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经--玄奘

缘起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无量无数声闻菩萨天人等俱。尔时世尊告苾刍众。吾当为汝宣说缘起初差别义。汝应谛听极善思惟吾今为汝分别解说。苾刍众言。唯然愿说。我等乐闻。   佛言。云何名缘起初。谓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起愁叹苦忧恼是名为纯大苦蕴集。如是名为缘起初义。   云何名为缘起差别。谓无明缘行者。云何无明。谓于前际无知。于后际无知。于前后际无知。于内无知。于外无知。于内外无知。于业无知。于异熟无知。于业异熟无知。于佛无知于法无知于僧无知。于苦无知于集无知于灭无知于道无知。于因无知于果无知。于因已生诸法无知。于善无知于不善无知。于有罪无知于无罪无知。于应修习无知于不应修习无知。于下劣无知于上妙无知。于黑无知于白无知。于有异分无知。于缘已生或六触处。如实通达无知。如是于彼彼处如实无知。无见无现观。愚痴无明黑闇。是谓无明。云何为行。行有三种。谓身行语行意行。是名为行。行缘识者。云何为识。谓六识身。一者眼识。二者耳识。三者鼻识。四者舌识。五者身识。六者意识。是名为识。识缘名色者。云何为名。谓四无色蕴。一者受蕴。二者想蕴。三者行蕴。四者识蕴。云何为色。谓诸所有色。一切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此色前名总略为一。合名名色。是谓名色。名色缘六处者。云何六处。谓六内处。一眼内处。二耳内处。三鼻内处。四舌内处。五身内处。六意内处。是谓六处。六处缘触者。云何为触。谓六触身。一者眼触。二者耳触。三者鼻触。四者舌触。五者身触。六者意触。是名为触。触缘受者。云何为受。受有三种。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是名为受。   受缘爱者。云何为爱。爱有三种。谓欲爱色爱无色爱。是名为爱。爱缘取者。云何为取。谓四取。一者欲取。二者见取。三者戒禁取。四者我语取。是名为取。取缘有者。云何为有。有有三种。谓欲有色有无色有。是名为有。有缘生者。云何为生。谓彼彼有情。于彼彼有情类。诸生等生趣。起出现蕴。得界得处得诸蕴。生起命根出现。是名为生。生缘老死者。云何为老。谓发衰变。皮肤缓皱。衰熟损坏。身脊伛曲黑黡间身。喘息奔急。形貌偻前。凭据策杖。惛昧羸劣。损减衰退。诸根耄熟。功用破坏。诸行朽故。其形腐败。是名为老。云何为死。谓彼彼有情。从彼彼有情类。终尽坏没。舍寿舍暖。命根谢灭。弃舍诸蕴。死时运尽。是名为死。此死前老总略为一。合名老死。如是名为缘起差别义。   苾刍。我已为汝等说所标缘起初差别义时。薄伽梵说是经已。声闻菩萨天人等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得未曾有信受奉行。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末法时期法非法!

佛教故事:末法时期法非法!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应得度者皆得度。  魔王波旬看到释迦牟尼佛度了很多人,心里很不舒服,他来见佛,请佛赶快涅磐:“你度了那么多人了,可以涅磐了。”  佛祖觉察到自己与娑婆众生...

蕅益大师劝母念佛

蕅益大师劝母念佛

  蕅益大师劝母念佛  蕅益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紫柏、憨山、莲池、蕅益)之一,自号“八不道人”,因读莲池大师所著《自知录》及《竹窗随笔》后,乃焚毁过去所作,依憨山弟子雪岭出家。大师为防母不允,私自...

当因缘不具足,就不能贸然去独修!

当因缘不具足,就不能贸然去独修!

  当因缘不具足,就不能贸然去独修!  世尊成道后未久,弥醯尊者作为侍者,悉心照料着佛陀的饮食起居。  有一天一大早,弥醯就外出乞食。乞食完毕,尊者在返程途中,见到一处地势平整、清凉幽雅的树林。在...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二十四回拜婆湿罗船师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二十四回拜婆湿罗船师

  楼阁城参施罗船师  众商论宝望月观星  入菩萨大悲幢法门  金刚如意不坏回向  这时,善财童子走向楼阁城。他先观察道路的高低,夷平或危险、洁凈或污秽、弯曲或平直。善财童子边观察,边渐次南行。 ...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5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5

  民国德堂  德堂,字天然,是湖南清泉刘氏子。从小颖悟,抱有出世的愿望。崇敬礼拜观音菩萨,而喜欢盘坐。光绪丙申年,二十三岁时,在南岳磨镜台出家,是海岸长老座下的徒孙。然后就到上林寺受具足戒。不久...

阿育王经--未知

阿育王经--未知

阿育王经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 阿育王经卷第一 生因缘品第一   佛住王舍城竹林迦兰陀精舍。于彼早起着衣持钵。与比丘众围绕入王舍城乞食。是时空中而说颂曰。   佛身如金山  行步如象王   面貌甚端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