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经 两位施主--堪布索达吉

两位施主 ——愿力成熟 得证罗汉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中有一施主,与妻子共享人间的安乐。后来,他们夫妇俩对佛法生起了信心,同皈佛门共受居士戒,经常作广大布施积聚资粮,渐渐地他们家就如井泉,求施者络绎不绝。有一天,他们恭迎佛陀及僧众去家中应供,准备了丰盛的饮食,世尊接受了供养后,观察他们的根基,传了相应的法,他们摧毁了萨迦耶见,获证了预流果位。此后世尊率僧众返回了。 后来,有一位造佛塔的执事比丘和一位建经堂的执事比丘去二施主家化缘。舍利子观察到,他们二比丘在施主家受供,但不会说法又不会讲经,舍利子便去了施主家与他俩一起受供。之后,二比丘推荐舍利子宣讲布施的功德,舍利子讲了之后,告诉他们:“最广最深最究竟圆满的布施功德,唯有佛陀才能够如量宣说。”(译者:一般的法,上师可以传讲,而真正深广究竟圆满的法,唯有圣者方能宣讲。)舍利子的宣讲使两位施主对世尊生起了很大的信心,他们夫妇很想在世尊前出家,于是同往佛前祈求。出家后,精进修持获得了罗汉果位。在他们的境界中:黄金与牛粪等同,手掌与虚空无别,诸天共赞他们的功德。 时诸比丘请问:“世尊,这两位施主以何因缘生于富裕家,令佛欢喜,在佛教法下出家,获证罗汉果位?唯愿为说,吾等乐闻。” 世尊告诸比丘:“这是他们往昔的发愿力。贤劫人寿二万岁,如来、正等觉、人天导师、迦叶佛出世时,有夫妇俩共同出家,一生中守持净戒,积累资粮,临终时都发愿:我们一生中在迦叶佛的教法下出家,虽没得到什么境界,但以此善根,愿我们将来生于富裕家,在释迦佛教法下出家,令佛欢喜,获证罗汉果位。以往昔的愿力成熟故,这两位施主今在我教法下令我欢喜,出家修持,得证罗汉果位。”世尊如是宣说毕,诸比丘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息除中夭陀罗尼经--施护

息除中夭陀罗尼经--施护

息除中夭陀罗尼经 宋西天北印度乌填曩国三藏传法大师施护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殑伽河边。与大众俱及于护世四大天王多闻天王最为上首。   尔时世尊告四王言。有大怖畏深可厌患。汝等应知若男若女童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八十一--未知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八十一--未知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八十一 初分天帝品第二十二之五   “善现,如来之心不住布施波罗蜜多,不住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以布施波罗蜜多等不可得故。   “...

贤愚经第八卷--慧觉

贤愚经第八卷--慧觉

  贤愚经第八卷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三九)盖事因缘品第三十四(丹本为三十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祇竹林精舍。慧命阿难。竹林中坐。心自思惟。如来出世。甚奇甚特。今诸弟...

明高僧传--释如惺

明高僧传--释如惺

明高僧传 明天台山慈云禅寺沙门释如惺撰 明高僧传叙   释迦世尊自周昭王甲寅降生西竺成道涅槃。垂千余载而至汉明帝。摩腾竺法兰始入中国。帝为首创白马寺以居之。自是佛法兴而僧徒渐盛。于是则有吴之康僧会晋之...

般舟三昧经源流--佚名

般舟三昧经源流--佚名

  般舟三昧经源流   本经为现存大乘经典中最早期问世的作品,也是有关弥陀经典中的最早文献,是净土经典的最早先驱。尽管最早的东西,不见得最完美,例如刻在兽骨头上的甲骨文,歪歪斜斜,不见得好看,外行人...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未知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未知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 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记 朝请郎飞骑尉赐绯鱼袋晁说之撰   陈隋间天台智者。远禀龙树。立一大教。九传而至荆溪。荆溪后又九传。而至新罗法融。法融传理应。应传瑛纯。皆新罗人。以故此教播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