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记--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记载了玄奘亲身经历和传闻得知的138个国家和地区、城邦,包括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中亚地区、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地的情况。书中各国的排列,基本上以行程先后为序:卷一所述从阿耆尼国到迦毕试国,即从中国新疆经俄罗斯中亚抵达阿富汗;卷二为印度总述,并记载了从滥波国到健驮罗国,即从阿富汗进入北印度;卷三至卷十一所述从乌仗那国至伐剌挐国,包括北、中、东、南、西五印度及传闻诸国;卷十二所述从漕矩吒国至纳缚波故国,即从阿富汗返抵中国新疆南部地区。该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各地的地理形势、水陆交通、气候、物产、民族、语言、历史、政治、经济生活、宗教、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叙述。特别是对各地宗教寺院的状况和佛教的故事传说,都作了详细的记载。记事谨严有据,文笔简洁流畅。 该书对研究古代中亚及南亚的历史,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玄奘的记述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印度的史料,如关于古代印度的地理、政治、赋役等状况;关于杰出的梵文文法学家波尼尼;关于印度历史上著名的毗卢择迦王、阿育王、迦腻色迦王等,该书都提供了很宝贵的史料。所述佛教史上几次著名的结集,大、小乘部派的分布,一些著名佛教学者的活动等,更是印度佛教史研究的难得资料。该书也是中亚和南亚考古不可或缺的参考文献,考古学家曾根据书中提供的线索,发掘和鉴定了许多有重要价值的历史遗址和文物。印度著名的那烂陀寺遗址,就是据该书提供的线索发掘和复原的。由于当时大唐国力昌盛,民族自信,玄奘才能在《大唐西域记》里毫不留情地批驳西域居民,尸弃尼国的人"形貌鄙陋",朅盘陁国的人"容貌丑弊",达摩悉铁帝国的人更惨,被描述为"人性犷暴。形貌鄙陋,眼多碧绿"。玄奘知书达礼,自幼"非雅正之籍不观,非圣哲之风不习",自然看不惯蛮荒之地的人文风俗,一概斥之"俗无礼义""不知礼义""不知善恶"。别的不说,仅玄奘选的"尸弃尼"这三个字,已将他对当地的嫌弃暴露无遗。 以玄奘对地理和自然描述之准确,想来对人的审美和观感也是忠实记录,其言辞之犀利,完全不加掩饰。 近代以来,中外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对该书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对书中的人名、地名、历史事件和宗教、社会、语言、民族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诠释和探讨。其中如人名、地名的还原和今地所在,已基本得到解决。但书中尚待研究的问题还很多。 《大唐西域记》分12卷,共十余万字,书前冠以于志宁、敬播两序。卷一记载了今天新疆和中亚的广大地区,是玄奘初赴印度所经之地。卷二之首有印度总述,然后直到卷11分述五印度的各国概况,其中摩揭陁一国情况占去了8、9两整卷的篇辐。卷12记载了玄奘返国途中经行的帕米尔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南缘诸国概况。 全书共记述了玄奘亲身经历的110国和得之传闻的28国情况,书中对各国的记述繁简不一,通常包括国名、地理形势、幅员广狭、都邑大小、历时计算法、国王、族姓、宫室、农业、物产、货币、食物、衣饰、语言、文字、礼仪、兵刑、风俗、宗教信仰以及佛教圣迹、寺数、僧数、大小乘教的流行情况等内容。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竺法护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竺法护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卷上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十万众俱。及诸菩萨八万四千,皆不退转无所从生,逮得权慧神通无极,随时而化救济三界,其名曰:...

佛说了本生死经--支谦

佛说了本生死经--支谦

佛说了本生死经一卷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佛说是。若比丘见缘起为见法。已见法为见我。于是贤者舍利弗谓诸比丘言。诸贤者。佛说若诸比丘见缘起为见法。已见法为见我。此谓何义。是说有缘。若见缘起无命非命为见法...

海涛法师:前世今生 客商的微笑

海涛法师:前世今生 客商的微笑

  佛陀过去生曾因积存足够的福德而投生在天界,成为天界的帝王。  他看到以前的朋友承受着妇人的身形,投生成富商的妻子,贪恋财宝和美色,根本没想过世事无常的真理,而且她还坐在市场做买卖,想要博取世上...

日照禅师:一切随他去吧

日照禅师:一切随他去吧

  日照禅师是南方人,经常周游名山大川。他很喜爱树木花草,所住的山间道场边总种有许多奇花异树。  一天,日照禅师在山中巡视,正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身边的两个侍者却为了一棵大树起了争执。  甲侍者...

《百喻经卷下》:82.比种田喻

《百喻经卷下》:82.比种田喻

  译文:  从前有位农夫,来到一块田边,只见一片好麦苗,生长郁茂,便问主人道:「怎么能使这麦子长势旺盛?」主人答道:「把地整治得平平松松,又施上粪水,就这样旺了。」这人就依照着方法来用,将粪水均...

佛教故事:一位禅师独自闯贼营巧用计谋拯救了全镇百姓

佛教故事:一位禅师独自闯贼营巧用计谋拯救了全镇百姓

  编者按:今天这篇故事摘自《星云禅话禅即生活》,原标题为“快活烈汉”,主人公是宋代性空妙普禅师。性空禅师除去文中这段惊人经历,另有一桩神奇事迹:禅师晚年当众宣布要坐在水盆中逐波而化,他人坐在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