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圣法印经--竺法护

  佛说圣法印经一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听诸比丘。唯诺受教佛言。当为汝说圣法印。所应威仪。现清净行。谛听善思念之。佛言。比丘。假使有人。说不求空。不用无想。欲使兴发。至不自大禅定之业未之有也。设使有人。慕乐空法。志在无想。兴发至要。消除自大憍慢之心禅定之业此可致矣。辄如道愿。普有所见。所以者何。慕乐于空。欲得无想。无慢自大见。于慧业皆可致矣。何谓比丘圣法印者。其圣法印。所可更习。至清净见。假使比丘。处于闲居。若坐树下空闲之处。解色无常。见色本无。已解无常。解至空无。皆为恍惚。无我无欲心则休息。自然清净而得解脱。是名曰空。尚未得舍憍慢自大。禅定清净所见业也。虽尔得致柔顺之定。即时辄见除诸色想声想香想以故谓言至于无想。故曰无欲。尚未得消自大憍慢。至于禅定清净见也。其心续存柔顺之定。彼则见除所有贪淫嗔恚愚痴。是故名曰无欲之定。尚未得除自大憍慢。至于禅定清净见也。心自念言。吾我起灭。从何所兴思惟解知其吾我者。所因习味分别诸识。皆从因缘而致此业。从是因缘致有神识。复自念言。此诸因缘。为有常乎为无常耶。复自念言。因缘所合致神识者。此皆无常。无有根本。此神识者。依猗无常而有妄想。故有缘起十二因也。皆归于尽无常苦空毁坏别离离欲灭尽。晓了是者。乃知无本。得至降伏。消一切起。得入道行。是乃逮致除于自大无慢放逸。禅定之业。现清净行。是则名曰由圣法印。清净之业。从始至终。究竟本末。佛说如是。诸比丘。闻莫不欢喜。作礼而去。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佛藏经   卷二--鸠摩罗什

佛藏经 卷二--鸠摩罗什

《佛藏经》第二卷 净戒品第五 佛告舍利弗:“破戒比丘有十忧恼箭,难可堪忍。比丘成就十忧恼箭,则于佛法不可滋味,憎说法者不乐亲近。何等为十?舍利弗,破戒比丘见僧和合不生喜心。何以故?‘和合布萨必驱我出...

大明度经第二卷--支谦

大明度经第二卷--支谦

  大明度经第二卷   南吴月支国居士支谦于凉州译天帝释问品持品功德品变谋明慧品   天帝释问品第二   尔时帝释与四万天子四天王。与二万天子梵众天。与万天子梵辅天。与五千天子俱皆来会坐。诸天子...

二鸽喻

二鸽喻

  从前有雄雌两只鸽子,住在一个巢里。秋天果子熟的时候,它们捡来果子装满了一巢。后来果子风干体积减少了,只剩下了半巢。  雄鸽就责怪道: “捡果子是很辛苦的,你怎么自己吃得只剩下一半了。 ”  雌...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施护等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施护等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六卷 宋西天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施护等奉诏译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卷第一   佛世尊一时。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憍萨罗国主胜军大王来诣佛所。到已头面礼世尊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因愿得证罗汉

因愿得证罗汉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美满的姻缘,修自前世

美满的姻缘,修自前世

  小青是一名三十一岁的小单位主管,已婚,育有一子一女,希望能对自己的过去做一番透视和了解,顺便查查看她与丈夫之间的过去。她有个贴心的老公,事业上也还算顺利,只是不知为何经常被小人所陷。她很快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