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山宝积禅师的悟道因缘

  幽州盘山宝积禅师是唐代高僧。与其他高僧的悟道因缘不同 ,他悟道的因缘很奇特:一次他行走在集市上,见到一个客官买猪肉。他听客人对屠夫说:“精底割一斤来!”屠夫放下刀,叉手说:“长史!那个不是精底?”盘山宝积禅师听后忽然有省。

  又有一天,宝积禅师刚走出寺门,就碰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送葬队伍的前头,有一位歌郎正摇着铃铛,拖着长腔唱道:“红轮决定沉西去,未委(不知)魂灵往那方?”而跟在棺材后面的帐幕下死者的儿子悲伤地哭道:“哀啊哀啊!”宝积禅师一听,豁然大悟,身心踊跃,当即跑回寺院,把自己的证悟告诉了马祖。马祖道一禅师印可了他。

  宝积禅师的悟道在一般人看来,觉得不可思议,这实际上是他功夫用到了一定的深度。如果功夫不到家,这样的场景碰见得再多,也无法触缘开悟。这说明了一个道理:道不仅仅是在深山老林里,道就在日用中;法也不仅仅是在寺院里,生活中的一切,不管是有情的生命,还是无情的草木,它们都无时不在说法。关键看我们的心是否在道上。若能时时刻刻、在在处处都能做到心不离道、道不离心,那么,日常生活中,哪怕一个很平常的情景,都有可能成为你悟道的契机,就象宝积禅师那样。

  盘山宝积禅师悟道之后,就离开马祖道一禅师北上幽州,驻锡于盘山,在此大弘南宗顿教法门。宝积禅师经常以充满禅机的法语教化弟子了,在他门下悟道的弟子不可计数。他曾在上堂时说:“心若无事,万法不生。意绝玄机,纤尘何立?道本无体,因体而立名。道本无名,因名而得号。若言即心即佛,今时未入玄微。若言非心非佛,犹是指踪极则。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

  盘山禅师在法语中,让人去除各种妄想杂念,做到心中无事,才能有清净心。没有玄妙机锋之想,就能心无纤尘。道本是无名无体的,一个禅子不必要去区分即心即佛或非心非佛,否则就会成为束缚。禅师认为,禅悟方法,千圣不传,唯靠自悟 。如果劳心费神的刻意探求,反而如猿捉影子一样空无所得。

  盘山宝积禅师又说:“夫心月孤圆,光吞万象。光非照镜,境亦非存。光境俱亡,复是何物?禅德,譬如掷剑挥空,莫论及不及,斯乃空轮无迹,剑刃无亏。若能如是,心心无知,全心即佛,全佛即人,人佛无异,始为道矣。”

  “禅德,可中(假若)学道,似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如石含玉,不知玉之无瑕。若如此者,是名出家。故导师云:‘法本不相碍,三际亦复然。无为无事人,犹是金锁难。’所以灵源独耀,道绝无生。大智非明,真空无迹。真如凡圣,皆是梦言。佛及涅槃,并为增语。禅德,直须自看,无人替代。”

  盘山宝积禅师又说:“三界无法,何处求心?四大本空,佛依何住?璿玑不动,寂尔无言。觌面相呈,更无余事。珍重!”

  盘山宝积禅师不仅经常启示弟子们修行,而且他还经常教化弟子不说人是非长短,处处做到以平常心来对待是非荣辱。宝积禅师在上堂时说:“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于己者,口不可说,心不可思。但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若专练心,常搜己过,那得工夫管他家屋里事?粉骨碎身,唯心莫动。收拾自心如一尊木雕圣像坐在堂中,终日无人亦如此,幡盖簇拥香花供养亦如此,赞叹亦如此,毁谤亦如此。修行人常常心上无事,时时刻刻体究自己本命元辰。”

  盘山宝积禅师认为,作为一个修行人最忌讳说人的是非长短,特别是那些事不关己的是非更应当远离。对于各种是非长短,要做到口中不说,心中不思。修行人最主要的任务是修正自己的言语行为,经常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有过错,哪里有时间和心思去管别人的是非。修行者平时要做到心不为外境所动,不论别人对自己香花供养,称扬赞叹,还是对自己造谣诽谤,说是道非,都能做到宠辱不惊,时时刻刻保持一颗平常心。禅师认为,修行人最终的目的是要了脱生死,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因此应当经常体察自心,照见本性才是当前应当做的事务。

  宝积禅师临入寂的时候,仍不忘用画肖像的因缘,启悟他的弟子们觉悟自性本空的道理。

  他告诉徒众说:“有人邈得吾真否(还有人能描绘我的真影吗)?”

  于是众弟子纷纷为他写真,但都不契合他的心意。这时普化禅师从众人里走出来,说道:“某甲邈得。”

  宝积禅师道:“何不呈似老僧(为什么不拿给老僧看看)?”普化禅师于是打一个筋斗出去了。

  宝积禅师笑道:“这汉向后如风狂接人去在(这人今后将以疯狂的方式接引学人)!”说完,便入寂。后谥凝寂大师。

 

点我:

相关文章

在求取财富时竟有意外的发现

在求取财富时竟有意外的发现

  佛陀入涅槃五百余年之后,在古印度地区有一位国王,在他所供养的出家人当中,就有一位阿罗汉圣者。  距离不远的地方,还有另一个国家,该国的国王,也以各种美食供养当时印度的婆罗门修行人。这位国王用金...

净土圣贤录易解:祁婆迦尊者 马鸣尊者

净土圣贤录易解:祁婆迦尊者 马鸣尊者

  【祁婆迦尊者】  佛在拘尸那城力士生地,娑罗双树之间,将要入涅盘之时,为诸天、众人说种种法之后。又告诉阿难:「在我灭度之后的未来世里,北印度国里,将会有一个比丘,名叫『祁婆迦』,出生于这个世间...

圣玄法师 :老和尚 有人在背后说您的坏话!

圣玄法师 :老和尚 有人在背后说您的坏话!

  文/圣玄法师  从前,有一个小和尚急冲冲地跑去找老和尚,告诉老和尚,有很多人在背后说您的坏话!他正想细细道来,老和尚只是淡然一笑:“我没有时间去管别人的闲事!”  听到这个小故事时,深深被老和...

在树上睡觉的人

在树上睡觉的人

  有一个人爬到树上看热闹,结果热闹没看完就打起瞌睡来,身体一晃,他就醒了,醒来继续看,不久又打起瞌睡,好几次眼看就要掉下来了,非常危险。  有人看见他,就嘲笑说:“那个人真傻,爬到那么高的树上已经很...

憨山大师开悟的经历

憨山大师开悟的经历

  佛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即是佛。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彻悟,即是洞见自心。他曾赞叹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此后,佛说法...

原来,我们彼此息息相关

原来,我们彼此息息相关

  在一座破旧的庙宇里,有一个小和尚沮丧地对老和尚说:「我们这座小庙只有两个和尚。我化缘的时候,别人都对我恶语相加,经常说我是野和尚,给的香火钱更是少得可怜。  今天我去化缘,这么冷的天都没有人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