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圣法印经--竺法护

  佛说圣法印经一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听诸比丘。唯诺受教佛言。当为汝说圣法印。所应威仪。现清净行。谛听善思念之。佛言。比丘。假使有人。说不求空。不用无想。欲使兴发。至不自大禅定之业未之有也。设使有人。慕乐空法。志在无想。兴发至要。消除自大憍慢之心禅定之业此可致矣。辄如道愿。普有所见。所以者何。慕乐于空。欲得无想。无慢自大见。于慧业皆可致矣。何谓比丘圣法印者。其圣法印。所可更习。至清净见。假使比丘。处于闲居。若坐树下空闲之处。解色无常。见色本无。已解无常。解至空无。皆为恍惚。无我无欲心则休息。自然清净而得解脱。是名曰空。尚未得舍憍慢自大。禅定清净所见业也。虽尔得致柔顺之定。即时辄见除诸色想声想香想以故谓言至于无想。故曰无欲。尚未得消自大憍慢。至于禅定清净见也。其心续存柔顺之定。彼则见除所有贪淫嗔恚愚痴。是故名曰无欲之定。尚未得除自大憍慢。至于禅定清净见也。心自念言。吾我起灭。从何所兴思惟解知其吾我者。所因习味分别诸识。皆从因缘而致此业。从是因缘致有神识。复自念言。此诸因缘。为有常乎为无常耶。复自念言。因缘所合致神识者。此皆无常。无有根本。此神识者。依猗无常而有妄想。故有缘起十二因也。皆归于尽无常苦空毁坏别离离欲灭尽。晓了是者。乃知无本。得至降伏。消一切起。得入道行。是乃逮致除于自大无慢放逸。禅定之业。现清净行。是则名曰由圣法印。清净之业。从始至终。究竟本末。佛说如是。诸比丘。闻莫不欢喜。作礼而去。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金刚经说什么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南怀瑾

金刚经说什么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南怀瑾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非相和空   【须菩提...

金刚经的现代意义--济群法师

金刚经的现代意义--济群法师

金刚经的现代意义 济群法师著   【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

佛说尊胜大明王经--施护

佛说尊胜大明王经--施护

佛说尊胜大明王经 宋西天北印度三藏传法大师施护奉诏译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阿难有尊胜大明王。乃是过去一切诸佛之所宣说。阿难彼七俱胝如来亦随喜宣说。我今复为未来世中一切众生宣扬显说。汝当谛听。阿难若有善...

六菩萨名亦当诵持经--未知

六菩萨名亦当诵持经--未知

六菩萨名亦当诵持经 后汉失译人名见费长房录    师子戏菩萨 师子奋迅菩萨 师子幡菩萨 师子作菩萨 坚勇精进菩萨 击金刚慧菩萨   巍巍十方佛  堂堂圣中王   妙相三十二  众好八十章   身出妙...

俱舍论   卷十四至二十--世亲

俱舍论 卷十四至二十--世亲

阿毗达磨俱舍论 第十四卷   分别业品第四之二   傍论已了。复应辩前表无表相。颂曰   无表三律仪不律仪非二   论曰。此中无表略说有三。一者律仪。二不律仪。三者非二谓非律仪非不律仪。能遮能灭恶戒相...

放光般若经第十六卷--无罗叉

放光般若经第十六卷--无罗叉

  放光般若经第十六卷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诏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沤惒品第七十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唯世尊。菩萨摩诃萨发意以来。为几时能具足。行沤惒拘舍罗乃如是。佛告须菩提。是菩萨摩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