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二十颂论--施护

大乘二十颂论 龙树菩萨造宋三藏传法大师施护奉诏译      归命不可思议性  诸佛无著真实智   诸法非言非无言  佛悲愍故善宣说   第一义无生  随转而无性   佛众生一相  如虚空平等   此彼岸无生  自性缘所生   彼诸行皆空  一切智智行   无染真如性  无二等寂静   诸法性自性  如影像无异   凡夫分别心  无实我计我   故起诸烦性  及苦乐舍等   世间老病死  为苦不可爱   随诸业坠堕  此实无有乐   天趣胜妙乐  地狱极大苦   皆不实境界  六趣常轮转   众生妄分别  烦恼火烧燃   堕地狱等趣  如野火烧林   众生本如幻  复取幻境界   履幻所成道  不了从缘生   如世间画师  画作夜叉相   自画己自怖  此名无智者   众生自起染  造彼轮回因   造已怖坠堕  无智不解脱   众生虚妄心  起疑惑垢染   无性计有性  受苦中极苦   佛见彼无救  乃起悲愍意   故发菩提心  广修菩提行   得无上智果  即观察世间   分别所缠缚  故为作利益   从生及生已  悉示正真义   后观世间空  离初中后际   观生死涅盘  是二俱无我   无染亦无坏  本清净常寂   梦中诸境界  觉已悉无见   智者寤痴睡  亦不见生死   愚痴闇蔽者  坠堕生死海   无生计有生  起世间分别   若分别有生  众生不如理   于生死法中  起常乐我想   此一切唯心  安立幻化相   作善不善业  感善不善生   若灭于心轮  即灭一切法   是诸法无我  诸法悉清净   佛广宣说世间法  当知即是无明缘   若能不起分别心  一切众生何所生   于彼诸法法性中  实求少法不可得   如世幻师作幻事  智者应当如是知   生死轮回大海中  众生烦恼水充满   若不运载以大乘  毕竟何能到彼岸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虔诚听闻佛法的蛤蟆

虔诚听闻佛法的蛤蟆

  昔日,佛陀常在恒河周边游化,为众生广说妙法,每次佛陀说法之时,都会有很多有情众生以及鸟兽前来听法。这一天,佛陀又在宣说佛法,一位放牛的老翁听闻佛陀又在为众生开示妙法,于是拄着拐杖来到了恒河边,...

奇异动漫 佛经中的鬼故事02(萌版)

奇异动漫 佛经中的鬼故事02(萌版)

  11  【一只鬼问:我吃东西就吐。有什么罪过呢?  目连答:你前世为人时。若有人中午过后,才来讨要吃的。你就大发脾气,臭骂一通才给与对方。前世恶业的种子,如今开花结果,现在受的是花报,将来严重...

莲池大师和蜈蚣

莲池大师和蜈蚣

  大约400年前,有一位叫莲池的高僧,他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在阿弥陀佛净土的莲池中化生。有一回,他看见有个人拿着撺在竹条上的一串蜈蚣……它们正在苦苦挣扎。莲池问,"请您行行好,放了这些蜈蚣好吗?""...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20,善义太子为众取宝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20,善义太子为众取宝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最快乐的行持

最快乐的行持

  有一天,以舍利弗为首的六位尊者,齐聚于跋耆国的师子园中饮茶论道。今天讨论的主题是:怎样行持才算最快乐?  阿难尊者率先发言:“我认为:比丘能够多闻不忘,总持诸法义味,具足修习梵行,然后为四众弟...

贤愚经第六卷--慧觉

贤愚经第六卷--慧觉

  贤愚经第六卷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三一)月光王头施品第三十(丹本此品却在五卷为二十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庵罗树园中。尔时世尊。告贤者阿难。其得四神足者。能住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