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时非处行欲戒第二十--道源

非时非处行欲戒第二十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于非处、非时行欲,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释】   [非处行欲]:   受戒已的优婆塞、优婆夷行欲,是指夫妻而言。夫妻行欲虽不犯邪淫罪,但有些处所,即使是夫妻亦不得行欲。如夫共宿于佛教寺、院、庵等道场,即不得行欲,甚至不得同房。又如道路边、塔边、祠边、大会之处,不得行欲。甚至于雕塑佛像、绘画佛像之处,不得行欲。虽家居时,于佛堂供奉佛像及悬挂佛像之任何处所,均不得行欲。若于不得行欲之处行欲,虽是夫妻,也属邪淫,犯邪淫戒。   [非时行欲]:   受戒已的优婆塞、优婆夷,于佛诞日、菩萨生日、佛涅槃日不得行欲。六斋日不得行欲,父母寿诞日或哀丧日及自身的母难日,均不得行欲。若于此等日行欲,亦犯邪淫罪。   【旨意】   礼,是佛法的善法之一,且为持戒的道途,若于非处、非时行欲,即与礼相违,败坏德风,有伤戒体。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然。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不会喝茶?那就先学喝茶

不会喝茶?那就先学喝茶

    唐未五代时期,群雄逐鹿,硝烟四起,当时的闽王名叫王审知。他为了收容人心,祈求江山永固,也为了忏悔滥杀无辜的恶业,开始笃信佛教。他曾创下剃度两万人的壮举,并先后拜请雪峰义存、鼓山神晏、武夷扣...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四岁的他竟白发苍苍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四岁的他竟白发苍苍

  佛在世时,有一位波斯王出城巡游。他乘坐在高大的白象上,一群随从围绕其身边。途中,波斯王从远处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过来,他深怕这位老迈的长者受到惊吓,即吩附身边的随从:“停下来!停下来!”让...

佛为何留钵给毗舍离城人民供养?

佛为何留钵给毗舍离城人民供养?

  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在古印度毗舍离城的祇园,缓步而行前往游化。  当时,世尊回顾毗舍离城,不久后便说此偈:“今观毗舍离,更后不复睹,亦复更不入,于是当别去。”毗舍离城中的人民听闻到世尊...

百业经 序--堪布索达吉

百业经 序--堪布索达吉

百业经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 传讲 堪布索达吉 译导 译 序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 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

佛说方等泥洹经--未知

佛说方等泥洹经--未知

佛说方等泥洹经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佛说方等泥洹经卷上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王舍鹞山,从大众比丘,比丘千二百五十。   时摩竭王阿阇世,与越祇不相得,众臣议言:“越祇自恃国富民众,地沃野丰,多出珍宝...

合理的舍弃,才能得到更好的幸福

合理的舍弃,才能得到更好的幸福

  有一只狐狸,看到围墙里有一株葡萄树,枝上结满了诱人的葡萄。  狐狸馋涎欲滴,它四处寻找出口,终于发现了一个小洞,可是洞太小了,它的身体无法进入。  于是,它在围墙外绝食六天,饿瘦了自己,终于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