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4、月兔由来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仰,为后世留下一部记载佛祖行持的光辉论典。以下简述佛祖释迦牟尼传记。

  本集是《释迦牟尼佛广传》 三、布施品 34、月兔由来

  释迦佛广传 三、布施品 34、月兔由来

  释迦牟尼佛曾有一世于寂静地变为一只山兔,并且教有几名弟子:水獭、狼、猴子等。山兔恒以慈悲关照其它众生,令大家都能和睦安住于此地。天人不久也听闻山兔与众生快乐生活之美名。

  于每月十五日,山兔师徒都要守持八关斋戒。一次师徒商议说;“如有意外客人突然到来,我们可用各自所有之食物招待,以维持来者生命。”山兔则在一旁心中暗想:它们都有各种方法招待来客,我却无有什么特殊之物。若用牙齿咬碎之草芽布施也不合理,不如干脆用我身体当成食物。如是思维之时,天人已将山兔想法了知无遗,于是便将山兔此种品性到处宣扬开来。

  帝释天知道后,就以婆罗门形象现身此地,他装作饥饿且又迷失方向之人来到山兔面前。当时天气炎热,婆罗门就以非常痛苦之样貌一路哭泣不已。

  山兔见之后为安慰婆罗门,便立即邀请他来此寂静地做客。水獭于第一日中尽东道之谊,它从水中捕到七条鱼尸用以宴宾;狼则在第二日用雪蛙尸体,再加一罐别人丢弃之酸奶款待来客;第三日,猴子就采摘芒果树上已成熟之果实以作招待。而山兔根本不欲以其它众生血肉布施与婆罗门,它便准备用自身骨肉奉献与他。

  帝释天立即幻化出一火坑,山兔无有丝毫犹豫就举身跳入,其喜悦神态真如天鹅入于莲花海嬉戏一般。帝释天则赞叹不已地现出天身,又急忙用手捞出山兔身体,并将之于三十三天天人面前展示一番,所有天人皆赞不绝口。

  从此之后,三十三天尊胜宫、善法堂,及月轮之上便都开始留有山兔画像,直至今日,包括月兔在内之影像依然留存于世。

 

点我:

相关文章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第二卷--般若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第二卷--般若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第二卷   大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报恩品第二之上   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汝等大士。诸善男子。为欲亲近世间之父。为欲听闻出世之法。为...

止观辅行传弘决 卷四至八--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卷四至八--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卷四至八 唐毗陵沙门湛然述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四之一 释二十五方便。初且通明渐顿二种。次今就下。方始别明今文方便。初文通论顿方便者。初释名云善巧。回向令成妙因故名善巧。又泛引证及功能等...

金刚经译文--未知

金刚经译文--未知

   金刚经译文 述义 原文:金刚经原文   王骧陆居士著   我今天为什么要讲金刚经,用白话来述义呢?为要把金刚经上的妙用,移用在社会上。因离了世间上一切...

《百业经》:(61)安宁太子 两世极刑得佛救度

《百业经》:(61)安宁太子 两世极刑得佛救度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佛说十支居士八城人经--安世高

佛说十支居士八城人经--安世高

佛说十支居士八城人经一卷 后汉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诸上尊比丘。在波罗梨弗都卢城鸡园中。世尊般涅槃不久。于是十支居士八城人多有财物。诣波罗梨弗都卢治生。于是十支居士八城人持钱财物尽买。尽买已...

愚人愚行

愚人愚行

  从前,在一个农庄上,住着一位有福报而没有智慧的富翁。他虽拥有良田肥马,万贯家财,但因愚痴,不能辨别是非善恶,常常闹出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有一天,他因事进城,路上遇见一个被马鞭抽伤了背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