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长者音悦经--支谦

佛说长者音悦经一卷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与尊弟子千二百五十人俱。及诸菩萨。清信士女。一切普会。围绕说法。佛告大众。彼有长者。名曰音悦。财富无数。年老无子。以为愁戚。虽其然者宿福所追。其报有四。一者夫人产男。端正无比。二者五百白马。同时生驹。三者国王遣使者。拜授金印。四者五百宝船。同时俱至。阿难白佛。何等宝船而俱至乎。佛告阿难。长者音悦。群族殊多。先此之时。遣五百人。乘船入海。既获众宝。安隐还家。是故如来。说此四福。同时普集。长者欢喜。心自念言。天降福祚。集我之庭。当作甘馔。室族相庆。即如所言。兴作大厨。娱乐尽欢鼓乐弦歌。声闻于天。是时四大天王。释梵天王。诸龙鬼王。阿须伦王。一切神王。各与眷属。侧塞虚空。看此长者。福德无量。如来神达。知此长者。欢喜踊跃。因其欢悦。欲往称叹。若其开解。可殖福栽。如来应时歌颂吉祥八种之音。往于门外。而说颂曰。   长者今日  吉祥集至  一切福应   室族吉利  昔所殖福  其报有四   大小欢悦  世间无比  诸天龙神   咸为降伏  快哉长者  猥获吉福   如春种禾  秋则成熟  先作后受   影报随逐   尔时长者。闻佛德音。五情逸豫。欢喜而出。见佛恭肃。即便启言。瞿昙沙门。实为神妙。知我室族。吉祥无量。枉屈尊神。来相赞叹。即以好白氎直金千万两。奉上如来。佛即受之。而为达嚫。佛告长者。财有五危。世人不知。悭吝贪惜。不能减割。以周穷乏。寿终神逝。弃财世间。汝今能尔。必获影报。所生之处。福自归身。长者白佛。何等五危。佛即报言。一者大火烧之不觉。二者大水漂没无常。三者县官夺取无道。四者恶子用度无限。五者盗贼所见劫夺。五事一至。不可抑制。譬如有人违犯王法。闭在牢狱。应当诛戮。财物没入其官。岂复能却之乎。又复譬如阿难邠坻。财宝无数。国王夺取。主不能制。亦非神龙所能止之。所以者何。以其前世布施七悔。是以今世。七富七贫。长者闻说。益增踊跃。于是如来。忽然还到耆阇崛山。   尔时国内。有尼揵异道人。名曰不兰迦葉。听闻如来。诣长者家。歌颂一偈。猥得长者千万两金。心怀悁嫉。心即念言。瞿昙沙门。尚能得金。况我往乞当不得乎。又自念言。我当往求。瞿昙沙门。所可说偈。然后往乞。必得珍宝。嗟叹之宜当胜瞿昙。不兰迦葉。怀此愚痴妒嫉之意。而往稽首。问讯如来。长跪白佛。薄德无福。衣食不充。传闻瞿昙。诣长者家。歌颂一偈。大得珍宝。宁可哀矜。赐所说偈。令吾讽诵。当往咨嗟。冀望得宝。如来三达知。此长者却后一时。财宝当散。不兰迦葉。不知时宜遭厄之家。而说吉祥。必得长者无量杖痛。如来告言。不惜此偈。所以者何。汝不知时。卿说此偈。必得楚痛。是故如来。违卿所求。若更欲得应时之说绝妙之句。吾当与汝。既使长者得闻真言。又可免于捶毒之痛。不兰迦葉。心自念言。瞿昙沙门。不欲令我往乞珍宝。是故吝惜。不肯与我。即便重启。其于与我焉知余事。如来慈愍。谏之满三。终不信解。佛亦豫知。不兰迦葉。前世因缘。应受此痛。如来又云。罪不可债。佛即为说吉祥之偈。尼干讽诵。一岁乃闇。然后长者失火烧舍。珍奇了尽。五百马驹。同时烧死。所生妙子。一旦终亡。王遣使者。录夺金印。后复乘船。入海采宝。安隐来还。泊岸数日。五百宝船。一旦漂没。室族大小无不愁毒。譬如有人而被诛戮。未死之顷。愁怖难言。其日不兰迦葉。往到其门。歌颂如来吉祥之偈。   长者今日  吉祥集至  一切福应   室族吉利  昔所殖福  其报有四   大小欢悦  世间无比  诸天龙神   咸为降伏  快哉长者  猥获吉福   如春种禾  秋则成熟  先作后受   影报随逐   于是不兰迦葉说此偈时。长者闻之。举门忿恚。天下凶殃。无过于我。云何此人裸形无耻。在此妖蛊。说我吉祥。益我忧烦。即出捶打。从头至足。无不被患。举身大痛。匍匐还家。六师宗等。逆问其意。答言。此变正由瞿昙。内不自克。反怨世尊。尔时世尊在罗阅只竹园之中。与诸大众围绕说法。佛告众会。不兰迦葉前从如来。求索一偈。欲诣长者歌颂求宝。如来谏之。其于不信。今已在彼。遭痛毒患。阿难白佛。不兰迦葉与此长者。有何因缘而被此患。佛告阿难。乃昔久远不可计数阿僧祇劫。时有国王。亦名音悦。复有一鸟。名曰鹦鹉。在王宫上。鸣声和好。王时昼寝。闻鸟鸣声。惊觉问其左右。此为何鸟。鸣声妙好。侍者白言。有一奇鸟五色焜煌。适在宫上。鸣已便去。王即遣大众。步骑络绎。逐而求之。推寻殊久。捕得与王。王得欢喜。爱乐无厌。即以珠玑水精琉璃真珠珊瑚。璎珞其身。头颈羽翮。无不周遍。常着左右。昼夜看视。不去须臾。   后复有鸟。名曰秃枭。来在宫上。看见鹦鹉独得优宠。即问鹦鹉。何缘致此。鹦鹉答言。我来宫上。悲鸣殊好。国王爱敬于我。取我常着左右。五色珠玑。璎珞我身。秃枭闻之。心怀嫉妒。心即念言。我亦当鸣令殊于卿。国王亦当爱宠我身。王时出卧。秃枭即鸣。王即惊觉。[嗇*欠]然毛竖。如畏怖状。王问左右。此为何声。惊动怖我。侍者白言。有恶声鸟。名曰秃枭。王即恚曰。促遣大众。分布推索。即得与王王令左右。生拔毛羽。举身大痛。步行而去。到其野田。众鸟问言。何缘致此。秃枭嗔恚。不责己身。答众鸟言。正坐鹦鹉。故得此患。佛言。善声招福。恶声致祸。罪报由己。反怒鹦鹉。   佛告阿难。昔国王者。今长者音悦是。鹦鹉者。我身是。秃枭者。今不兰迦葉是。昔嫉鹦鹉。即被毒患。今嫉如来。获痛难言。贪嫉烧身。何况苦难。所以者何。不兰迦葉诽谤如来。前后六事。何等为六。一者在于难国。兴贪嫉心。诽谤如来。二者于罗阅只。以竹园故。诽谤如来。三者在罗阅只。诣长者音悦家。贪其金宝。诽谤如来。四者于摩竭提界。贪于供养。诽谤如来。五者在维耶离国。贪名利养。诽谤如来。六者在舍卫国。贪于利养。及惜名称。诽谤如来。于时国王。驱逐出国。不兰迦葉六师徒等。同心说言。瞿昙实神。莫不敬重。吾等术浅。名称崩颓。处处见忽当用活为。即时以沙。而着瓶中。自沉于水。于是寿命终。即入地狱。考治一切。苦痛无量。佛重告言。当未来世。多有贪嫉弊恶之人。诽谤贡高。相求长短。是则自烧痛哉。阿难。是故汝当广宣斯经。以护将来如斯之党。阿难白佛长者音悦。昔殖何德。获此四福。何所罪行。而复失之。佛告阿难。音悦前世。为年少时。钦戴佛法及与圣众。供养尽忠。而愿豪富。纳妻之后。专迷着色。违慢三宝。又无慈心仁接长幼。是故报应。适毕便散。汝开导宣告令知其要。佛说此已。四部弟子。天龙鬼神。国王臣民。一切众会。闻经欢喜。莫不作礼。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佛说毗沙门天王功德经--失译人名

佛说毗沙门天王功德经--失译人名

佛说毗沙门天王功德经 失译人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大城竹林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阿难。一心合掌白佛言。以何因缘。此毗沙门天王。身被金甲。左手捧宝塔。右手取如意宝珠捧。左右足下。...

佛说须摩提菩萨经--鸠摩罗什

佛说须摩提菩萨经--鸠摩罗什

佛说须摩提菩萨经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万人俱。   尔时,罗阅祇大国有长者号曰优迦,优迦有女名须摩提,厥年八岁,历世奉敬过去无数百千...

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第二卷--施护

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第二卷--施护

  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第二卷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佛告迦叶波。若诸菩萨。具足三十二法。名为菩萨。迦叶白言。云何三十二法。所为利益一切众生。一切智智种子...

十句佛经经典名句--网络

十句佛经经典名句--网络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

解拳论--真谛

解拳论--真谛

解拳论一卷 陈那菩萨造陈三藏法师真谛译       三界者。唯以言名为体。由强分别。非实有法故不得真。由简择门诸法自性。为生不颠倒智故立此论。   于藤起蛇知  见藤则无境   昏昧时中。在非远处。于...

序--唐玄奘

序--唐玄奘

序   窃以穹仪方载之广,蕴识怀灵之异,《谈天》无以究其极,《括地》讵足辩其原?是知方志所未传、声教所不暨者,岂可胜道哉!   详夫天竺之为国也,其来尚矣。圣贤以之叠轸,仁义于焉成俗。然事绝于曩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