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门论--玄奘

大乘百法明门论一卷 天亲菩萨造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大乘百法明门论(本事分中略录名数)   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分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一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二别境五者。一欲二胜解三念四定五慧。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嗔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四烦恼六者。一贪二嗔。三慢四无明。五疑六不正见。五随烦恼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憍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惛沈。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六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恶作。三寻四伺。   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种。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声八香九味十触。十一法处所摄色。   第四心不相应行法。略有二十四种。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报。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老。十三住十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相应。十八势速。十九次第。二十方。二十一时。二十二数。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   第五无为法者。略有六种。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灭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   言无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二法无我。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鸠摩罗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鸠摩罗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

佛说优婆夷堕舍迦经--失译人名

佛说优婆夷堕舍迦经--失译人名

佛说优婆夷堕舍迦经一卷 失译人名今附宋录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止城东出。有女人子字芜耶楼。人呼为芜耶楼母。佛在芜耶楼母家殿上坐。有一女人奉持教戒。字堕舍迦以月十五日朝起沐浴。有七子妇皆使沐...

放光般若经第十七卷--无罗叉

放光般若经第十七卷--无罗叉

  放光般若经第十七卷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诏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教化众生品第七十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以萨云然念。从初发意不离萨云若念。行尸波罗蜜意初不堕淫怒痴。亦不念淫怒痴。...

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第四卷--不空

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第四卷--不空

  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第四卷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善男子云何菩萨善知轨仪。修行离暗获得光明。不随他缘得自然智。...

佛说大乘四法经--地婆诃罗等

佛说大乘四法经--地婆诃罗等

佛说大乘四法经一卷 唐中天竺沙门地婆诃罗等奉敕初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菩萨摩诃萨众。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有四种法。菩萨摩诃萨。尽...

尊胜佛母心咒--未知

尊胜佛母心咒--未知

尊胜佛母心咒 唵 普隆 娑哈 ong pu long suo ha 唵 阿弥达 阿优达底 娑哈 ong a mi da a you da di suo ha 咒语简介 尊胜佛母又称乌瑟腻沙尊胜佛母、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