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经 贤臣修塔--堪布索达吉

极贤大臣修建遗塔起信,全家共证罗汉   以前,净饭王手下有一位极贤大臣,婚后一直都没有子嗣,夫妻俩常常祈祷梵天、帝释天、地神等,但都没有效果。   后来,净饭王生下悉达多太子,婆罗门相士预言:"太子若在家,将成为金轮王;若出家学道,将证得无上正等觉。"   听到这个预言,极贤大臣非常痛苦,心想:"如果有孩子,将来可以作悉达多太子的侍从,我的职位也可以传给儿子,只可惜我现在没孩子。"想到这里,极贤大臣心里倍加难过,夫妻俩又想尽办法,再三祈求,仍然无济于事。   悉达多太子长大后,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后来出游四城门,亲眼目睹人间的生、老、病、死苦,他深深思维世间的诸苦,生起猛烈的出离心,独自夜半越出城门,拔剑削发,出家修道。在苦行六年之后,在尼连禅河接受牧羊女的羊奶,以及婆罗门的吉祥草等供养后,他在菩提树下的金刚座上发誓:   "在未现证菩提以前,我永远不起此座!"   后来,夜睹明星,而大彻大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接着,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摄受憍陈如等五位比丘,也度脱很多人,皆得圣者果位,后来又去迦毗罗卫国等印度各地演说妙法,弘法度众。   这时,极贤大臣心想:"我已经七十多岁了,膝下无子,财产无人继承,应该将财产供养佛陀,不然,我死后,将全部充归国库,没什么意义。"于是,他发心迎请佛陀及僧众应供,亲手供养各种甘美的饮食。供养圆满后,佛陀对他传了法。他受持赞叹正法,对正法生起欢喜心。同时,他对佛陀诚恳地说出内心话:"佛陀,如果我家有个男孩,就可以像我侍奉净饭王一样地侍奉您……"   佛陀安慰他:"如果您真是如此希望,那非常好,我们就这么约定。"   不久,极贤大臣的妻子果然怀孕了,十个月后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孩子,他们为他举行隆重的诞生仪式,并取名为"贤者"。贤者很快长大了,他学会八观察及一切世间的学问。   佛陀观知贤者出家的因缘已成熟,便亲往极贤大臣家,对他说:"在未生您家的贤者之前,你已答应给我作侍者。现在,我来接他了。"   极贤大臣很欢喜,把贤者叫到佛陀面前,吩咐他:"贤者,在你未出生以前,我已承诺把你交给佛陀作侍从。今天,佛陀亲自来接你,你一定要好好地侍奉他,千万不要辜负父亲对你的期望。"   贤者高兴地说:"我一定遵守您的教诲,谢谢父亲给我这个机会,孩儿非常乐意。"   佛陀把贤者带回经堂,为他剃度、授戒、传法。贤者精进修行,灭尽了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这时,他心想:"我现在已断除一切痛苦,获得无上安乐,这些都是佛陀给我的。而报答佛恩的唯一方法,就是度化一切众生。"   贤者以神通观察了知,应该先调化自己的父母。剎那间他回到家里,跃入虚空,对父母示现雷、火、雹等各种神变,父母亲对他生起欢喜心和信心。他传法给父母,当下父母二人都摧毁萨迦耶见,证得预流果。   父母告诉贤者:"我们想出家修道。"   贤者说:"你们怎么决定,都可以。"于是,父母布施所有的家产,安排好一切,就一起出家。出家后,各自精进努力,都成为阿罗汉。   这时,比丘们请问世尊:"世尊,贤者是什么样的因缘出生在富贵之家,身相庄严,能于佛的教法下出家,获证罗汉果?他的父母又是什么因缘被贤者度化,也能出家得阿罗汉果?请世尊为我们演说前后因缘。"   世尊说:"这是因为他们前世的愿力。在贤劫人寿四万岁时,人天导师拘留孙佛在度化众生圆满后,示现无常,入了无余涅槃。当时的国王准备为佛修建一座遗塔,命令一位大臣全权负责。但这位大臣对佛没有太大的信心,因而把修建遗塔的事推给儿子做,他对儿子说:'儿子,我在王宫里国事繁忙,若再兼管修建遗塔,恐怕会忙不过来,你来负责修建遗塔吧!'   大臣的儿子听从父亲的命令,掌管整个修塔工程中的大小事务。在修塔的过程中,他对拘留孙佛生起很大的信心,并皈依受戒。他的父母受他的影响,也渐渐对佛生起信心,进而也皈依受了居士戒。   国王召集全国人民,在遗塔圆满竣工后,举办一场大法会。大臣的儿子,在塔前恭敬地供养,并发愿:'以这个善根因缘,希望未来能令佛欢喜,在佛的教法下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   他的父母问他发了什么愿,他如实回答,父母听后,也一起发愿:'希望我们生生世世财富圆满,能依孩子的引导,在佛的教法下出家,灭尽烦恼,证得阿罗汉。'   比丘们,当时大臣的儿子就是现在的贤者,当时的父母就是贤者的父母。因为我和拘留孙佛的功德事业是相同的,所以他对我生起欢喜心,在我的教法下出家,证得阿罗汉果。他的父母也因为同时发愿,现今愿力已经成熟,而能在我的教法下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   另外,他们三人在迦叶佛出世时出家,曾共同发愿:'希望将来能在佛的教法下一起获得解脱。'   因此,今天这三个人能同时得到究竟涅槃的果位。这就是全家人一起共证阿罗汉果的前后因缘。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佛说弥勒来时经--未知

佛说弥勒来时经--未知

佛说弥勒来时经 失译师名开元录附东晋第四译   舍利弗者。是佛第一弟子。以慈心念天下。往到佛所。前长跪叉手问言。佛常言。佛去后当有弥勒来。愿欲从佛闻之。佛言。弥勒佛欲来出时。阎浮利内地山树草木皆焦尽。...

《百喻经卷下》:63、伎儿著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

《百喻经卷下》:63、伎儿著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

  《百喻经卷下》63、伎儿著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  译文:  从前乾陀卫国有一班艺人,因为岁时饥馑就到别处去觅求生计。途经婆罗新山,而这山中素来多恶鬼,如吃人的罗刹鬼之类。当时这帮艺人一起在山中过...

金刚般若论--达磨笈多

金刚般若论--达磨笈多

金刚般若论 无著菩萨造 隋 达磨笈多译 金刚般若论卷上   出生佛法无与等  显了法界最第一   金刚难坏句义聚  一切圣人不能入   此小金刚波罗蜜  以如是名显势力   智者所说教及义  ...

《百业经》:(36)法施女 成熟音讯出家之愿

《百业经》:(36)法施女 成熟音讯出家之愿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第九卷--法贤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第九卷--法贤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第九卷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尔时世尊度彼六十贤众已。复思何人先可受化。乃忆西曩野儞聚落之中。有难那及长女并眷属等堪先受化。忆念我昔苦行去...

宣化上人:难陀尊者相貌非常圆满,他出家的因缘

宣化上人:难陀尊者相貌非常圆满,他出家的因缘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难陀。”  这一位难陀尊者是佛的弟弟,是佛的亲兄弟。佛是四月初八出生,他是第二年的四月初九生日。佛有三十二相,这个难陀有三十相,比佛矮四个手指头那么高。  “难陀”是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