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四众过戒第五--道 源

说四众过戒第五   优婆塞、优婆夷戒,虽为身命,不得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所有罪过。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优婆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优婆夷、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优婆夷。是名五重。   【注释】   [宣说]:   ‘宣’就是宣传、宣告、宣扬;‘说’就是称说、道说、传说。是以语言(含文字、图画)方式向外传播的意思。   人有身、口、意三业,其中口业最容易触犯,如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等,常突口而出。口业是患苦之门,祸累之始,受了戒的优婆塞、优婆夷宜慎之于口。   [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罪过]:   ‘罪’者,是指于佛法中犯了戒、于世法中犯了法而言;‘过’者,是指有心的、无心的、有形的、无形的一切过错。   四众弟子虽接受了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戒法,但仍为凡夫,均有罪过之可能,世间无有罪过者,唯佛陀一人。   ‘比丘、比丘尼’具三义:   一是怖魔:一人出家受具足戒,魔宫震动,魔王恐怖,故谓之怖魔。   二是乞士:上乞法于诸佛,下乞食于众生,故云‘乞士’。   三是破恶法:比丘、比丘尼修戒、定、慧,破贪、嗔、痴等一切恶法,故云破恶法。   比丘、比丘尼因具有以上三义,若宣说其罪过,即是破坏三宝中的僧宝,是犯重戒。   优婆塞、优婆夷,为佛法之外护,若宣说其罪过,即使生退转护法之心。   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形如大厦之四支柱,破坏其中一支柱,大厦即将崩塌。   若见四众中之一有罪过时,应于密处劝告之,劝之不听,亦不得对外宣说其罪过。莲池大师说:‘不见僧过...白衣之良剂。’故在家二众尤不得宣说出家二众罪过。   圣人者学而至之。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佛弟子见有罪过者密劝不听,则亲近善知识即可,不必强而改之,更不必宣说其罪过。受了戒的优婆塞、优婆夷宜慎之。   【旨意】   四众弟子,交往频繁,若彼此宣说其罪过,即足以破坏四众之和合。故佛制此戒,若犯了此戒,其所得恶果,与第一重戒者然。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百业经 三藏法师--堪布索达吉

百业经 三藏法师--堪布索达吉

三藏法师 ——无因诽谤 堕无间狱 一时,佛住舍卫城,目犍连经常到地狱、饿鬼、傍生、人间、天界道分别观察他们不共的痛苦,见到地...

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实叉难陀

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实叉难陀

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 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   尔时,世尊在迦毗罗城尼俱律那僧伽蓝所,与诸比丘并诸菩萨无数众生,周匝围绕而为说法。   尔时,阿难独居静处一心系念,即于其夜三更之后,见一饿鬼名曰...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欢喜结鬼缘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欢喜结鬼缘

  金山活佛欢喜结鬼缘(乐观法师著)  活佛,他不单单欢喜结人缘,结一切众生缘,他还欢喜结鬼缘,布施饿鬼,他常常要他的弟子们捐钱,买些黄表纸印的「往生钱」来烧给鬼,有一天,我笑问他:「未必鬼道的众...

兄弟二人转世为何兄成罗汉弟为大象?

兄弟二人转世为何兄成罗汉弟为大象?

  兄弟二人转世 为何兄成罗汉弟为大象?  从前,有兄弟二人随佛出家。哥哥每天精进持戒,打坐参禅,却忽略了随众作务,只勤修定慧,少修福德;弟弟则是勤劳工作,布施济众,广修福德,但不能守持如来清净戒...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十二回拜慈航童女  奋迅城中参大德  慈行童女狮子宫  天衣器中佛影现  诸行所了境与智  般若波罗普庄严  因而得到灌顶住  这时,善财童子对于善知识,生起最尊重的心。又生出广大清凈智慧的...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第二卷--惟净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第二卷--惟净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第二卷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尔时海意菩萨摩诃萨。说是伽陀已从空而下。向佛合掌恭敬顶礼。前白佛言。世尊。我于如来应供正等正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