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不输官税戒第二十一--道源

商贾不输官税戒第二十一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商估贩卖,不输官税,盗弃去者,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释】   [商估贩卖]:   ‘商’就是直接经营生意,‘估’者就是中间商人如批发业者。‘贩’就是运输、贸易业者。‘卖’就是工厂生产商品出售。这四项商业行为是概举性的,若扩而言之,则包括一切的卖买行为。   [不输官税]:   政府设定的税目繁多,但以货物税、所得税为主要的税源。纳税是国民应尽的义务,不纳税即违反国法。受戒已的优婆塞、优婆夷若经营商、估、贩、卖各业,均宜按实纳税。中国古来采‘什一税制’,即十分抽一。印度的古代税制,是‘六一’法,即六分抽一分,印度是一个阶级浓厚的社会,税负量比中国为重。   [盗弃去者]:   ‘盗’就是‘漏报’税额,即俗语说的‘偷漏税捐’。如工厂生产多少产品,应按产品数量申报货物税。若厂主匿藏一部分产品不申报货物税,就是‘盗’,这与偷窃国家财物的行为是一样的。   ‘弃’就是经营工商业的人,虽照实申报了税额,或经税务机关评定,应缴多少税额,纳税义务人却不履行纳税义务,不去缴纳税捐,放弃自己的责任,这就是‘弃’。   逃漏税捐,即一般国民亦为不许,受了戒的优婆塞、优婆夷,既不能以多报少,虚报税额,更不能偷报税额,否则即犯了妄语戒、偷盗戒。   【旨意】   若不输官税,易使受戒已的优婆塞、优婆夷犯妄语戒、偷盗戒,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然。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百业经》:(32)一只大虫 盗用僧物恒时受报

《百业经》:(32)一只大虫 盗用僧物恒时受报

  序译序 (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女...

辩伪录--未知

辩伪录--未知

辩伪录 元道者山云峰禅寺沙门祥迈奉敕撰 辩伪录序 元翰林直学士奉训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张伯淳撰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辩伪录之所云。良有以也。洪惟圣朝。继天立极论道经邦。以佛心子育万方。以...

一念之差 为何会改变他的命运?

一念之差 为何会改变他的命运?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从前有个人叫元自实,他对缪材有恩,可缪材却忘恩负义,做出很对不起他的事情。元自实感到愤恨不平,天未亮就带着刀,准备要去杀死缪材。路上经过一座庵堂,庵主轩辕翁是位有道之士,很早就...

佛说阿弥陀经--未知

佛说阿弥陀经--未知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qi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mo诃he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jia旃zhan延、摩诃俱希罗、离婆多、周利盘陀伽、...

不可思议!和尚诵《金刚经》两只乳鸽竟转成人身

不可思议!和尚诵《金刚经》两只乳鸽竟转成人身

  释明度住并州石壁寺,家世如何,姓甚名谁,那乡人氏,在佛教史传上皆未详载,只知道他是唐朝贞观年间的人。  这位法师,就当时整个佛教的建树来说:在佛史上虽没有他的记载,但根据他的行履来说,他对佛教...

佛说月光童子经--竺法护

佛说月光童子经--竺法护

佛说月光童子经一卷(一名申日经)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千人俱。圣通无碍悉皆应真。漏结已解生死已断。秽冥已索慧明独存。菩萨二万神通圣达。统都三界总摄诸法权慧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