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頞多和多耆经--失译人名

佛说頞多和多耆经一卷   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   闻如是。一时佛在为耶国时有多树木处。与众比丘僧俱。比丘有五百人。月十五日盛满时。夜半寂然安静。比丘僧自相难问。时栴檀调弗天人。持天形状威神光耀来。直前趣佛。前以后悉脱身上珍宝着一面。但披一领衣。前以头面着佛足礼毕。问佛言。诸可过去佛正觉弟子有经。经名頞多和多耆。佛弟子今亦复说是頞多和多耆经。愿佛为我说是经。当使弟子奉持。佛默然不应。栴檀调弗。稽首而却坐。佛即为比丘僧说经言。我为若说頞多和多耆经。皆听着心中。念之勿得忘。比丘言。愿佛说。我皆当受经戒。佛言。布施有八事。何谓为八。愚痴人布施。但布施不知其恩善所在。既布施不达世间无有常。痴人持作常世间苦无极。愚人持作乐世间。所有愚人言。是我所有可常得。世间人皆颠倒不净臭处恶露。愚人用作好。不知作善得善。作恶得恶。愚人施与人。不知其人德深浅。持善心施与得道者。福不可量。   佛告诸比丘。何以知愚人不知。布施有十因缘。何等为十。愚人布施不知为尊自用所与者得善。愚人不至心施与人也。愚人既施与人与时不敬重。不自手与。传教人与施。人不欲望其福。不即得其福者。自用忘其福。愚人施与佛辟支佛阿罗汉。不能自知其福大。愚人施与。不信佛辟支佛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皆用为弃损。无有后生。愚人施与。欲但得名字。欲使人称誉。是为愚人布施。佛说经已。栴檀调弗。及诸比丘。皆欢喜。前为佛作礼。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不要有不舍之心

不要有不舍之心

  世间的欲念有善恶两种,心志清明、存有善念,就能看开世间的一切;若起恶念则人生方向就会偏差,因此产生了烦恼。  有一次,佛陀来到一个小镇说法,有位富翁也和镇上的许多人一样,虔诚地聆听佛陀宣说人生...

因一念之差,他的命运悄然的改变

因一念之差,他的命运悄然的改变

  从前有个人叫元自实,他对缪材有恩,可缪材却忘恩负义,做出很对不起他的事情。  元自实感到愤恨不平,天未亮就带着刀,准备要去杀死缪材。  路上经过一座庵堂,庵主轩辕翁是位有道之士,很早就起来诵经...

前世恶骂圣者,多世得跛子报

前世恶骂圣者,多世得跛子报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佛说尊胜大明王经--施护

佛说尊胜大明王经--施护

佛说尊胜大明王经 宋西天北印度三藏传法大师施护奉诏译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阿难有尊胜大明王。乃是过去一切诸佛之所宣说。阿难彼七俱胝如来亦随喜宣说。我今复为未来世中一切众生宣扬显说。汝当谛听。阿难若有善...

宗镜录卷八十一至一百--延寿

宗镜录卷八十一至一百--延寿

宗镜录(第八十一卷~第一百卷) 宋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 宗镜录卷第八十一   夫真如一心。平等法界。众生不了。妄受沉沦。今悟此宗。欲入圆觉位。于六度万行庄严门中。以何法助道保任。速得成就。   ...

贫妇身贫心不贫,扫佛精舍证得道果

贫妇身贫心不贫,扫佛精舍证得道果

  祇园精舍里的僧众在佛陀的教导下,和合共住,用功精进。每天,僧众庄严的讽诵、摄受的威仪,让精舍呈现出一片肃穆祥和的法界,同时也让住在精舍旁的贫穷人家,在耳濡目染下心生欢喜,和三宝结了善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