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檀持罗麻油述经--竺昙无兰

佛说檀持罗麻油述经一卷 东晋西域三藏竺昙无兰译    佛在摩竭国因沙夺山中。时佛子罗云随佛在山中。罗云夜卧为鬼神所娆惊起。明日至佛所为佛作礼。却在一面树下坐。罗云以手扶颊。低头不乐默然不语。佛即问罗云。何以低头如鬼怖状。罗云言我昨日夜卧。为鬼神所娆。佛语罗云。天下或生人娆人。或山神娆人。或道沟边鬼神娆人。或善死鬼神娆人。来欲试人经道恐人。欲知其心坚软。佛语罗云。汝取佛辟鬼神咒。后傥有鬼神来娆汝者。持是鬼神名字。以慈心说之。    阿波竭 证证竭 无多萨 喜迟比迟沾波沾波迦罗准 维陵无 因轮无 指轮无 汉沙无 因登罗 宋林罗 和林罗 波耶越罗 檀持罗。    佛言是檀持罗经。佛故为诸弟子结恩经。佛告诸弟子。有急者当读之。鬼神傥来娆人者。当持慈心哀心。净还自视五藏思念五藏。佛说是经时。日月尚有堕地。佛语终不有异。今佛说是檀持罗经。以说生人欲来娆人者不得娆人。山神亦不得娆人。道沟边鬼神亦不得娆人。腥死鬼神亦不得娆人。善死鬼神亦不得娆人。闻是语火为不然。食饭得毒毒为不行。欲杀人刀为不向。溺深水中为不没难。群有四子人行空闲处。若行县邑中大国中。若对会若大座中。耆老中伴侣中。步行中坐卧中。值有蛊道家者。向读是经蛊道为不行。佛即为罗云说。使罗云为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白衣。皆令讽诵之。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赞观世音菩萨颂--慧智

赞观世音菩萨颂--慧智

赞观世音菩萨颂一卷 唐佛授记寺翻经沙门慧智奉制译   菩萨号为观世音  神通无碍难可量   摇山竭海震大地  悲愍众生同一体   记忆名号福不虚  是故常应称念彼   我今至诚念彼德  以是敬心而...

慈悲梁皇宝忏.卷五--真观法师

慈悲梁皇宝忏.卷五--真观法师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解怨释结第九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一切众生皆有怨对。何以知之。若无怨对则无恶道。今恶道不休三途长沸。是知怨对无有穷已。经言。一切众生悉皆有心。有心者皆得作佛。而诸众生心想颠...

佛说广义法门经--真谛

佛说广义法门经--真谛

佛说广义法门经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如是我闻。一时净命舍利弗。住舍卫国。只陀树林。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是时净命舍利弗。语诸比丘。诸比丘言。大德舍利弗。舍利弗言。长老。我今为长老说法。初善中善后善...

坛经解题--王雷泉

坛经解题--王雷泉

《坛经》解题 王雷泉   《坛经》,又名《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六祖坛经》、《法宝坛经》,一卷。唐代惠能(又作“慧能”)说,弟子法海集记。初集于唐开元元年(七一三),以后屡有增益和改易,日本《六祖坛经...

佛说诸佛经--施护

佛说诸佛经--施护

  佛说诸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时尊者大目干连。食时欲至。着衣持钵。将诣王城。忽作是念。我于今日。先往色究竟天。问少因缘。却来乞食。于是尊者大目干连。入三摩地等引。譬如力士屈伸...

楞伽经详解--净玄法师

楞伽经详解--净玄法师

  楞伽经详解   净玄法师   第一部分序论   “身如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思是修行者的高境界吗?显然不是。诗中的“尘埃”指的是“妄想杂念”。意为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