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恒水经--释法炬

佛说恒水经一卷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闻如是。一时佛与大比丘僧诸弟子菩萨俱行到恒水。诸天人民鬼神龙人非人。及初发道意者无央数。各持华香伎乐皆追从佛。已到恒水施座而坐。众会皆定。月十五日说戒时。阿难从坐起正衣服前作礼。以头脑着佛足却长跪叉手白佛言。诸弟子坐安定。愿佛可说戒经。佛默然不应。阿难还就坐。甚久到夜半。阿难复起前长跪叉手白佛言。夜已半诸弟子坐皆安定。愿闻佛说戒经。佛复默然不应。阿难复还就坐大久鸡向欲鸣。阿难复起前长跪叉手白佛言。鸡欲鸣。诸弟子愿欲闻说佛戒经。佛告阿难言。人生死展转五道以往来。在世间甚大勤苦。不自识知前世宿命本末者。皆坐心意不端故。人身甚难得。已得人身。佛经戒复难得值闻。已得闻佛经戒。信入佛道复难。已入佛道。守持经戒复难得。佛欲说戒经。今坐中有一弟子。不能持佛戒经。用是故佛不说戒经。阿难白佛言。我不知何所弟子不持佛戒经。摩诃目干连三昧彻视。见不持戒弟子。即起往至其前谓之言。卿为佛作弟子。不能持戒法。是为捐弃之人。不应与尊者共同坐席。当起出。不得复入众中。佛告摩诃目干连。汝好晓令出不持戒弟子。即自惭愧出去。佛告诸弟子。善听今说法。诸弟子皆叉手言。唯然受教。佛言。大海水有朝夕来往时不过故际。还去亦不过故际。诸弟子皆当端心正汝意。还自视中表五藏。思惟生死甚勤苦。当奉持戒经不当缺犯。持五戒者。还生世间作人。持十善者得生天。持二百五十戒者。现世可得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泥洹大道。以道以受人身。当奉持经戒。死死不当缺犯大如毛发。譬如海水朝夕来往时不敢过故际。海中有七宝。何谓七宝。一者白银。二者黄金。三者珊瑚。四者白珠。五者车磲。六者明月珠。七者摩尼珠。是为海中七宝。今佛道中亦有七宝。佛言。道宝是也。一者须陀洹。二者斯陀含。三者阿那含。四者阿罗汉。五者辟支佛。六者发意念度一切菩萨。七者佛泥洹大道。是为七宝。欲得道宝者。皆当弃捐淫泆嗔恚愚痴。持戒精进累积功德。中外清净自守无常高士。如是海水不受恶露。若有死人污秽臭处不清洁者。疾风吹着岸上。今佛道中不受污秽不持经戒恶人。诸有犯经戒者。乃牵臂出之。譬如四辈鼠。一者屋间鼠。二者家中鼠。三者野田鼠。四者清溷中鼠。屋间鼠不能居平地。平地鼠不能居屋间。野田中鼠不能居人家。人家鼠不能居野田清溷中鼠不能出清溷中也。不知仓中饶谷故也。人复有四辈。何谓四辈。一辈人端心正意持戒不犯。欲得阿罗汉道。二辈人者持戒精进。欲得辟支佛道。三辈人持戒学问明经智慧。念度一切欲得佛道。四辈人托名为弟子。不能奉持明戒不欲学问。心意犹豫恐不得道故。是为前却弟子。如是四辈鼠。佛言。诸弟子。天下有五江。东流一江字沙禄。南流一江字阿夷。西流一江字恒。北流一江字默徘徊。中流名字为江。转流入海皆弃本名字。当为海水。佛言。诸弟子。有婆罗门种。有刹利种。有工师种。有田家种。有乞人。有若于辈各自道说言。我种豪贵。如愧富乐贫贱。当如五江水入海。若干辈为佛作弟子。皆当弃本名字。乃为是佛弟子耳。安得复有贵贱自贡高。先知当教后知。不得言我知道自憍贵。不得言学久知经多。不得言我所作意应道。彼所作非作。是者皆为犯戒。不得入众中也。道法长幼相教护。当相承用。有未解经道者。不得向说深事。此为大过。天下大雨水。水流入水沟。水沟流入溪涧。溪涧流入江。江流入海中。海水不增不减。诸弟子。学道得须陀洹者有得斯陀含阿那含者。有得阿罗汉者。有得辟支佛者。有得阿惟越致者。有得佛泥洹道者。来者去者。佛道亦不增亦不减。如海水不增不减也。佛言。海中有大鱼。一者长四千里。二者长八千里。三者长万二千里。四者长万六千里。五者长二万里。六者长二万四千里。七者长二万八千里。学问不值明师。安知天下有大道乎。乘船游于洿池泉流。安知天下有江海。佛经如江海。一切世间经书皆因佛经而出。经难得再见闻。当取讽诵读。却后数千万亿岁。乃复有佛经戒耳。日月星宿当有坏败时。奉行佛经戒无有坏灭时。自今已后佛不复说经戒。佛经戒甚重。中有受持戒犯恶者。头破作七分故也。佛说经讫。诸弟子皆一心重持戒法。诸天人民鬼神龙。皆起前以头面着地。为佛作礼而去。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思益梵天所问经 卷一--鸠摩罗什

思益梵天所问经 卷一--鸠摩罗什

《思益梵天所问经》 鸠摩罗什(译) 《思益梵天所问经》第一卷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与大比丘僧六万四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七万二千人,皆众所知识,得陀罗尼、无碍辩才及诸三昧,...

观音甘露咒--未知

观音甘露咒--未知

观音甘露咒 nà mó hē là dá nà duō là yè yě 南 无 喝 啰 怛 那 哆 啰 夜 耶 nán mó ā lì yě 南 无 阿 唎 耶 pó lú jiē dì shuò...

大宝积经  卷七十一至八十--未知

大宝积经 卷七十一至八十--未知

大宝积经卷第七十一 高齐北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菩萨见实会净居天子赞偈品第二十三之二   尔时,力生天子说偈赞曰:   “若诸因缘业, 及所得果报,    此体性悉空, 佛说如师子。”   尔时,随顺...

不空罥索咒经--阇那崛多

不空罥索咒经--阇那崛多

不空罥索咒经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逋多罗山顶观世音宫殿所居之处。于彼山中多有娑罗波树多摩罗树。瞻卜华树阿提目多迦华树等。更有种种无量无边诸杂宝树。周匝庄严。与大比丘众八千人...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第五卷--法贤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第五卷--法贤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第五卷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尔时摩贺曩摩说此偈已。即往北门高声问言。此有何人不睡守护。甘露饭王言。我于此处不睡守护。摩贺曩摩言。若不睡守护...

佛说舍利弗悔过经--安士高

佛说舍利弗悔过经--安士高

舍利弗悔过经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   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时。与千二百五十比丘菩萨千人共坐。第一弟子舍利弗。起前长跪叉手问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意欲求佛道。若前世为恶。当何用悔之乎。佛言。善哉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