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放牛经--鸠摩罗什

佛说放牛经一卷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有十一法。放牛儿不知放牛便宜。不晓养牛。何等十一。一者放牛儿不知色。二者不知相。三者不知摩刷。四者不知护疮。五者不知作烟。六者不知择道行。七者不知爱牛。八者不知何道渡水。九者不知逐好水草。十者[(殼-一)/牛]牛不遗残。十一者不知分别养可用不可用。如是十一事。放牛儿不晓养护其牛者。牛终不滋息。日日有减。比丘。不知行十一事如放牛儿者。终不成沙门。此法中终不种法律根栽。无有叶枝覆荫。不行十一事强为沙门者。死堕三恶道。何等比丘十一行。比丘不知色。不知相应摩刷。不知摩刷应护疮。不知护疮应作烟。不知作烟。不知择道行。不知爱牛。不知何道渡水。不知食处。不知敬长老。比丘。云何不知色。比丘。不知四大。不知四大所造色。比丘如是不知。比丘。云何不知相。比丘。不知痴因缘相。不知黠因缘相。云何不知痴因缘相。比丘。不知黑缘。不知白缘。不知黑白缘。云何不知黠相。不知黑缘。不知白缘。不知白黑缘。比丘。如是不知相。比丘。云何应摩刷而不摩刷。比丘。设欲心发便乐着。不舍不忘不断绝。起愚痴贪悭及余恶心。尽怀不吐舍。如是比丘。应摩刷而不摩刷也。比丘。云何应护疮而不护疮。比丘。见色起想闻声爱着。思想形体不知为恶。不护眼根耳鼻舌身心。尽驰外尘而不能护。如是比丘。应护疮而不护疮。云何比丘。应作烟而不作烟。比丘。所学闻不知为人说。如是比丘。应起烟而不起烟。云何比丘。不知择道行。比丘。不入直道行。行于非道。云何行非道。比丘。入淫女里及酒会博戏处。如是比丘。为不知行道。云何比丘不知爱比丘。讲说法宝时。不至心爱乐听。如是比丘。为不知爱。云何比丘。不知渡水。比丘。不知四谛。何等四谛。比丘。不知苦谛苦习谛苦尽谛苦尽道谛。如是比丘。为不知渡水。云何比丘。不知食处。比丘。不知四意止。何等四意止。比丘。不知内观身外观身内外观身。不知内观痛外观痛内外观痛。不知内观意外观意内外观意。不知内观法外观法内外观法。如是比丘。为不知食处。云何比丘。不知食不尽。比丘。设为国王长者清信士女请食。设种种肴馔至心进上。比丘。不知齐限。食已有余复欲持归。如是比丘。为不知食不尽。云何比丘。不知敬长老。比丘。恭敬供养之云何不知。设有长老比丘。久习道德学问广博。小比丘不至心礼敬。见之不起不为避坐。轻慢调戏不以善心待。如是比丘。不知敬长老。其有比丘。不知行十一法。于吾法中不应为沙门。不种法律根栽。无枝叶覆荫皆自朽坏。不如还为白衣。若强为沙门者必入三恶道。比丘。知放牛儿十一行养护。其能使滋息。云何十一。此放牛儿。为知色。知相。摩刷。护疮。起烟择道渡水。爱牛。逐水草。[(殼-一)/牛]知遗残齐限多少。分别牛好恶。养视可用者。如是放牛者。便能养护增益其牛。佛于是颂曰。   放牛儿审谛  牛主有福德   六头牛六年  成六十不减   放牛儿聪明  知分别诸相   如此放牛儿  先世佛所誉   如是十一法。比丘当行。便能于是法中种法律根栽。枝叶茂盛覆荫大地。不复朽坏。何等十一。比丘知色。知相。知摩刷。知覆疮。知时作烟。知行道。知爱。知渡水。知食处。知不尽。知敬长老旧学耆艾恭敬供养。云何比丘知色。比丘。知四大造起色。如是比丘为知色。云何比丘知相。比丘。别痴别黠。云何痴。非所思而思。非所行而行。非所说而说。是为痴。云何为黠。思可思行可行说可说。是为黠。能别痴黠。是为知相。云何比丘应摩刷知摩刷。比丘。设生欲心能制远避如吐恶见。设起嗔恚悭贪及余诸恶。能制远避如吐恶见。如是比丘。应刷知刷。云何比丘应护疮而护。比丘。眼见色不分别好恶。守护眼根不着外色。远舍诸恶护于眼根。耳听声鼻嗅香舌嗜味身贪细滑意多念。制不令着。护此诸根不染外尘如吐恶见。如是比丘。为知护疮。云何比丘时时放烟。比丘。如所学所闻所知。以是广说。如是比丘为知放烟。云何比丘知行道。比丘行审谛八道。知不可行处淫里酒家博戏处终不妄入。如是比丘为知行道。云何比丘知爱。比丘。见说法宝时。至心听受踊跃爱乐。如是比丘名为知爱。云何比丘知渡水处。比丘。知四谛。云何四谛。苦谛苦习谛苦尽谛苦尽道谛。如是比丘为知渡水。云何比丘知食处。比丘。知四意止。云何四意止。比丘。观内身观外身观内外身。观内痛观外痛观内外痛。观内意观外意观内外意。观内法观外法观内外法。如是比丘为知食处。云何比丘知食不尽。比丘。若国王长者清信士女。以信乐心请于比丘。供养饮食种种肴馔。加敬进劝。比丘知节供身则止。思惟佛语。施者虽丰。当自知限不为尽受。如是比丘知食不尽。云何比丘知敬长老旧学耆艾恭敬供养。比丘。当亲近是辈礼敬供养。出入迎逆见来避坐。任力进。上勿以懈慢。如是比丘知。敬长老。比丘。能行是十一事者。于此法中种法律根栽枝叶滋茂。多所覆荫清净无垢。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有信精进学  受食知节限   恭敬于长老  是行佛称誉   如此十一法  比丘学是者   昼夜定心意  六年得罗汉   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受行。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般若等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般若等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等译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 唐宪宗皇帝制   噫夫!物我既殊,嗜欲方炽。六根陷因缘之境,七情奔利害之场。盖缠其真,执缚於妄爱,恶攻内纷华荡前。心类腾猿,身若狂象,岂复...

《百业经》:(79)极贤 佛临涅槃调化证果

《百业经》:(79)极贤 佛临涅槃调化证果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二十七回拜婆须密多女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二十七回拜婆须密多女

  作者:妙闻  第二十七回 拜婆須密多女  诣险难国庄严城内  波希多女身闪金光  被光触者了性欲空  证无尽功德藏回向  这时,善财童子渐渐向南行去,一路上思惟着刚才从师子频申比丘尼那里所闻到...

母狗转人证圣果,因果不虚信心足

母狗转人证圣果,因果不虚信心足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四十一--未知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四十一--未知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四十一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三十九   时,天帝释复白佛言:“世尊,云何诸善男子、善女人等,说有所得安忍波罗蜜多,名说相似安忍波罗蜜多?”   佛言...

弥沙塞五分戒本--佛陀什等

弥沙塞五分戒本--佛陀什等

弥沙塞五分戒本一卷 宋罽宾三藏佛陀什等译   大德僧听。春时一月过少一夜。余有一夜三月在。老死至近佛法欲灭。诸大德。为得道故一心勤精进。所以者何。诸佛一心勤精进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况余善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