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越难经--聂承远

佛说越难经一卷 西晋清信士聂承远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波罗奈私国。贤者飞鸟聚。彼时国中有四姓长者。名曰越难。大豪富珍奇珠宝牛马田宅甚众多。难为人悭贪嫉妒。不信道德不喜布施。日未没。常敕门监。有来乞丐者勿得通也。   难有一子名曰栴檀。亦复悭贪。难后寿尽还生其国中。为盲乞妇作子。其夫言。汝身有重病。今复怀躯。我贫穷无以衣食。汝便自去。妇受教出门外。未远得大聚粪。便止其中。至九月生一子。两目复盲。其母行乞食养之。至年七岁。其母言。我养汝大久。且自行拄杖。取食器行乞。当自悲言。世间贫者最为苦恼。今我薄命生贫家。两目复盲无所见。复为人所轻易。今有乞我少所饮食。愈我饥者。譬如天雨。渴者得饮。儿闻母说如是。便行家家乞丐。复到栴檀家。其子适到时守门者适小出。盲儿径入前到中庭。如母教说之。时栴檀在高观上闻其语。大怒呼守门者问之。谁内此盲乞儿者。门监大恐怖。即牵盲儿扑于门外。伤其头面。复折右臂。坏其食器饭散其地。身体大痛。儿呼悲啼。其母闻之即走到儿所言。何等弊人娆我子者。我子尚小。两目复盲。有何等过乃取如是。何壹感天。儿对母言。我到此门中乞。有高声人。呼多力人牵扑伤我。身体大痛如是。今且死不久。时门上有守神。便谓之言。汝得是痛。尚为小耳。其大在后。汝坐前世有财不布施故。得勤苦。世间富贵无有常。富贵而不布施。如无有财等也。死更苦痛乃愁悔当复何益。时观者甚众多。各各自语。其声远闻。   佛时从念道觉。与诸比丘俱入城分卫。佛问阿难。是何等声。匆匆乃如是。阿难便白佛。说盲子母本事已。便叉手白佛。愿哀矜到此儿所。佛默然不应。分卫还饭已。便往视之。见盲儿创痛。以手摩其头目便即开。折伤处即愈。因自识宿命。佛问。汝是前世长者字难不。对言。是也。   佛告阿难。人居世间甚勤苦愚痴。一世父子不相识知。   尔时佛说经。解散其意。   人求子索财  于此二事中   甚忧勤苦痛  他人而得果   有身不能保  何况子与财   譬如夏月暑  息止树下凉   须臾当复去  世间无有常   阿难白佛。此儿命尽当趣何道。佛言。当入大泥梨中一宿佛说是经时。八万余人皆弃三垢得法眼。诸弟子皆欢喜。为佛作礼而去。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五母子经--义净

五母子经--义净

五母子经一卷 吴优婆塞支谦译 昔者有阿罗汉。在山中奉行道禁。有一小儿。年始七岁大好道。弃家去作沙门。随师在山中。从师学法。精进不懈。年八岁。便得四通。一者眼能彻视。二者耳能彻听。三者能飞行变化。四者自...

佛说佛名经  卷上--菩提留支

佛说佛名经 卷上--菩提留支

佛说佛名经十二卷(第一卷~第六卷) 元魏北天竺三藏法师菩提留支译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

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遵式

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遵式

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 宋耆山沙门遵式述   维安养宝刹大觉攸赞。三辈高升。夕孕金华列宿犹惭于海滴。晨游玉沼世灯强喻于河沙。良以。十方爰来四生利往。虽腾光而普示。终稽首而偏求。故其竺国皇州自今观古。彼则...

佛说慈氏菩萨陀罗尼--法贤

佛说慈氏菩萨陀罗尼--法贤

佛说慈氏菩萨陀罗尼 宋三藏法师法贤奉诏译    怛[寧*也](切身)他(引)(一) 悉哩悉哩(二) 娑啰娑啰(三) 酥噜酥噜(四) 达啰达啰(五) 左啰左啰(六) 摩贺(引)左啰(七) 婆啰婆啰(...

百业经 诤  者--堪布索达吉

百业经 诤 者--堪布索达吉

诤 者 ——世尊调和 得证圣果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内有许多人互说过失,斗争不合。 我等大师、如来正等觉释迦世尊具二智慧等无量功德,时时刻刻观照着一切众生的苦乐,即便是大海离开波浪,佛陀对众生的...

佛说马有三相经--支曜

佛说马有三相经--支曜

  佛说马有三相经一卷   后汉三藏法师支曜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诸比丘。善马有三相用入官可给御。中王意得名为官马。何等为三相。一者有善马意自能走。二者有力。三者端正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