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瞻婆比丘经--释法炬

佛说瞻婆比丘经一卷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瞻婆恒伽上法赖池水上。彼时世尊十五日说戒。在比丘僧前坐。世尊坐已观诸比丘意之所念。观诸比丘意之所念已。夜初一分时坐默然住。于是有异比丘从坐起一向着衣叉手向世尊白世尊曰。唯世尊。夜一时已过。世尊及比丘僧坐已久。唯愿世尊。当说戒。彼时世尊默然住。世尊至夜半默然坐住。彼比丘再叉手向世尊白世尊曰。唯世尊。夜已过初时夜已过半。世尊。比丘僧坐已久。唯愿世尊。当说戒。彼时世尊亦默然住。彼时世尊于夜半后坐默然住。彼比丘三叉手向世尊白世尊曰。唯愿世尊。夜已过初时。夜已过半。夜已过半后明星欲出。不久当明星出。世尊。比丘僧坐已久。唯愿世尊。当说戒。彼时世尊告此比丘曰。我比丘众中有不净者。彼时尊者大目干连亦在众中会。众中会已。于是尊者大目干连作是念。世尊为说何比丘。言众中有不净。我宁可作如其像三昧正受。以三昧意。观诸比丘意之所念。于是尊者大目干连。即如其像三昧正受。以三昧意观诸比丘意之所念。尊者大目干连即便知之。世尊所为比丘。于是尊者大目干连从三昧起。便至彼比丘所。到已牵彼比丘臂将出门外。汝愚人去。汝不应在此宿。无有比丘共汝住者。汝今为比丘外。于是尊者大目干连牵彼比丘臂将出门外。反闭门。闭门已。至世尊所。到已礼世尊足。却坐一面。尊者大目干连却一面已白世尊曰。世尊。所说比丘者。言众中有不净。我已牵彼比丘臂将出门外。汝愚人去。汝不应在此宿。无有比丘共住汝。今比丘为是外。唯世尊。已过夜初分。已过夜半。已过夜半后夜。已欲晓明星出时。明星不久当出。世尊。比丘僧坐已久。愿世尊。当说戒。汝目干连。彼愚痴人为多受罪。而触娆世尊及比丘僧。若目干连。众中有不净比丘。如来说戒者。彼愚人头当破为七分。是故汝目干连。从今日始汝等当共说戒。如来不复来说戒。何以故。目干连。此一愚人如是过已。过观而观屈申卷舒持僧伽梨衣钵。而于他梵行者自言是梵行。此目干连。若人言是梵行者。若人作是念。沙门为幻。沙门为粗。沙门为刺。沙门非言。如是知已便弃着外。何以故。恐坏余净比丘故。犹若目干连。成就稻田麦田。若中有恶草生。彼草根如麦根。枝节叶实亦如是。未成其子当弃之。目干连。若成子已。彼田居士便作是念。此为是坏麦子之草。麦之刺麦之粗。彼便拔弃着外。何以故。恐坏余净麦故。如是目干连。若有一愚人作是念过已。过观而观屈申卷舒持僧伽梨衣钵。而于余梵行者自言是梵行者。若目干连。他称言是梵行者。彼若作是念。此沙门坏。此沙门刺。此沙门粗。此沙门非言。彼知已便弃着外。何以故。恐坏余净比丘故。犹若目干连。彼田居士。于冬月时治大谷积。若彼谷所有竖固住者。一向皆离去。谓所有若草若叶。彼扬着风中一向吹去。彼田居士。执扫帚在中是目干连若愚人作是行过已过观谷故。如是目干连。若一愚人。作是行过已。过观而观屈申卷舒持僧伽梨衣钵。而于他梵行者。自言是梵行者。若目干连。他称是梵行者他作是念。此沙门坏。此沙门粗。此沙门刺。彼知已弃着外。何以故。恐坏余比丘故。犹目干连。彼田居士。彼求水欲通水。执极利斧入于林中。彼执斧[木*豕]树。谓彼所有树坚固住而不可入。谓所有枯树打已斧则陷入。田居士截其根。载根已通其中。通其中已便作木笕函通水。如是目干连。或一愚人作如是行过已。过观而观屈申卷舒持僧伽梨衣钵。而于他梵行者。自言是梵行者。若目干连。他称言是梵行者。彼作是念。沙门坏。沙门粗。沙门刺。沙门非。彼知已弃着外。何以故。恐坏余净比丘故。说偈曰。   共止及当知  恶求及嗔恚   恚恨不舍贪  不弃幻谀谄   庄人诈言息  自说是沙门   自作诸恶行  恶见非是乐   多作诸妄言  如是知彼已   悉皆不与会  摈弃不共止   知时具净行  分别谁言已   非息言沙门  恶行摈弃已   不与恶共止  数数及日日   悉皆共集会  当弃此苦际   佛如是说。彼诸比丘闻世尊所说。欢喜而乐。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结文二--道源

结文二--道源

结文二   善男子!若优婆塞、优婆夷至心受持如是戒,是人名为优婆塞、优婆夷中分陀利华,优婆塞、优婆夷中微妙上香,优婆塞、优婆夷中清净莲华,优婆塞、优婆夷中真实珍宝,优婆塞、优婆夷中丈夫之人。   ...

瑜伽师地论  卷二十一至四十--玄奘

瑜伽师地论 卷二十一至四十--玄奘

瑜伽师地论一百卷(第二十一卷~第四十卷) 弥勒菩萨说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一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初瑜伽处种姓地第一   如是已说修所成地。云何声闻地。一切声闻地总嗢拖南曰。   若...

一切法高王经--瞿昙般若流支

一切法高王经--瞿昙般若流支

一切法高王经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游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其先悉是编发梵志。其名曰优楼频骡迦葉等。一切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自在。善...

菜根谭.概论--洪应明

菜根谭.概论--洪应明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疾风...

孝经--未知

孝经--未知

  《孝经》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着作。有人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

佛说是法非法经--安世高

佛说是法非法经--安世高

佛说是法非法经一卷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比丘应曰唯然。比丘从佛听佛说。有贤者法。比丘听说。亦有非贤者法。当听熟听熟知熟念说。比丘唯然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