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乐的行持

  有一天,以舍利弗为首的六位尊者,齐聚于跋耆国的师子园中饮茶论道。今天讨论的主题是:怎样行持才算最快乐?

  阿难尊者率先发言:“我认为:比丘能够多闻不忘,总持诸法义味,具足修习梵行,然后为四众弟子广为说法,这才是最快乐的生活。”

  接着,离婆罗尊者站起身,慷慨陈词:“诸位!我认为,比丘能够乐于闲静之处思惟坐禅,止观双运,得心应手。这样的快乐,人间能有几人有?”

  阿那律尊者听后,信心满满地对大家说:“假如一位比丘,能够探囊取物般地运用天眼观察世间众生的生死善恶,以及他们死后归趣,那将是多么快乐的事情!”

  轮到迦叶尊者发言时,他表情庄重地说:“依我看,倘若比丘能够寄身于山林勤修头陀,以自己的精严修行影响大家,使更多的人都身无放逸,勤于苦行,那定将是人间大乐!”

  目犍连尊者站起身,自豪地对大家说:“我认为比丘假如拥有无尽的神通,那将是多么的惬意!拿我来说,身体顷刻千变万化,天堂地狱来去自如。大家都能像我这样,岂不是世上最快乐的人吗?”

  待迦叶尊者说完,阿那律对舍利弗说:“我们几个都说完了,你是主持人,也得谈谈你的观点呀!”

  舍利弗听后,不慌不忙地说:“在我看来,比丘能够降伏其心,成就三昧,且能在禅定中随意进出,运用自如。这样的比丘,不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吗?”

  最后,舍利弗提议说,我们说来说去,也没个结果,还是请佛陀他老人家来为我们评判吧!

  佛陀听后,微笑着说:“首先,阿难比丘闻法能持,总摄诸经,故而以闻法为乐;而离婆多比丘乐闲慕静,不喜闹市,所以他以止观为乐;至于阿那律,他号称天眼第一,察观三千大千世界,犹如掌中观珠,所以他是以天眼为乐;再者,迦叶比丘身披百纳,习于头陀,堪为世间楷模,所以他是以苦行为乐;目犍连比丘心得自在,变化无穷,水下空中如履平地,故其以神足为乐;最后,舍利弗比丘智慧绝伦,善降其心,随意三昧,无有不周,故其以圣慧为乐。你们六位所站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也就不同,不存在高下优劣之分。”

  舍利弗听后问佛:“世尊!依您之见,怎样行持才是最快乐?”

  佛陀慈祥地说:“出家人能够依于村落而住,当乞食时到,便入村乞食;乞食完毕,便到树下参禅打坐,以期早获解脱。如此简约、专一的行持,不就是最快乐的吗?”

  ——界定根据《增一阿含经·325经》改编

 

点我: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44、婆罗门子智慧抉择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44、婆罗门子智慧抉择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怀让禅师的故事

怀让禅师的故事

  唐代高僧南岳怀让禅师,是六祖慧能最著名的三大弟子之一,陕西金州安康(今陕西安康)人,俗姓杜。怀让十岁时,就喜读佛经。怀让十五岁时,在荆州玉泉寺出家了。有一天,他叹息道:“出家人行无为法,天上人...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8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8

  清吴濂  吴濂,字芑谋,是元和县的官学生。父亲信奉佛,与师林寺的某僧人关系好。父亲病了,僧人频频来问疾,开示念佛法门。吴在旁边听了,恍然有省悟,于是用心在净业上。为人沉默,虽然念佛没有间断,别...

康熙御舟遇老妪

康熙御舟遇老妪

  康熙二十八年(1689),皇帝南巡杭州。一日从会稽山朝大禹陵后返还,御舟经过嘉禾城一桥时,只见一老妪,头插一朵红花,独自轻驾小舟,径直来到御舟前,神态自若,毫无避让之意。康熙皇帝便问:“是何船...

增福添慧佛经故事:孝顺的长者子

增福添慧佛经故事:孝顺的长者子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时,曾为比丘们讲述了一个孝顺的长者子的故事:过去,在印度波罗奈国流传着一个陋习──  当父母年老时,就将他们活埋,以节省食粮来养活子息。时间一久,竟成了这个国家的法律规定。 ...

懂得“示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懂得“示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印光大师童年时,家里是与同姓聚族而居的。每到秋收完毕后,村里必请戏班子演戏答谢神灵,这是村里的惯例。  一天,戏还没有开始,大师提前拿一把椅子放在戏台前面数十步的居中地点,打算占个好位置坐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