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门论--玄奘

大乘百法明门论一卷 天亲菩萨造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大乘百法明门论(本事分中略录名数)   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分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一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二别境五者。一欲二胜解三念四定五慧。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嗔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四烦恼六者。一贪二嗔。三慢四无明。五疑六不正见。五随烦恼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憍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惛沈。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六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恶作。三寻四伺。   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种。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声八香九味十触。十一法处所摄色。   第四心不相应行法。略有二十四种。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报。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老。十三住十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相应。十八势速。十九次第。二十方。二十一时。二十二数。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   第五无为法者。略有六种。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灭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   言无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二法无我。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摄大乘论  白话文下--《中国佛教经典宝藏》

摄大乘论 白话文下--《中国佛教经典宝藏》

白话《摄大乘论》 增上戒学分第七 【译文】 这就讲完了因果修差别,这裏的增上戒殊胜,云何可见呢?如《瑜伽师地论》的(菩萨地)正受菩萨律仪中所说。 而且,应当知道,简略来说,由於四种殊胜而有此殊胜...

功德宝山神咒--未知

功德宝山神咒--未知

功德宝山神咒 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 唵。悉帝护噜噜。悉都噜。只利波。吉利婆。 悉达哩。布噜哩。娑嚩诃 功德宝山神咒注音 ná mó fó tuó yě。ná mó dá mó yě,n...

戒因缘经第六卷--竺佛念

戒因缘经第六卷--竺佛念

  第六卷戒因缘经   鼻奈耶卷第六   阿尼竭法第三   佛世尊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尊者迦留陀夷数至浮带优婆夷舍。无人屏猥处共坐。时浮多优婆夷欲为不净行。共一处坐。时迦留陀夷可其意。复恐犯...

景德传灯录 卷二--释道原

景德传灯录 卷二--释道原

景德传灯录 第二卷   天竺三十五祖。内二十二祖旁出一十三祖见录。主   第十五祖迦那提婆。   第十六祖罗睺罗多。   第十七祖僧伽难提。   第十八祖伽邪舍多。   第十九祖鸠摩罗多。   第二十...

佛说比丘听施经--昙无兰

佛说比丘听施经--昙无兰

佛说比丘听施经一卷 东晋沙门昙无兰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比丘。到讲堂诸比丘所言。诸贤者。今我不可经法。大著睡眠。不乐道行。疑诸经法。座中有一比丘。即...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支谦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支谦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二卷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卷上 分别界品第一(四十四颂)   诸一切种诸冥灭  拔众生出生死泥   敬礼如是如理师  对法藏论我当说   净慧随行名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