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心咒--未知

文殊菩萨心咒 ōng ā rā,bāzhānàdǐ 嗡阿拉,巴扎那帝 发音注解 [日/阿]:读音为(rā),为罕见字,常用字典中罕有收录。也常写成"惹"或"喏"等字代替。 梵文:Om Ara Pa Ca Na Dhih 藏文:Om Ara Pa Za Na Di 文殊菩萨心咒是文殊菩萨增长智慧的咒语,也称文殊菩萨智慧咒,其它写法有: 嗡啊惹 巴扎纳德。 嗡阿喇 巴札那谛。 嗡阿诺 巴札拿得。 文殊菩萨五字心咒的修学方法 由《金刚顶瑜伽文殊师利菩萨经》,可知持诵“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为:罪障消灭,获无尽辩才,所求世间、出世间事悉得成就,离诸苦恼,五无间等一切罪障永尽无余,证悟一切诸三昧门,获大闻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等。 同经又说:“念诵数满五十万遍,即获无尽辩才,如文殊师利菩萨等无有异。飞腾虚空,所求世间出世间事,悉得成就。又念诵数满一俱胝,离诸苦恼。满二俱胝遍,五无间等一切罪障永尽无余。三俱胝遍,证悟一切诸三昧门。四俱胝遍获大闻持。五俱胝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谓般若波罗蜜多成就,即智慧成就。难怪一般佛教徒会认为持诵“文殊咒”可令人获得智慧成就,且持此一咒就包含一切如来所说法。 文殊菩萨心咒是最多人持颂的咒语,持此咒可求聪明才智。可得大智慧。可破除烦恼与障碍。 文殊菩萨司一切如来的智慧又名智慧佛,与普贤菩萨同时祀奉释迦牟尼佛,是释迦加牟尼佛所有弟子自中最有智慧的,所有又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释迦牟尼佛三者又称【华严三圣】。 文殊菩萨为了辅助释迦牟尼佛的教化,一时示现为等觉菩萨,但实际上他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中都已经成佛了。在过去世中文殊菩萨称为【龙种上佛】又名【大身佛】或【神仙佛】。现在则为【欢喜藏摩尼宝积佛】,未来则为【普现佛】,可见文殊菩萨深达实相,常住常寂光,现证大法身,度就众生,故有三世佛之称。 文殊菩萨手中的所持物,又为智慧焰剑,左为莲华上之般若经典。象徵文殊菩萨的智慧出如利剑,可摧毁愚痴,般若智慧浩瀚如经典。 修习文殊法能开发自己的潜能也能长智慧,坚固记忆、伶俐聪辩,了解诸法之真实意义,亦能消除语业、破愚痴,得诸佛菩萨之般若智慧。 文殊菩萨五字心咒的功德利益如下: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据佛经记载为:罪障消灭,获无尽辩才,所求世间,出世间事悉得成就,令众生智慧成就。 2.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受持此陀罗尼者,即入如来一切法平等,一切文字亦皆平等,速得成就摩诃般若。才诵一遍,如持一切八万四千修多罗藏。 3.若能一心独处闲静,梵书五字轮坛,依法念诵满一月已,文殊菩萨即现其身,或于空中演说法要。是时行者得宿命智,辩才无碍,神足自在,胜愿成就,福智具足,速能皆证如来法身。但心信受,经十六生,决成正觉。 4.或于绢素如前画像,满五十万遍亦得成就,或以香泥涂舍利塔,梵写五字旋遶念诵五十万遍,曼殊室利现其人前而为说法,常得诸佛及执金刚菩萨之所护念,一切胜愿皆悉具足。 5.若人才诵一遍,如诵八万四千十二围陀藏经,若诵两遍,文殊师利普贤随逐,四众围绕加被,是慈无畏护法善神在其人前。 6.若诵一遍,能除行人一切苦难。若诵两遍,除灭亿劫生死重罪。若诵三遍三昧现前,若诵四遍,总持不忘。若诵五遍,速成无上菩提。 7.有恐怖处当须摄心,念诵此咒即得除怖。 8.若欲卧时,当诵此咒一百八遍,即得好梦,善知吉凶。 9.若人或患疟病,持此咒者,视患疟人面,持诵此咒一千八遍,其患即除。 10.若欲入阵,当取牛黄书写此咒带于身上,一切刀仗,弓箭(等)不能为害。 11.若入阵时,画文殊师利童子像,安于象马上。当于三军前,先头而行,引诸军众,彼凶愚贼自然退散。画像之法须作童子相貌,乘骑金色孔雀。 12.若有一切众生见画像者,所有四重,五逆等罪悉得消灭,常得面睹文殊圣者童子亲为教授,即得究竟解脱乃至佛果,于其中间不被三界烦恼,痴心相应。 13.是故劝念一切有情,行住坐卧当须念咒忆持不忘,时时每诵一百八遍勿令断绝,常得一切众生见者皆来归伏,恶人自当退散。 14.若能每日三时念诵各一百八遍,所作称意,所求诸愿悉得随心,一切皆得圆满具足,得大富贵,所游无障,自在恣情受诸快乐。 15.设临命终,即得圣者文殊师利童子亲现灵仪,为说大乘深妙法藏,闻法心大欢喜,即得普门三昧。得此三昧已,于烦恼生死当永隔别,即与文殊圣者及大菩萨同为眷属,位阶三地,进修不退。住文殊圣者之位,同得佛智慧,三摩地门。 16.若有比丘,比丘尼,善男子,善女人,依法受持,读诵书写修行,现世成就一切吉祥,诸事圆满,寿命长远,众人爱敬,生珍重心。 17.命终之后得生天上受乐无量,或生王宫处尊重位,受富快乐身无病苦,得宿命智薄贪恚痴,善知因果宝重佛法。虽绍贵位心无憍慢,宿因力强习读大乘,愍念一切心,无胜负心,常利有情。 18.若生于诸人中,贵豪英俊,宣言辩利,人所爱乐,寿命长远,中无灾横,所于求愿,事与心规者,无人违信。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佚名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佚名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 又名《大通方廣經》 藏文經題《聖大解脫經》 藏文經題《大方廣懺悔滅罪成佛莊嚴大乘經》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上 敬禮一切佛及菩薩。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大...

文殊师利菩萨根本大教王金翅鸟王品--不空

文殊师利菩萨根本大教王金翅鸟王品--不空

文殊师利菩萨根本大教王金翅鸟王品一卷 唐北天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复观净居天宫。告文殊师利童真菩萨言。文殊师利于汝大教中。一切如来之所称赞随喜。顺大真言行。令一切有情入三...

出家授近圆羯磨仪轨附苾刍习学略法--拔合思巴

出家授近圆羯磨仪轨附苾刍习学略法--拔合思巴

出家授近圆羯磨仪轨附苾刍习学略法一卷 元帝师苾刍拔合思巴集     根本说一切有部出家授近圆羯磨仪范   原夫赡部嘉运。至四佛释迦文如来遗教利见也。大元御世第五主。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光孝皇帝登极也...

深密解脱经--未知

深密解脱经--未知

深密解脱经 元魏天竺三藏法师菩提流支译 深密解脱经序 沙门都释昙宁造   夫至迹虚微。理包言像之外。幽宗冲秘。旨绝名相之域。是以。大圣秉独悟之灵姿。镜寰中之妙趣。实相廓然。与虚无齐其量。法性憺尔。与幽...

弥沙塞部五分律卷下--佛陀什共竺道生

弥沙塞部五分律卷下--佛陀什共竺道生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第十六卷~第三十卷) 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译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第十六 第三分初受戒法之二   于是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各各分部游行世间。多有贤善能受教诫者。吾今独往优为界郁鞞...

大宝积经论第一卷--菩提留支

大宝积经论第一卷--菩提留支

  第一卷大宝积经论   归命世间救苦海度彼岸   大悲降魔怨我释宝积经   庄严十六种真实微妙义   欲令法久住自利利他故   问曰。汝欲释宝积经。应先释此法。问以何义故。名为宝积。答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