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当来变经-- 竺法护

佛说当来变经一卷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丘。因有一法不从法化。令法毁灭不得长益。何谓为一。不护禁戒。不能守心。不修智慧。放逸其意。唯求善名不顺道教。不肯勤慕度世之业。是为一事。令法毁灭。    佛告比丘。复有二事令法毁灭。何谓为二。一不护禁戒。不摄其心不修智慧。畜妻养子放心恣意。贾作治产。以相供活。二伴党相著憎奉法者欲令陷堕。故为言议谓之谀谄。内私犯恶。外扬清白。是为二事。令法毁灭。    佛告诸比丘。复有三事。令法毁灭。何谓为三。一既不护禁戒不能摄心不修智慧。二自读文字不谛句逗。以上著下以下著上。头尾颠倒不能解了义之所归。自以为是。三明者诃之不从其教反怀瞋恨。谓相嫉妒。识义者少。多不别理咸自为是。是为三事。令法毁灭。    佛告诸比丘。复有四事。令法毁灭。何谓为四。一将来比丘已舍家在空闲处不修道业。二喜游人间愦闹之中行来比丘谈言。求好袈裟五色之服。三高望远视以为绮饰。自以高德无能及者。以杂碎智比日月之明畜已。四不摄三事。不护根门。行妇女间。宣文饰辞。多言合偶。以动人心。使清变浊。身行荒乱。正法废迟。是为四事。令法毁灭。    佛告比丘。复有五事。令法毁灭。何谓为五。一或有比丘。本以法故出家修道。废深经教十二因缘三十七品。方等深妙玄虚之慧。智度无极。善权方便。空无相愿至化之即。二反习杂句浅末小经。世俗行故。三者经典乱道之原。好讲此业。易解世事。趣得人心令其欢悦。因致名闻。四新闻法人。浅解之士意用妙快。深达之士不用为佳。四天龙鬼神不以为喜。心怀悒戚口能发言。大法欲灭故使其然。舍妙法化反宣杂句。诸天流泪速逝而去。五由说是正法稍稍见舍无精修者。是为五事。令法毁灭。    佛告比丘。吾灭度后。有此邪事十四之乱令法毁灭。一何痛哉。若有比丘欲谛学道。弃捐绮饰不求名闻。质科守真宣传正经。佛之雅典深法之化不用多言。案其本经不舍正句。希言屡中不失佛意。粗衣趣食。得美不甘得粗不恶。衣食好丑随施者意不以瞋喜。摄身口意守诸根门不违佛教。寿命甚短恍惚已过。如梦所见觉不知处。三塗之难不可称计。勤修佛法犹救头燃。五戒十善六度无极。四等四恩智慧善权。咸可修行。虽复后生不值佛世出家为道学不唐捐。平其本心愍念一切十方蒙恩。佛说如是。诸比丘悲喜前自归佛。作礼而去。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金总持等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金总持等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三卷 西天三藏明因妙善普济法师金总持等奉诏译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舍卫国祇园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时有一比丘。名曰甚深勇猛。美妙音声。善问法...

临济宗简介--未知

临济宗简介--未知

临济宗简介 临济宗是中国佛教中禅宗五家之一,由于此宗的开创者义玄,在河北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的临济禅院举扬一家的宗风,后世就称它为临济宗。义玄(?——867)是六祖慧能下的第六代,曹州南华县人,出...

永嘉集--玄觉

永嘉集--玄觉

永嘉集 唐慎水沙门玄觉撰 永嘉集序 唐庆州刺史魏静述   闻夫。慧门广辟。理绝色相之端。觉路遥登。迹晦名言之表。悲夫。能仁示现。应化无方。开妙典于三乘。畅真诠于八部。所以发挥至赜。悬梵景于昏衢。光阐大...

因一世杀牛,他们多世受报

因一世杀牛,他们多世受报

  舍卫城中有一位长者,最小的妾叫做毗舍离,才智双全,波斯匿王把她当妹妹看待。她有三十二个儿子,都力大无穷。最小的一个,乘象过桥,碰上宰相的儿子,就把他摔伤在桥下。宰相子怀恨在心,暗中谋划报仇,制...

《百喻经卷下》:61、梵天弟子造物因喻

《百喻经卷下》:61、梵天弟子造物因喻

  译文:  婆罗门教的徒众都说:「大梵天王是世间之父,能造万物,是造万物的主人。」有一位弟子说:「我也能造万物。」其实是愚痴,却自以为有智慧,对梵天说:「我想造万物。」梵天王答道:「不要生这个念...

佛说心明经--竺法护

佛说心明经--竺法护

佛说心明经一卷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与五百比丘四部众俱。佛以晨旦着衣持钵。往至一县而行分卫。诸天龙神追于上侍。到梵志馆门外而住。佛放大光普昭十方。时梵志妇执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