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未知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於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於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於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人。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百句佛经经典名句--网络

百句佛经经典名句--网络

一、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二、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三、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四、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

饮虫水戒第十--道源

饮虫水戒第十--道源

饮虫水戒第十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疑水中有虫故便饮之,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释】   [疑水中有虫]:   池沼中的蓄水,多有小虫寄生,若饮有虫...

光赞经第二卷--竺法护

光赞经第二卷--竺法护

  光赞经第二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行空品第三之二   贤者舍利弗白佛言。菩萨摩诃萨行是般若波罗蜜。从何所退没而生于是。佛语舍利弗。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者。从他方佛国终...

佛说出家功德经--未知

佛说出家功德经--未知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 时毗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 罗羡那。譬如天与诸天女共相娱乐。时此王子与诸 女,在阁楼上共相娱乐,耽於色欲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以一切智,闻...

《百业经》:(97)给孤独 依给孤独得佛授记

《百业经》:(97)给孤独 依给孤独得佛授记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当从善者,与净相应

当从善者,与净相应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天,舍利弗尊者率领众多比丘经行,而大目犍连、大迦叶、阿那律、离越、迦旃延、满愿子、优波离、须菩提、罗云、阿难等多位尊者,也都各自带领着许多比丘经行,法喜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