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卷下》:82.比种田喻

  译文:

  从前有位农夫,来到一块田边,只见一片好麦苗,生长郁茂,便问主人道:「怎么能使这麦子长势旺盛?」主人答道:「把地整治得平平松松,又施上粪水,就这样旺了。」这人就依照着方法来用,将粪水均匀地施在田里,要撒下种子,却怕自己的脚蹋在田地里会使它坚硬,而使麦子长不出来,想着,我应坐在坐牀上,叫人抬着,我在上面撒种,这才好呢。就让四个人每人擎起坐牀的一脚,到田里撒种去。地踩得更板实了,为人嗤笑。怕自己两足把地踩实了,更添上八足以防止坚硬。

  凡夫俗子也是这样,既修行了禁戒这块田地,善芽即将萌生,应当谘询良师,以便受行他的教诫,让法芽生长旺盛,却反而违犯了禁戒,多作了许多恶行,使得戒芽无法生长。就如那人怕自己的两只脚会把地踩硬,反倒添了八只。

  《百喻经》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写在前面:

  《百喻经》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谐机智,生动巧妙,文浅理深。

  百喻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三万六千人俱。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答曰。亦有亦无。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问曰。五谷从何而生。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而生。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问曰。空从何生。答曰。从无所有生。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答曰。从自然生。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问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答曰。众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复坐如故。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

  原典:

  82. 比种田喻①

  昔有野人②,来至田里,见好麦苗生长郁茂③,问麦主言:“云何能令是麦茂好?”其主答言:“平治其地,兼加粪水,故得如是。”彼人即便依法用之,即以水粪调和其田。下种于地,畏其自脚蹈地令坚,其麦不生。“我当坐一床上,使人舆之④,于上散种,尔乃好耳。”即使四人,人擎一脚⑤,至田散种,地坚逾甚,为人嗤笑。恐已二足,更增八足。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既修戒田,善芽将生,应当师谘,受行教诫,令法芽生。而返违犯,多作诸恶,便使戒芽不生。喻如彼人,畏其二足,倒加其八。

  注释

  ①比:他本作“以”。

  ②野人:指居住在山野之人,亦即山民。

  ③郁茂:郁,繁盛貌。茂,草木繁盛。郁茂,郁蓊茂盛。

  ④舆:本谓车箱,后泛指车。

  ⑤擎:举;向上托起。。

  来源:

  1、《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经注释》弘学注释

  3、网文

 

点我: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想到自己一定要想到众生

净空法师:想到自己一定要想到众生

愿大,不能没有大愿,想到自己一定要想到众生,尤其是正在迷惑颠倒的众生,我们用什么方法帮助他觉悟。众生今天贪着,贪财、贪色,我们自己能把这些放下,把自私自利放下,把...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十三回拜善见比丘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十三回拜善见比丘

  三眼国参善见比丘  颈文三道园光由旬  卍字胸标金轮掌现  顺机顺法无念无照  得菩萨随顺灯法门  因而证得欢喜行住  善财童子一步一步的向声游行,抵达三眼国。这个国家的人民大都生三只眼睛,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学会感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学会感恩

当年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瓷的,还有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根本瞧不起那只陶瓷罐,常常数落它。铁罐冲着陶瓷罐说:“你这个陶瓷罐子,你敢碰我吗?”“不敢,铁...

光绪年间一个真实故事

光绪年间一个真实故事

  江苏的贾先生,在上海租界一洋行工作,深得老板信任。  端午节前,老板派他去城南一带收欠款,他带上皮袋子就出发了。  事情进展的还算顺利,到中午,共收得银洋一千八百多块。  贾先生走了半天,说了...

净空法师:根本就不能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上

净空法师:根本就不能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上

佛菩萨度化众生,最初释迦牟尼佛就给我们做了榜样。早年我们在汤池做实验,我告诉当时有三十七位老师,我说在历史上,最好的老师有两个人:一个是释迦牟尼佛,一个是孔子。他...

蕅益大师:毗尼藏者,佛法纪纲,僧伽命脉,苦海津

蕅益大师:毗尼藏者,佛法纪纲,僧伽命脉,苦海津

毗尼事义集要缘起毗尼藏者。佛法纪纲。僧伽命脉。苦海津梁。涅盘要道也。粤自鸡园初唱。召善来而戒体斯成。迨夫鹤树潜晖。申顾命而木叉是重。必因犯以乃遮。体则叶于无作。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