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不输官税戒第二十一--道源

商贾不输官税戒第二十一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商估贩卖,不输官税,盗弃去者,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释】   [商估贩卖]:   ‘商’就是直接经营生意,‘估’者就是中间商人如批发业者。‘贩’就是运输、贸易业者。‘卖’就是工厂生产商品出售。这四项商业行为是概举性的,若扩而言之,则包括一切的卖买行为。   [不输官税]:   政府设定的税目繁多,但以货物税、所得税为主要的税源。纳税是国民应尽的义务,不纳税即违反国法。受戒已的优婆塞、优婆夷若经营商、估、贩、卖各业,均宜按实纳税。中国古来采‘什一税制’,即十分抽一。印度的古代税制,是‘六一’法,即六分抽一分,印度是一个阶级浓厚的社会,税负量比中国为重。   [盗弃去者]:   ‘盗’就是‘漏报’税额,即俗语说的‘偷漏税捐’。如工厂生产多少产品,应按产品数量申报货物税。若厂主匿藏一部分产品不申报货物税,就是‘盗’,这与偷窃国家财物的行为是一样的。   ‘弃’就是经营工商业的人,虽照实申报了税额,或经税务机关评定,应缴多少税额,纳税义务人却不履行纳税义务,不去缴纳税捐,放弃自己的责任,这就是‘弃’。   逃漏税捐,即一般国民亦为不许,受了戒的优婆塞、优婆夷,既不能以多报少,虚报税额,更不能偷报税额,否则即犯了妄语戒、偷盗戒。   【旨意】   若不输官税,易使受戒已的优婆塞、优婆夷犯妄语戒、偷盗戒,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然。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一至二十--玄奘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一至二十--玄奘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四十卷(第一卷~第二十卷) 尊者众贤造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一 序品第一   诸有遍于一切法  最极难知自共相   独能悟解无邪乱  是一切智今敬礼   ...

楞伽经纂序--未知

楞伽经纂序--未知

中华藏第 097 册 No. 1821 楞伽经纂   楞伽经纂序   洪惟此道不容以声灵山破颜而法已传少林面壁而意默示惟授心要不立言文俾之眉宇相得而大道无余针艾不施而沉痾顿释奈何学者胶于曩昔之业...

佛说略教诫经--义净

佛说略教诫经--义净

佛说略教诫经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无量苾刍众俱。尔时佛告诸苾刍。汝等当知。于我法中。有少欲知足活命之事。谓我弟子。剃发染衣。持钵巡家。乞食自济。世间...

观音菩萨法门修持仪轨一--未知

观音菩萨法门修持仪轨一--未知

  观世音菩萨法门修持仪轨一   一、献供:   香、花、灯、茶、果等,还可以加供其他洁净喜爱之物(包括食物)   二、四无量心观(合掌净观)   1.观世音菩萨(以所供奉的形象为准)在前上方虚空中,...

佛说目连所问经--法天

佛说目连所问经--法天

  佛说目连所问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尔时尊者大目犍连。于夜后分。从自住处往诣佛所。到已投地顶礼佛足于一面坐。   彼时尊者大目犍连。即从坐起。白佛言。世尊。若有苾刍苾刍尼。迷...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21-30回)--未知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21-30回)--未知

  第二十一回拜不动优婆夷   善财想到大光王的臣民,如此和睦相处,事事无争,真乃转轮圣王应世!这时他的身心,已达到平等性智的境界,烦恼涅槃,在他心中都无染着。如此安稳步行,来到安住城。   人们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