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四众过戒第五--道 源

说四众过戒第五   优婆塞、优婆夷戒,虽为身命,不得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所有罪过。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优婆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优婆夷、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优婆夷。是名五重。   【注释】   [宣说]:   ‘宣’就是宣传、宣告、宣扬;‘说’就是称说、道说、传说。是以语言(含文字、图画)方式向外传播的意思。   人有身、口、意三业,其中口业最容易触犯,如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等,常突口而出。口业是患苦之门,祸累之始,受了戒的优婆塞、优婆夷宜慎之于口。   [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罪过]:   ‘罪’者,是指于佛法中犯了戒、于世法中犯了法而言;‘过’者,是指有心的、无心的、有形的、无形的一切过错。   四众弟子虽接受了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戒法,但仍为凡夫,均有罪过之可能,世间无有罪过者,唯佛陀一人。   ‘比丘、比丘尼’具三义:   一是怖魔:一人出家受具足戒,魔宫震动,魔王恐怖,故谓之怖魔。   二是乞士:上乞法于诸佛,下乞食于众生,故云‘乞士’。   三是破恶法:比丘、比丘尼修戒、定、慧,破贪、嗔、痴等一切恶法,故云破恶法。   比丘、比丘尼因具有以上三义,若宣说其罪过,即是破坏三宝中的僧宝,是犯重戒。   优婆塞、优婆夷,为佛法之外护,若宣说其罪过,即使生退转护法之心。   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形如大厦之四支柱,破坏其中一支柱,大厦即将崩塌。   若见四众中之一有罪过时,应于密处劝告之,劝之不听,亦不得对外宣说其罪过。莲池大师说:‘不见僧过...白衣之良剂。’故在家二众尤不得宣说出家二众罪过。   圣人者学而至之。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佛弟子见有罪过者密劝不听,则亲近善知识即可,不必强而改之,更不必宣说其罪过。受了戒的优婆塞、优婆夷宜慎之。   【旨意】   四众弟子,交往频繁,若彼此宣说其罪过,即足以破坏四众之和合。故佛制此戒,若犯了此戒,其所得恶果,与第一重戒者然。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二十七回拜婆须密多女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二十七回拜婆须密多女

  作者:妙闻  第二十七回 拜婆須密多女  诣险难国庄严城内  波希多女身闪金光  被光触者了性欲空  证无尽功德藏回向  这时,善财童子渐渐向南行去,一路上思惟着刚才从师子频申比丘尼那里所闻到...

持诵《妙法莲华经》的不可思议公案

持诵《妙法莲华经》的不可思议公案

  在中国晋朝有一位昙翼法师,前生是一只山鸡,今生却得以投生为人而修成正果。云何山鸡能投生为人?原来每当法智大师在演说《法华经》时,总是见到一只山鸡在旁听法,七年如一日。後来此山鸡死了,法智大师却...

明白苦的真正根源

明白苦的真正根源

  佛陀於舍卫国时,一天,有四位比丘於树下讨论:「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第一位比丘感叹地說:「天底下沒有比淫欲更苦的了。」第二位比丘则說:「瞋恚才是天底下最苦的事。」第三位比丘卻认為:「天底下...

施设论--法护

施设论--法护

施设论 宋西天三藏传梵大师法护等奉诏译    施设论卷第一 对法大论中世间施设门第一   (按释论有此门梵本元阙) 对法大论中因施设门第二   论中问曰:有何所因,转轮圣王,所有女宝,妙色端严,众...

你能从捡落叶中悟到什么吗?

你能从捡落叶中悟到什么吗?

  鼎州禅师与沙弥在庭院里走过,突然刮起一阵风,树上落下好多树叶。禅师就弯下腰,把树叶一片片捡了起来,放进口袋,旁边的沙弥就说:“禅师!不要捡了,反正明天一大早,我们都会打扫的。”  鼎州禅师不以...

白话佛经·佛说五王经--未知

白话佛经·佛说五王经--未知

   白话佛经 佛说五王经 往昔有五位国王,国界相近,常互相往来,不会相互攻打讨伐,彼此都是好友。其中最年长的国王,名叫普安王,修习菩萨行,其它四个年纪较小的国王,则常作恶行。普安王怜愍四小王,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