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经:(7)嘎希美女 六国争娶毅然出家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

  堪布索达吉译导

  一时,佛在舍卫城。鹿野苑有位著名的国王—梵施国王。他在位期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林园果囿、牛肥马壮,整个国家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景象。梵施国王如理如法地掌管着这个国家,人们过着祥和的生活。不久,王妃怀孕,十月后生下一个美丽端庄的女孩,宫庭内外为她举行一个隆重的贺生仪式,准备给她取名时,因为王家种姓是嘎希,而她又天生丽质,秀美非凡,故取名嘎希美女。国王特地为她请了八位姨母,(师言:世尊时代,印度有个习俗,富家孩子由姨母抚养。世尊亦如此,只是因世尊的母亲在世尊出世七天后与世长辞了。)八位姨母分门别类,从吃喝拉撒睡到玩耍戏乐无不精心地照顾抚养她,她如海中的莲花很快地成长。自幼她便学习各种文武理数、经史诗赋等,并对释迦牟尼佛有无比信心,还经常藉父母之力供养三宝。时嘎希美女青春芳龄,窈窕贤淑,其貌美丽质堪称世间第一,无与伦比,以至于六国的国王无不知晓,均欲据为己有。六国各派信使往印度梵施王那里希求通婚。梵施国王听后心里很是不安。心想:我仅有一女,若答应其中一位,则其余五国必定挑战,将危及到举国臣民。他有些担忧,故未答应任何一位国王。六位国王都按捺不住内心的不悦,各自统帅四大军队向鹿野苑进军,准备抢人。

  一天早上,梵施国王登上鹿野苑的城墙时,出现在眼前的竟然是六国的军队。突然,他觉得一切都完了,内心万分焦急,拖着沉重的步子无精打采地回到房顶上,托腮凝思。这时,嘎希美女来到梵施国王身边,见父王满面愁容,忙问:“父王为何心事重重?”王曰:“为你”。“为我,莫非是我貌不够美?”梵施国王苦笑着说:“不是因为不美,而是因为你太美了,六国竞相争娶,我一一回绝,以至今日六国兵临城下,这可如何是好?”嘎希美女略作思索便问:“父王,女人有没有自己选择婚姻的权力?”(师言:按佛法与法律来说,每人都有婚姻自由,但现在有些地方的习俗仍是父母包办婚姻,子女们生活得并不融洽,如果自己选择的话,相对会好些。)国王痛快地回答:“有自己选择的权力。”嘎希美女得到开许后,对父王宽慰道:“父王,请不要担忧,您告诉六位国王,我将亲自挑选他们。”国王听完这些话,心里轻松了许多,便派了六个信使将此事告诉六位国王,请他们收兵稍候几天,准备参加候选。六个国王这时都骄傲地认为嘎希美女一定会选中自己,因此,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答应退兵了。信使把情况如实地禀白了国王,国王心想,女儿肯定要出嫁作王妃了,但不管怎样,只要国泰民安,吾心足矣。他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了。

  那六位候选的国王各自兴修宫殿,身着各种宝饰,带上大象财宝及眷属,几乎是倾其所有,准时来到了鹿野苑。他们各自为阵,坐在狮子座上,等候着嘎希美女的到来。嘎希美女著妙衣宝饰,骑着大象,徐徐从每一位国王面前走过,最后真诚地告诉他们:“我不愿与任何人过世间真真假假的生活,我愿意礼拜释迦牟尼佛!”说毕离去。六位国王及眷属都看着她姗姗远去的背影,都深感失望,但又觉稀有:这么美丽的女子,却不贪恋世间的生活,又不愿享受人生的荣华富贵,居然情愿皈依佛陀。梵施国王及眷属们也目睹了嘎希美女此举,他们半信半疑地尾随着嘎希美女观其真相。

  嘎希美女路途中能骑则骑,不能骑则徒步前行,一路风尘仆仆,终于到了佛陀圣居。见到佛陀后,她于佛足下合掌,恭敬顶礼,祈求:“世尊,我愿在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持净戒,唯愿恩准!”(译者:这里嘎希美女虽被六个国王争娶,可她毅然回绝,舍俗出家。现在人们听说什么歌唱家、名演员出家了,大家都感到稀奇,这是见识不广的原因。在我们学院里可能也有如嘎希美女般不顾名誉地位、不顾亲朋好友的阻拦而毅然走进西藏,走进喇荣的。)佛陀欣然应允,叫来众生主母,亲自交予。(译者:众生主母乃众比丘尼之首。现在我们学院尼众经堂与僧众经堂间的距离,就是当年上师如意宝(Cinta

  Mani)朝圣地印度时,在舍卫城亲自度量了的。并说:以后尼众会越来越多的,我们是按照舍卫城佛陀当时的大僧与二僧经堂间的距离来修建我们学院的经堂。)众生主母给她剃度出家,授具足戒,传授佛法。她积累资粮精进修持,断尽了三界轮回的根本,证得了圣者罗汉的果位。在她的境界中:黄金与牛粪等同(无有贤劣),手掌与虚空无别(显空无二)。诸天赞叹。尾随的人们见嘎希美女真的出了家并证得果位,觉得非常稀有。嘎希美女又去佛前礼谢,世尊也对尾随而来的人们传了法。

  时众比丘请问:“世尊,以何因缘,嘎希美女生帝王之家?以何因缘,相好庄严?以何因缘于如来教法生大信心?以何因缘速证圣果?”佛言:“这是她往昔的愿力。曾在贤劫人寿两万岁,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鹿野苑有一施主,富如多闻天子。施主家的儿媳生了一个漂亮的女孩。她长大后,对迦叶佛生起极大信心。借父母的力量,她修建了一座经堂,供佛及僧。经父母同意,她得以出家,一生中她严守净戒,精进闻思修行。临终前,她发愿:愿我今生中,布施、供养、持戒、闻思等功德,能于生生世世中,生于富贵家,相貌庄严,并于释迦世尊教法中出家,证罗汉果。这位发愿的比丘尼即嘎希美女,以其往昔的愿力成熟,今生于富贵之家,相好庄严,对我生起信心,得出家为尼,证得圣果。(师言:发愿非常重要。每天我们都应以诚心念诵《普贤行愿品》来发愿,愿我们能生生世世值佛出世并证得圣果,或发愿在弥勒佛出世时,获证殊胜的解脱果。)

 

点我:

相关文章

破邪论--未知

破邪论--未知

破邪论 唐济法寺沙门释法琳撰 破邪论集序 唐虞秘书制   若夫神妙无方。非筹算能测。至理凝邈。岂绳准所知寔乃常道无言有崖斯绝。安可凭诸天纵窥其窅冥者乎。至于五门六度之源。半字一乘之教。九流百氏之目。三...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第五卷--般若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第五卷--般若

  第五卷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净戒波罗蜜多品第六   尔时佛薄伽梵。于大众中作师子吼。广说布施波罗蜜多已。时慈氏菩萨摩诃萨。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圣世尊已说修大乘者兴大悲心。行布施波罗蜜多。以...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四十八回拜妙月長者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四十八回拜妙月長者

  参妙月长者不谈略示名字  显无得中又无所不得妙义  无所得者方是无所不得者  而证得清凈智慧光明境界  善财出了草堂,看见东方一座高楼,楼阁壮丽,光芒四射。善财已具神足智慧,很快来到楼前。举目...

啰嚩拏说救疗小儿疾病经--法贤

啰嚩拏说救疗小儿疾病经--法贤

啰嚩拏说救疗小儿疾病经 宋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法贤奉诏译 尔时啰嚩拏。观于世间一切小儿。从其初生至十二岁。并在幼稚痴騃之位。神气未足鬼魅得便。有十二曜母鬼游行世间。于昼夜分常伺其...

海涛法师:吝啬鬼伊利沙

海涛法师:吝啬鬼伊利沙

  从前,有一个名叫伊利沙的富翁,他拥有万贯家财却生性吝啬,从不布施给别人任何东西,对自己也十分刻薄,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破烂衣服。  伊利沙有一个邻居,钱财不多,可是每天都吃大鱼大肉,还经常宴...

大智度论卷四十一至六十--鸠摩罗什

大智度论卷四十一至六十--鸠摩罗什

大智度论一百卷(第四十一卷~第六十卷) 龙树菩萨造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大智度论卷第四十一 释三假品第七   【经】尔时,佛告慧命须菩提:“汝当教诸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如诸菩萨摩诃萨,所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