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未知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於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於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於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人。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菩萨璎珞经--竺佛念

菩萨璎珞经--竺佛念

菩萨璎珞经 姚秦沙门竺佛念译 普称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摩竭界普胜讲堂。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十千。菩萨万五千人。一切大圣靡不云集。诸德具足不舍总持。其志弘普无所不包。辩才通达除去疑网。游于神通解说...

佛说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经--施护

佛说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经--施护

佛说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经 宋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施护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得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善解脱通达智慧。如大龙...

五字陀罗尼颂--不空

五字陀罗尼颂--不空

五字陀罗尼颂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百千瑜伽中  金刚大师说   圣曼殊童子  五字秘密法...

那先比丘经--失译人名

那先比丘经--失译人名

那先比丘经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那先比丘经卷上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诸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王大臣长者人民。及事九十六种道者。凡万余人日于佛前听经。佛自念人众日多身不得安。佛...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施护等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施护等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三卷 宋西天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施护等奉诏译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波罗柰国仙人堕处鹿野园中。与大苾刍众二万人俱。菩萨摩诃萨一...

陀罗尼杂集--未知

陀罗尼杂集--未知

陀罗尼杂集 未详撰者今附梁录 陀罗尼杂集卷第一 七佛所说大陀罗尼神咒(并八菩萨所说神咒合十五首)   第一惟越佛说有一万八千病。以一咒悉已治之。此陀罗尼名苏卢都呵。晋言梵音决定。   支波昼支波昼 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