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那提

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一卷 唐中天竺三藏法师那提译     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序 终南山释氏道宣撰   惟夫。幔幢难偃。三界由此轮回。爱水未清。四惑因兹流湎。自非独拔开士出有至人。何能裂爱网而辟重关。质深疑而启昏趣。有离垢慧菩萨者。道高初住。德跨八恒。假时俗之津途。发深识之嘉问。如来以无缘之胜辩。赴有待之幽情。断五趣之盖缠。籍五轮之礼念。所以五通五眼。自此增修。五位五生。承斯圆满。蕴结中夏。千六百年。颓运有踪。载闻东壤。洎龙朔三年。有天竺三藏。厥号那提。统括六异之宗。穷微四围之典。九部八藏词。无昧于自他。十谛一乘义。有归于空色。并详略名理。妙达宏致。来仪帝里。频谒天庭。降厚礼于慈恩。将归飞于海表。以此经群圣之发轸。凡众之初心。乃出流布。传于道俗。遂依缮写。所在通之。恐未悉其来由。故因叙其缘致。云尔。 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悉帝城胜德林中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菩萨无央数。又与无量婆罗门毗舍首陀并诸长者。各各皆是大众之首。与其同类来至佛所。又有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在大法会前后围绕。   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离垢慧。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恭敬合掌前白佛言。世尊。欲有少问愿见听许。佛言。恣汝所问当随意答。离垢慧菩萨既闻佛许。踊跃无量而白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于如来所。云何恭敬礼拜供养。佛言。离垢慧。善哉善哉。汝多悲愍。饶益安乐一切人天。当善谛听为汝解说。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于佛所起礼敬者。先应发愿作如是言。我今至心顶礼十方诸佛。普入一切诸胜法中。我今五轮于佛作礼。为断五道离于五盖。愿诸众生常得安住。无坏五通。具足五眼。愿我右膝着地之时。令诸众生得正觉道。愿我左膝着地之时。令诸众生于外道法不起邪见。悉得安立正觉道中。愿我右手着地之时。犹如世尊坐金刚座。右手指地震动现瑞。证大菩提。今我亦尔。共诸众生同证觉道。愿我左手着地之时。令诸外道难调伏者。以四摄法而摄取之。令入正法。愿我首顶着地之时。令诸众生离憍慢心。悉得成就无见顶相。离垢慧。是为五轮作礼之相。次礼十方现在诸佛。应作是言。   南无东方阿閦如来。广及彼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并诸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南无南方宝相如来。广及彼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并诸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南无西方无量寿如来。广及彼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并诸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南无北方妙鼓声如来。广及彼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并诸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南无东南方因陀罗鸡都幢王如来。广及彼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并诸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南无西南方宝游步如来广及彼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并诸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南无西北方娑罗因陀罗王如来。广及彼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并诸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南无东北方无量幢王如来。广及彼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并诸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南无上方智光如来。广及彼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并诸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南无下方毗卢遮那如来。广及彼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并诸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次又归命娑婆世界本师释迦牟尼如来。广及十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及入地菩萨摩诃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又作是言。我今一心顶礼如上一切佛法诸贤圣众。当愿证知我。从今日乃至菩提。常行归依佛世尊者。大慈悲者。一切智者。一切知见者。诸畏已离者。人中大师子。大龙王。人中大仙士。大丈夫。一切遍知不思议身。无上身无等身。不与二乘共身。清净法身。一切众中最尊上者。我今至诚一心归命。如是归命百遍千遍百千万遍。乃至无量无数遍。尽未来际彻骨彻髓。归依如上诸佛世尊。   又作是言。我今以身口意三业善根。共诸众生归依于佛常不离佛。如是归依坐道场者。常住常恒不迁变者。不老不死不灭坏者。无住无缘性寂静者。住于法舍作大护念为洲渚者。为归为依证涅槃者。于诸法中住最上者。我今至诚殷勤郑重。归命如是诸佛正法。重又如上至诚归命住种性中诸菩萨等。从欢喜地乃至法云。住于十地诸菩萨僧。   次应忏悔当作是言。唯愿十方诸佛世尊。证知忆念哀受我忏。身业三种。行杀盗淫。口业有四。妄言恶口两舌绮语。意三业行谓贪嗔痴。自作教他见作随喜。如是十恶今悉忏悔。又重思惟。无始已来轮转六道。于诸众生种种欺负。大斗重秤取物自资。轻秤小斗便与他物。假饰衣金潜行毒药。皆为损害今悉忏悔。或谤三乘。妄说法律。轻慢三宝。欺誷二亲。于诸尊长和上阇梨耆老之前。不生只敬。如是等过去诸罪今悉忏悔。现在恶业诚心发露。所未作者更不敢作。今于诸佛诸菩萨等最大众首。无比无上无等等前。发露忏悔不敢覆藏。一忏已后更不重造。如是忏悔。第二第三亦如上说。   次应劝请当作是言。十方诸佛。若未转法轮。若欲入涅槃者。我皆劝请唯愿久住。于无量劫愍诸众生。雨大法雨转正法轮。不般涅槃。   次应随喜当作是言。十方所有三乘贤圣数如恒沙。及一切众生。修行六度助菩提法。我皆随喜。   次应回向当作是言。十方三世诸佛作业。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所行六度。尽已回向无上菩提。我亦如是回向佛道。   次应发愿。仰惟十方三世诸佛菩萨。皆发弘愿。尽虚空遍法界所在流化为诸众生。三界所摄无有遗余。愿令众生利乐成熟。具善律仪住大涅槃。今并现前。我亦如是大誓庄严。愿我于无上道心不散乱。常见诸佛常闻正法。承事修行无有空过。所作善法及菩提心。亦不退失。所生之处供养圣众。教化众生得无上道。转正法轮。具大神通。亦令众生如是修学至不退转。   又愿一切众生早断诸苦。速证涅槃住如来智。我既出于生死觉悟一切。亦令众生出离生死。解脱烦恼觉悟一切。唯愿十方诸佛。证知我行菩萨道发兴愿海。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愿我所生处  随业而受形   成大丈夫身  有信诸根具   通伎术艺能  广解诸教意   世事悉弃舍  诸欲皆远离   正语住法念  庄严菩提心   敬事善知识  有情咸见重   戒仪既具足  净受念乐报   常畏彼恶业  游步于善法   恒依十度行  故得成菩提   乃至最后身  常与众生乐   珠中摩尼胜  能成利他事   愿我穷未来  利益无休息   佛告离垢慧菩萨摩诃萨言。若有众生行菩萨道。如我所说当依修学。说是经已。离垢慧等及诸大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农夫的清净心

农夫的清净心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不蓄三衣钵杖戒第十七--道源

不蓄三衣钵杖戒第十七--道源

不蓄三衣钵杖戒第十七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不储蓄僧伽梨、衣、钵、锡杖,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释】   [储蓄僧伽梨 依 钵]:   比丘、比丘...

福善案:曹鼐拒淫,成状元

福善案:曹鼐拒淫,成状元

    「寿康宝鉴」里的「福善案」1~ 曹鼐拒淫,成状元  明朝宣德年间,有位曹文忠公,字鼐。他学识渊博,人品端正,是难得的青年才俊。因其有功于朝廷而被授予「学正」之职;不久,又晋升为「泰和典史」...

阿难记忆力超群的因缘,原来如此!

阿难记忆力超群的因缘,原来如此!

  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比丘们兴起这样的疑问:“贤者阿难过去生是修持何种德行,今世得以有如此殊胜果报,能将佛陀所宣说的微妙教法,全部忆持不忘,一字也不漏失?”  于是众比丘便前往佛陀的...

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修炼,蛛蛛佛性增加了不少。  ...

般舟三昧经白话卷中--佚名

般舟三昧经白话卷中--佚名

  无着品第五——修定见佛亦不应执着   译文   1.观察诸佛妙相   佛告诉贤护说:「这个一切佛现前的法门,应当怎样观想呢?比如我现在你面前说经,你应当这样想:一切佛都站在我面前,应当具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