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婆罗门避死经--安世高

佛说婆罗门避死经一卷 后汉三藏法师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昔有四婆罗门仙人。精进修善法五通。常恐畏死。时四婆罗门仙人。精进修善法五通。便作是念。我等当住何处永存在世。时彼有一婆罗门。精进修善法。有大神力五通。便入空中。于中则无有死。彼入空者便命过。第二婆罗门。精进修善法五通。畏死便入大海中。我于海中则无有死。彼即于海中命过。第三婆罗门。精进修善法。有大威势五通。畏死便入山腹。即于彼命终。彼第四婆罗门。精进修善法五通。有大威势。畏死便入地。我于彼当脱不死。便于地命过。时世尊以天眼见清净无瑕。观彼四婆罗门精进修善法。有大威势五通畏死。一人处虚空于彼命过。一人入海亦于彼命过。一人入山腹于彼命过。一人入地于彼命过。尔时世尊见彼四婆罗门精进修善法五通有大威势。便说偈言。   非空非海中  非入山石间   无有地方所  脱之不受死   尔时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菩提流志

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菩提流志

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 唐天竺三藏法师菩提流志译 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亦名文殊师利菩萨八字三昧法)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净居天宫。与大菩萨摩诃萨众及无量净居天子。前后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瞻仰如...

佛与提婆达多过去的因缘

佛与提婆达多过去的因缘

  过去,佛陀在罗阅祇耆阇崛山弘法时,身患风疾,医王祇域为佛开出以三十二种药物调合成的药酥,每天必须服用三十二两。而心高气傲的提婆达多,对佛常怀嫉妒,总是期盼与佛并驾齐驱,当他听到佛陀服用药酥,心...

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竺难提

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竺难提

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一卷 东晋天竺居士竺难提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毗舍离庵罗树园大林精舍重阁讲堂。与千二百五十比丘。皆阿罗汉诸漏已尽。不受后有如炼真金。身心澄静六通无碍。其名曰大智...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四十七回拜堅固解脫長者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四十七回拜堅固解脫長者

  参坚固解脱长者  千万劫求佛正法  修狮子吼福智聚  得清凈庄严法门  善财来到沃田城,寻到坚固解脱长者,长者年已半百,坐于草堂之内。草堂简陋,四下无墙壁,上悬一葫芦,长者坐于葫芦下,善财上前...

佛说普曜经第四卷--竺法护

佛说普曜经第四卷--竺法护

  普曜经第四卷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出家品第十二   尔时菩萨普观眷属。视众伎女犹如木人。百节空中。譬如芭蕉中无有实。乱头倚鼓。委担伏琴。更相扶枕。臂脚委地。鼻涕目泪口中流涎。琴瑟筝...

阿毗达磨发智论--玄奘

阿毗达磨发智论--玄奘

阿毗达磨发智论二十卷 尊者迦多衍尼子造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一 杂蕴第一中世第一法纳息第一   世第一法七  顶二暖身见  十一见摄断  此章愿具说   云何世第一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