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遫达经--求那跋陀罗

阿遫达经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佛在舍卫国告诸比丘。皆听我所言致难。父母生子养育哺乳。长大欲令见日月光。父母以天下万物示子。欲令知善恶。诸比丘。如是子以一肩负父。复以一肩负母。至寿竟乃止。复以天珍宝明月珠玉璧琉璃珊瑚。自生禽兽白珠。皆以着身上。尚未足报偿父母恩。父母喜杀生。子能谏止。父母令不复杀生。父母有恶心。子常谏止。令常念善无有恶心。父母愚痴少智不知经道。以佛经告之。父母贪狼嫉妒。子从顺谏之。父母不知善恶。子稍以顺告之。诸比丘。子当如是。为人作子。衣服欲好于父母。食欲甘于父母语欲高父母上。至死后当入地狱中。为人作子。当孝顺事父母持行如是者。死当生天上。诸比丘皆稽首俱闻善教。 佛言。有大贤者优婆塞字遫达。为子取妇。妇字玉耶。玉耶大婿富家女。不以姑妐之礼事遫达。亦不敬其夫婿积数年。遫达亦贤者优婆塞。不言不语。到佛所自责。我为子取妇。国中豪富家子。心大欢喜。今事我数年。憍慢自恣不以妇礼。愿佛明日自屈到我家。佛默然不应。默然不应者旦日欲往。明日佛到遫达家其妇不出。佛以神化之。心喜乃出见佛。前为佛作礼。佛言。汝为人作妇。用何事夫婿。玉耶言。当以身事夫。佛言。妇人事夫有三恶四善。何等为三恶。一恶者。如与惰人共居不欲作事。骂詈至暮嗜美好斗。二恶者。如与怨家共居。不持一心向夫。不愿夫善。不愿夫成就。当愿夫死。三恶者。如与偷盗共居。不惜夫物但念欺夫。常欲自好不顺子孙。但念淫泆。如是死者。展转恶道中无有出时。是为三恶。何等为四善。一善者。妇见夫从外来。当如母见子。夫有急缓常欲身代之。二善者。妇事夫当如弟见兄。上下相承事。夫恶不以为恶。不念淫泆常随夫语。三善者。妇事夫当如朋友。相见辄相念。夫从他方来。当如见父兄。心中欢喜和颜向之。妇持心当如是。四善者。妇事夫当如婢。夫大骂亦不以为恶。捶击亦不以为剧。走使亦不以为劳苦。夫虽恶常念事善。当顾子孙。如是死者常生天上。亦于天上饶侍者。好衣珍宝常在身上。佛言。三恶四善。汝欲持何所事夫。玉耶言。妇人事夫不可用三恶。四善者可与共居。从今以去请如婢事大夫子。玉耶即膝行承事遫达。以夫妇之礼事其婿。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百业经 阿难尊者--堪布索达吉

百业经 阿难尊者--堪布索达吉

阿难尊者 ——佛入灭前 授记未来 尔时,阿难(Ananda)出家已学八万四千法门竟。佛陀授记曰:“在我教法下,阿难乃多闻第一。”同时授记迦叶尊者(Kasspa Thera):“我涅槃后,迦叶乃为法...

佛说八大人觉经白话解说--佚名

佛说八大人觉经白话解说--佚名

  一、前言   在众多佛经中,《般若心经》与《佛说八大人觉经》是两部很简短又很重要的经典,前者对空慧的了悟与修持极为重要,后者对大乘修行人由出离心、发菩提心直到行菩萨道证菩提,本经都提供重要的开...

佛说不自守意经--支谦

佛说不自守意经--支谦

  佛说不自守意经一卷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比丘。应唯然。佛言。听说自守亦不自守。比丘便叉手从佛听。佛告比丘。几因缘不自守。若眼根不闭守。若眼堕...

景德传灯录 卷十五--释道原

景德传灯录 卷十五--释道原

景德传灯录 第十五卷   吉州清原山行思禅师法嗣。   第四世一十七人。   澧州龙潭崇信禅师法嗣二人见录。   朗州德山宣鉴禅师。   洪州泐潭宝峰和尚。   吉州性空禅师法嗣二人见录。   歙州茂...

清净毗尼方广经--鸠摩罗什

清净毗尼方广经--鸠摩罗什

清净毗尼方广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第三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僧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及欲色界天净居天子。尔时,世尊与诸无量百千大众,恭敬围绕而演说法。   时有...

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九至二十七--昙无谶

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九至二十七--昙无谶

南本大般涅槃经(第十九卷~第二十七卷) 北凉天竺昙无谶译宋沙门慧严等再治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九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二十二之一   尔时,世尊告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菩萨摩诃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