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诸佛经--施护

  佛说诸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时尊者大目干连。食时欲至。着衣持钵。将诣王城。忽作是念。我于今日。先往色究竟天。问少因缘。却来乞食。于是尊者大目干连。入三摩地等引。譬如力士屈伸臂顷。到色究竟天。既至彼已。与天相见。以种种软语。互相问讯。时尊者大目干连。乃问天言。经于何时。有佛世尊。出现于世。证无上菩提。于是有百色究竟天主。同声答言。满百千劫。有佛出世。证无上菩提。尔时尊者大目干连。闻已信受。即入三摩地。譬如力士屈伸臂顷。从色究竟天。还到王城。即如常日。次第乞食。食毕澡漱收衣钵已。往诣佛所。即以头面礼佛双足。修敬毕已。在一面坐。合掌瞻仰。而白佛言。世尊。我于今日食时欲至入三摩地。往色究竟天。问彼天人。经于何时。有佛出世。证无上菩提。彼百天主。同声告我。满百千劫。有佛出世。证无上菩提。世尊。我虽信受。是事云何。唯愿世尊。为我开说。   尔时世尊。告大目干连。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大目干连。彼色究竟天主。知见甚少。乃谓汝言。满百千劫。有佛出世证无上菩提。此非正言。未可深信。大目干连。我念往昔。最初值遇六十俱胝诸佛如来。出现于世。而彼诸佛。住世利生。或久或近。各各随缘。次第入灭。如是相继。复有八十俱胝佛。出现于世。同名妙华。我于如是一一佛前。发大誓愿。及持梵行。于此佛后。复有五百佛。出现于世。同名正梵。于此佛后。复有八百佛。出现于世同名燃灯。于此佛后。复有一万五千佛。同名昝么没。出现于世。于此佛后。复有一千佛。出现于世。名号族姓。各各不同。我于如是佛前。复发誓愿。修持梵行。于此佛后。复有六千佛。出现于世。同名苏钵啰多波。于此佛后。复有九万佛。出现于世。同名妙迦葉。于此佛后。复有一千佛出现于世。同名为日。于此佛后。复有一千佛。出现于世。同名染没[亭*夜]野。于此佛后。复有八万佛。出现于世。同名曀罗嚩帝。于此佛后。复有七万佛。出现于世。同名帝释。于此佛后。复有一佛。名德。出现于世。我于此佛。与诸声闻弟子。同发誓愿。恭敬供养。经于多岁。于此佛后。复有八十俱胝那由他辟支佛。出现于世。大目干连。彼辟支佛。在于我前。发大誓愿。及有转轮圣王。名曰遍照亦于我前。先得值遇四十同名无能胜佛。大目干连。我于德佛灭后。值遇一佛。亦名无能胜。于此佛世。我为转轮圣王。名为百号。与无能胜佛声闻弟子。同发誓愿。恭敬供养。经历多年。佛入灭后。我以七宝。建塔供养舍利。如是修行。经无量时。大目干连。我于是时。得证菩提。   复次大目干连。彼色究竟天。少知少见。无能胜佛灭度之后。复有一佛。出现于世。名曰持世。后复有佛。出现于世。名曰持地。后复有佛。名大能仁。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曰妙现。出兴于世。后复有佛。名曰师子。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最上希有。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断一切忧。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一切义成就。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曰得胜。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曰宝光。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曰意称。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乌波底室啰。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底室噜。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曰圆光。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为月光。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曰天光。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阿提部。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阿提野输。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无灭通。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曰最胜。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底室噜多噜。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曰上华。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阿哩瑟吒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阿提部。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曰燃灯。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曰降冤。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曰金曜。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曰金光。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曰宝眼。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莲华眼。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最上莲华。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大莲华。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曰莲华。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毗婆尸。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曰尸弃。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毗舍浮。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拘留孙。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俱那舍牟尼。出现于世。后复有佛。名曰迦葉。出现于世。今我释迦牟尼。出现于世。大目干连。我先发誓愿。于如是等诸佛。以七宝华。而散供养已。然后方成正等正觉。大目干连。彼一一佛。从初发心。乃至成等正觉。皆是经历无数之劫。我从发心。至今成佛。劫数甚多。不可算计。彼色究竟天。少知少见。汝勿生疑。   尔时世尊。说是经已。大目干连。疑心即除。欢喜踊跃。礼佛而退。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七岁神童出家悟道说自己五次投胎五个家庭

七岁神童出家悟道说自己五次投胎五个家庭

  古时候有一位证到阿罗汉果位的修行人,住在深山中保任。山脚下的村落里,有一位七岁神童,由于他宿世的善根,小小年纪就体会到人世的无常与短暂,一心想探究生命来自何处?归向哪里?于是辞别母亲,出外寻师...

你现在是“哑巴吃黄莲”还是“哑巴吃蜜”?

你现在是“哑巴吃黄莲”还是“哑巴吃蜜”?

  有一位学僧,恭敬地问慈受禅师道:“禅者悟道时,对悟道的境界和感受,说得出来吗?”  慈受:“既是悟的道,说不出来。”  学僧:“说不出来的时候,像什么呢?”  慈受:“像哑巴吃蜜!”  学僧:...

菩萨舍身饲虎之因缘

菩萨舍身饲虎之因缘

  一日,世尊带领大众至般遮罗大聚落,途中经过一处树林,世尊告诉阿难:“阿难!我们在此暂时歇息。”于是阿难为佛敷座,世尊坐定后,问诸位比丘:“你们是否想见我于往昔行菩萨道时,修行苦行之舍利?”大众...

精进修行的妙高法师

精进修行的妙高法师

  妙高法师曾精进修行,长久以往他发现自己有点懈怠,于是为了鞭策自己,选择了在悬崖边打坐悟道。若是一时陷入昏沉,很可能摔下悬崖粉身碎骨,以治自己的堕心。一日妙高法师正打着坐,一不留神睡意来了,一不...

妙法莲华经论优婆提舍--勒那摩提共僧朗等

妙法莲华经论优婆提舍--勒那摩提共僧朗等

妙法莲华经论优婆提舍二卷 婆薮般豆菩萨造元魏三藏勒那摩提共僧朗等译     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卷上   顶礼正觉海 净法无为僧 为深利智者   开示毗伽典 祇处牟尼尊 及菩萨声闻   令法自他利 略...

阅微草堂笔记 大士慈悲

阅微草堂笔记 大士慈悲

  大士慈悲  沧州的插花庙,有一位姓董的尼师。适值观世音菩萨的圣诞,她便置备供品,敬献佛前。当她摆设完供品之后,忽然感到有些疲倦,便靠着供案暂歇片刻。恍惚之间,梦见菩萨对她说:“你不给我上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