样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

  本文出自《小乘单译经·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一卷,刘宋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  有一天,佛祖告诉阿难:“我看天地万物,各自都有他们的宿世因缘。”  阿难见佛跟他说话,于是赶紧前来顶礼佛陀,...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6、经中所说无量布施之举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6、经中所说无量布施之举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百业经》:(30)第二只大熊 舍命救人恩得仇报

《百业经》:(30)第二只大熊 舍命救人恩得仇报

  序译序 (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