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流转诸有经--义净

佛说大乘流转诸有经一卷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羯阑铎迦池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大菩萨摩诃萨。无量百千人天大众。一心恭敬围绕而住。尔时世尊为说自证微妙之法。所谓初中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净鲜白梵行之相。尔时摩揭陀主影胜大王。往竹林中礼世尊足。右绕三匝在一面坐。时影胜王白佛言。世尊。云何有情先所造业。久已灭坏。临命终时皆悉现前。又复诸法体悉空无。所造业报而不散失。唯愿世尊。哀愍为我分别解说。   尔时世尊。告影胜王曰。大王当知。譬如男子于眠梦中。见与人间端正美女。共为稠密。既睡觉已。忆彼梦中所见美女。大王于意云何。于眠梦中人间美女。是实有不。王言。非有。世尊告曰。大王于意云何。此之男子。于彼梦中所见美女。心生忆念恋慕不舍。可说此人是大博识明智者不。王言。不尔。此是愚人非明智者。何以故。由彼梦中人间美女。毕竟体空。不可得故。岂能与彼而行稠密。令此男子情怀爱恋生忆念耶。   佛言。大王。如是愚痴无识凡人。眼见色时心生喜乐。便起执着。起执着已随生顾恋。生顾恋已情怀染爱。起染爱故随贪嗔痴。发身语意造作诸业。然此诸业作已灭坏。此灭坏时曾不依止东方而住。亦不依止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至命终时意识将灭。所作之业皆悉现前。譬如男子从睡觉已。忆彼梦中所见美女影像皆现如是。大王。前识灭已后识生时。或生人中。或生天上。或堕傍生饿鬼地狱。大王。后识生时无间生起。彼同类心相续流转。分明领受所感异熟。大王。曾无有法。能从此世转至后世。然有死生业果可得。大王当知。前识灭时名之为死。后识支起号之为生。大王。前识灭时无有去处。后识支起无所从来。所以者何。本性空故。大王。前识前识性空。死死性空。业业性空。后识后识性空。生生性空。而彼业果曾不散失。大王。如是应知。一切有情皆由愚惑不知非有。妄起顾恋轮回生死。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说伽他曰。   诸法唯假名  但依名字立   离于能诠语  所诠不可得   皆以别别名  诠彼种种法   于名法非有  是诸法自性   由名名性空  于名名不有   诸法名本无  妄以名诠名   诸法皆虚妄  但从分别生   此分别亦空  于空妄分别   我说诸世间  以眼见于色   皆由邪计想  是名为俗谛   我说一切法  皆是藉缘生   是名近胜义  智者当观察   眼不见于色  意亦不知法   是名胜义谛  愚者不能知   尔时世尊说此法已。摩揭陀主影胜大王。深心顶受。时诸苾刍。及大菩萨人天等众。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一切经音义  卷八十一至九十--慧琳

一切经音义 卷八十一至九十--慧琳

一切经音义 卷八十一至九十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集神州三宝感通传四卷(旧目三卷今分为四卷) 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 右三集传共十卷同此卷音。 集神州三宝感通录第一卷 慧琳撰 [肸-...

喝大悲咒水证得天眼通

喝大悲咒水证得天眼通

  吴氏,都官(掌理军事刑狱)员外郎吕宏的妻子。吕宏早就明瞭佛教义理,与吴氏同一志向清净修行。吴氏有二位侍女,也断绝荤腥肉食,其中一位喜好修禅,不久之后生病,在谈笑中坐化往生,如蝉脱壳般地自在解脱...

佛说在家居士有四个法宝,在现世获大利益

佛说在家居士有四个法宝,在现世获大利益

    昔日,佛陀于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有一位婆罗门青年名叫‘佛移’,前来问讯顶礼后,恭敬地向佛陀请法:‘世尊,在家之人如何能在现世获得利益、安乐?’  佛陀慈蔼地说:’在家居士有四个法宝,现...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未知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未知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唐大荐福寺沙门法藏述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第一   今将开释如来海印三昧一乘教义略作十门。   建立一乘第一 教义摄益第二 古今立教第三 分教开宗第四 乘教开合第五 起教前后第六 ...

佛说坚意经--安世高

佛说坚意经--安世高

佛说坚意经一卷   后汉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阿难。我今禅定。怜伤世人不知佛道正真弘深。而以浅伪轻薄之言。欲设嫉心谤毁道根。妄作穷难。难吾弟子。汝当正心知...

愚行不自知的“双头鸟”

愚行不自知的“双头鸟”

  生活中,我们都是两头鸟,心底里也埋藏着善和恶。我们经常都会徘徊在善恶的边缘,是善还是恶,只在我们的一念之间。《佛本行集经》记载这样一则故事,佛陀以此告诫弟子,瞋恚即是愚行,以自己的生死来逞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