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经 裸体迦叶--堪布索达吉

裸体迦叶   ——临终前皈信佛,证入真实涅槃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舍卫城附近有一户贫穷的农民,农夫的妻子怀孕九个月后生下一个孩子,因为这家人是外道迦叶种姓,所以为孩子取名为「迦叶」。迦叶长大后,与父母一同帮忙农务。   有一次,他看到父亲杀死很多的虫子,就劝告父亲:「父亲,您怎么忍心杀害那么多的虫子呢?」   「孩子,不要这么说!你还小,还不懂这些道理!」父亲对他说。   迦叶听了觉得很难过,心想:「如果一直跟父亲这样生活下去,是没有意义的。」   有一天,世尊来到王舍城,人们互相通报释迦世尊将普降甘露妙法的好消息。迦叶听到后,很想跟随佛陀出家修行,在征得父母的同意后,便前往王舍城。可是在路途中,他遇上一位外道行者,误以为就是世尊,便追随他出家。   迦叶跟外道修学后,修得很不错,颇有名气。因为他皈依的是外道裸体派,所以人们都称他为同姓裸体迦叶。有一次,他以神通观察发现自己只剩七天的寿命,因而很忧苦,痛悔自己选错了路,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解脱,却已经快要死亡。   后来,有一位对佛法极有信心的天尊告诉他:「你何必如此痛苦,想要获得解脱,就应该去王舍城,世尊在那里,一定会传授给你解脱法的。」   裸体迦叶听了,即刻前往王舍城。在途中,他思前想后,觉得:「世尊的眷属都是有惭有愧的,而我全身赤裸,这样前去绝对会遭到他人的讥笑。」想着想着,就不敢再往前走,便找个地方住下来,但他心里一直在想:「世尊啊世尊!您知不知道我的心情呢?」   此时,佛陀观知这个外道被调化的机缘已成熟,就着衣持钵去到迦叶住的地方。迦叶见到世尊前来,顿时生起极大的信心,他来到佛前,向世尊请教问题:「乔达摩尊者!我有一些疑问,您是否能现在为我解答呢?」   「我现在要到王舍城化缘,没有时间,以后你到我经堂外面,我可以给您答复。」佛陀对他说。   因为他知道自己寿命已经不长,心中很是着急,再三地请求,直到第四次在世尊面前祈求后,世尊终于答应了。   迦叶请问世尊:「世尊!痛苦是自己造成的,还是他人造成的?是自己和他人共同造成的,还是非自己、也非他人而是没有原因自然而成的呢?」   佛陀解释:「在胜义中,是远离一切戏论的;在世俗中,是如梦如幻,以因缘而生的。」   接着,世尊为他一一传授顺行十二缘起。传法圆满后,迦叶得到无垢的法眼,并对佛法生起不退转的信心,得到殊胜的境界。他很感激世尊的恩德,在赞叹、随喜之后,皈依三宝,就回去了。   在回去的路上,迦叶被一头牛撞死,死相很吉祥,诸根十分平静,面色柔和安详,皮肤鲜白。   第二天,很多比丘去王舍城化缘,听说了裸体迦叶不幸被牛撞死,死相吉祥的消息。化缘后,回到经堂,比丘们恭敬顶礼禀告世尊:   「世尊,昨天在您面前闻法的裸体迦叶,在回去的路上被牛撞死了,死相很吉祥。请问世尊,他死后将生到哪里?又将死在哪里呢?请求世尊为我们演说。」   世尊告诉比丘们:「裸体迦叶在我面前听闻佛法,已经证悟法义,他是真实涅槃。你们一定要把他的骨灰作成遗塔供养。」   世尊作了授记后,天人们非常欢喜赞叹,在空中说:「现在裸体迦叶已经真正涅槃了。」   很多外道听到后,认为是自己宗派的弟子,兴奋地在街头路口高举旗帜,得意地说:「释迦牟尼佛说我们外道没有究竟涅槃的,但天人们在空中宣告,裸体迦叶修行已经真实趣入涅槃了。」同时,还想把裸体迦叶的骨灰作成遗塔来供养。   比丘们执行如来的教言,也准备迎请裸体迦叶的骨灰作遗塔供养。因此,两方发生很大的争执。   外道说:「迦叶是我们裸体派的修行人。」   比丘们说:「迦叶已经在佛前皈依闻法了,是佛教的修行人。」   双方僵持不下,外道提议:「这样一直争下去,不会有结果,不如问天人,天人怎么说,我们就怎么作。」比丘们也同意。   于是,裸体外道请问天人:「裸体迦叶到底是佛教的修行人,还是外道的修行人?」   那些对佛教有信心的天人,照实地说:「他不是修行外道法成就的,而是依世尊的教法,趣入真实涅槃。」外道听了之后,都很羞愧地走了。于是,比丘们顺利地依法将骨灰作成遗塔,并恭敬供养。   后来,比丘们请问世尊:「世尊!裸体迦叶是以什么因缘被牛撞死?又以什么因缘令佛欢喜呢?请世尊为我们开示。」   世尊首先为他们宣讲四个男孩杀害四个妹妹的因果报应,这是裸体迦叶被牛撞死的因缘,然后再接着说:「很久以前,贤劫人寿二万岁迦叶佛出世的时候,佛陀在鹿野苑转*轮,有一位婆罗门的儿子对迦叶佛生起极大的信心,到佛前恭敬顶礼,佛传给他相应的教法,并在佛前皈依、受戒,广行布施,积累资粮。他在临终前发了一个愿:   『我一生在迦叶佛的教法下皈依,守持净戒,虽然没有得到什么境界,但以这些功德,希望将来能在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时候,皈依三宝,令佛欢喜。』   因为这个愿力已经成熟,所以能在我的教法下,令我欢喜,守持净戒。」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一至二十--玄奘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一至二十--玄奘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四十卷(第一卷~第二十卷) 尊者众贤造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一 序品第一   诸有遍于一切法  最极难知自共相   独能悟解无邪乱  是一切智今敬礼   ...

佛说咒目经--竺昙无兰

佛说咒目经--竺昙无兰

佛说咒目经一卷 东晋西域三藏竺昙无兰译   颓[敲-高+口]敷般[敲-高+口]敷 頞吒般[敲-高+口]敷 鸠离敷 鸠离比敷 鸠罗鸠[卄/(日*鳥)]比敷 沙离莎[卄/(日*鳥)]波提敷 伊离敷 伊罗...

四分律   卷六至十三--佛陀耶舍、竺佛念

四分律 卷六至十三--佛陀耶舍、竺佛念

《四分律》第六卷 初分之六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世尊听诸比丘持三衣不得长。时六群比丘畜长衣。或早起衣或中时衣。或晡时衣。彼常经营庄严如是衣服藏举。诸比丘见已语六群比丘言。佛听持三衣不得长。此...

百业经 老父亲--堪布索达吉

百业经 老父亲--堪布索达吉

老父亲 ——蒙佛加持 今昔得乐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婆罗门,长大娶妻共同生活,其妻怀孕九个月后,生下了一个非常庄严的孩子,夫妇为孩子举行了隆重的贺生仪式,取了适合其种姓的名字,用牛奶、酸奶、油饼...

佛说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不空

佛说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不空

佛说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长者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众多诸大菩萨摩诃萨。尔时世尊告阿难陀言。阿难陀有陀罗尼。能除世间一切疾病...

三昧弘道广显定义经--竺法护

三昧弘道广显定义经--竺法护

三昧弘道广显定义经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三昧弘道广显定意经卷第一(一名入金刚问定意经) 得普智心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国鹫山之顶。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诸菩萨八千人俱。于时世尊。广为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