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八正道经--安世高

  佛说八正道经一卷   后汉安息国三藏法师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弟子。听我说邪道亦说正道。何等为邪道不谛见不谛念不谛语不谛治不谛求不谛行不谛意不谛定。是为道八邪行。   何等为道八正行。一者谛见。谛见为何等。信布施信礼信祠信善恶行自然福信父母信天下道人信求道信谛行信谛受。今世后世自黠得证自成。便相告说是为谛见。   第二谛念为何等。所意弃欲弃家不嗔恚怒不相侵。是为谛念。   第三谛语为何等。不两舌不传语不恶骂不妄语。是为谛语。   第四谛行为何等。不杀盗淫。是为谛行。   第五谛受为何等。是闻有道弟子法求不可非法。饭食床卧病瘦正法求不可非法。是为谛受。   第六谛治为何等。生死意共合行所精进行出力因缘行。乃精进不厌意持。是为谛治。   第七谛意为何等。生死行合意念向意念不妄不共意求。是名为谛意。   第八谛定为何等。生死意合念止相止护已止聚止。不可为。不作所有罪。不堕中庭。是名为谛定。   比丘。所有道弟子。当受是八种行谛道。如说行可得道八行觉。谛见者信布施后世得具福。信礼者见沙门道人作礼福。信祠者悬缯烧香散花然灯。信所行十善是为自然得福。信父母者信孝顺。信天下道人者喜受经。信求道者为行道。信谛行者断恶意。信谛受者不犯戒。今世后世自黠为得黠。能教人得证。自成者能成人。能成他人便相告说。是名为谛见知。如是便自脱亦脱他人。   第二谛念所意起者为失意。欲弃家者为念道。不嗔恚怒者为忍辱。不相侵者当正意。   第三谛语者。不恶骂不犯口四过。但说至诚道品谛要。   第四谛行者不杀盗淫而行诚信。   第五谛不堕贪者。但求一衣一食为贱医。   第六谛治者为向三十七品经。   第七谛意者日增三十七品经不离意。   第八谛止者不忘因缘。止者常还意护。已止者一切无所犯。聚止者得福道。佛说如是。皆欢喜受。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一至一百二十--未知

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一至一百二十--未知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一 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奉诏译 净信童女会第四十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菩萨摩诃萨八千人——一切皆是众所知识,得陀罗尼,辩才无碍,具足诸忍,...

究竟一乘宝性论--勒那摩提

究竟一乘宝性论--勒那摩提

究竟一乘宝性论五卷 元魏天竺三藏勒那摩提译     究竟一乘宝性论卷第一 本教化品第一   我今悉归命  一切无上尊   为开法王藏  广利诸群生   诸佛胜妙法  谤以为非法   愚痴无智慧  迷于...

楞严经卷2浅释--宣化上人

楞严经卷2浅释--宣化上人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浅释 宣化上人讲述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合掌礼佛。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卷十一至二十--般若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卷十一至二十--般若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第十一卷~第二十卷) 唐罽宾三藏般若奉诏译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善财童子。于居士所。闻此甚深解脱门已。思惟修习。决定无间游彼福德海。净彼福德田。趣彼福德津...

辨正论--未知

辨正论--未知

辨正论 唐沙门释法琳撰东宫学士陈子良注 辩正论序 东宫学士陈子良   盖闻。宣尼入梦十翼之理克彰。伯阳出关二篇之义爰着。或钩深系象。或探赜希夷。名言之所不宣。阴阳之所不测。犹能弥纶天地包括鬼神。道无洽...

佛说五恐怖世经--京声

佛说五恐怖世经--京声

  佛说五恐怖世经一卷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有五当来恐怖。未到未成且来不久可畏。当善思惟以方便远离之。何谓五一者谓后当来比丘。身无行无戒意不拘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