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失译人名

佛为阿支罗迦葉自化作苦经一卷   失译人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尔时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出耆阇崛山。入王舍城乞食。时有阿支罗迦葉。为营小事。出王舍城。向耆阇崛山。遥见世尊。见已诣佛所。白佛言。瞿昙欲有所问。宁有闲暇。见答与不。佛告迦葉。今非论时。我今入城乞食。来还则是其时。当为汝说。第二亦如是说。第三复问。瞿昙何为我作留难。瞿昙云何有异。我今欲有所问。为我解说。佛告阿支罗迦葉。随汝所问。阿支罗迦葉。白佛言。云何瞿昙。苦自作耶。佛告迦葉。苦自作者。此是无记。迦葉复问。云何瞿昙。苦他作耶。佛告迦葉。苦他作者。此亦无记。迦葉复问。苦自他作耶。佛告迦葉。苦自他作。此亦无记。迦葉复。问。云何瞿昙。苦非自非他无因作耶。佛告迦葉。苦非自非他无因作者。此亦无记。迦葉复问。瞿昙所问苦自作耶。答言无记。他作耶自他作耶。非自非他无因作耶。答言无记。今无此苦耶。佛告迦葉。非无此苦。然有此苦。迦葉白佛言。善哉瞿昙。说有此苦。为我说法。令我知苦见苦。佛告迦葉。若受即自受者。我应说苦自作。若他受他即受者。是则他作若受自受受他受。复与苦者如是者自他作。我亦不说。若不因自他无因而生苦者。我亦不说。离此诸边。说其中道。如来说法。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佛说此经已。阿支罗迦葉。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时阿支罗迦葉。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狐疑。不由他知。不因他度。于正法律。心得无畏。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今已度。我从今日。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尽形寿作优婆塞。证知我。阿支罗迦葉。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时阿支罗迦葉。辞世尊去。不久为护犊牸牛所触杀。于命终时。诸根清净。颜色鲜白。尔时世尊。入城乞食。时有众多比丘。亦入王舍城乞食。闻有传说。阿支罗迦葉。从世尊闻法。辞去不久。为牛所触杀。于命终时。诸根清净。颜色鲜白。诸比丘乞食已还出举衣钵洗足。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座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晨朝。众多比丘。入城乞食。闻阿支罗迦葉从世尊闻法律。辞去不久。为护犊牛所触杀。于命终时。诸根清净。颜色鲜白。世尊彼生何趣。何处受生。彼何所得。佛告诸比丘。彼已见法知法。次法不受于法。已般涅槃。汝等当往供养其身。尔时世尊。为阿支罗迦葉。受第一记。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金刚萨埵百字明咒--佚名

金刚萨埵百字明咒--佚名

金刚萨埵百字明咒注音版 嗡wēng 班bān札zhá拉lā 萨sà埵duǒ 萨sà玛mǎ呀yā 玛mǎ奴nú 巴bā拉lā呀yā 班bān杂zá拉lā 萨sà埵duǒ 喋dié诺nuò巴bā 地dì叉...

大乘大悲分陀利经--附秦录

大乘大悲分陀利经--附秦录

大乘大悲分陀利经八卷 失译师名附秦录 大乘大悲分陀利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六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尽诸有结皆得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二--圆瑛大师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二--圆瑛大师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二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五卷 圆瑛大师著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义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宏悟述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   卯九显见超情分四辰初正遣自然二正遣...

准提咒--未知

准提咒--未知

准提咒 稽首皈依苏悉帝 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 唯愿慈悲垂加护 nāmósàduōnán sānmiǎosānpútuó jùzhīnán dázhítuō ǎn/ōng zhélìzh...

百业经 见解者--堪布索达吉

百业经 见解者--堪布索达吉

见解者 ——发殊胜愿 得佛授记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施主富如多闻天子,具足慈悲心,善待每位众生,常作广大的布施。同时,他又观察各种论典和教派的教义是否究竟,但很多教派仅赞叹自己的宗派,诽谤、排斥...

四愿经--支谦

四愿经--支谦

  四愿经一卷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与五百比丘僧。坐于尼延树下。为数千万人说法。于是城中有豪长者。财富无数。名曰纯陀。纯陀有子。厥年十四。时得重病。不免所疾。逐便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