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供养父母师长戒第一--道源

参、释二十八轻戒   不供养父母师长戒第一   善男子!如佛说言,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不能供养父母、师长,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释】   [供养父母、师长]:   所谓‘供养’,就是以自身所能有的一切,施之于父母、师长、尊贤等人受用,即是供养。而父母、师长尤宜供养。因为‘人身难得’,父母生我此身;‘佛法难闻’,师长授我佛法。故父母、师长于我,恩重于天,故宜恭敬供养。   庄严经十二说:‘诸菩萨为成就六度故,于诸地中,决定应作六事:一者、必应供养,此为成就檀度。若不长时供养,则檀度不得圆满...’ 受优婆塞、优婆夷戒,就是‘在家菩萨’,菩萨必须成就六度,供养即是六度中的檀度。故供养父母、师长,是为成就、圆满檀度。   不供养父母、师长的人,忤逆不道,在世法亦所不容,而况佛法?不供养父母、师长,虽一心念佛,或执持菩萨名号,但其与佛、菩萨的本愿相违,故佛、菩萨不与相应。   西方三圣中,阿弥陀佛身旁所站立者,一为大势至菩萨,一为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为观世音菩萨之师,所以他头顶阿弥陀佛相,以示敬奉师长。大势至菩萨头顶宝瓶,瓶内盛其父母舍利,以示孝敬父母。故二菩萨德行,正是受菩萨戒之优婆塞、优婆夷‘供养父母、师长’最好的典范。   [失意罪]:   什么是‘意’呢?俱舍论四说:‘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心、意、识三名,所诠义虽异,而体是一如。’又梁译摄论一说:‘以识生依止为意,释曰:若心前灭后生,无间能生后心,说此名意。’   依以上的说法,前往‘在家菩萨戒’法会受戒的优婆塞、优婆夷,先发菩提心,立意参与‘菩萨戒’会,接受‘菩萨戒法’,依‘菩萨戒法’,识知必成菩萨。所以这心、意、识是一如的。   若受了戒的优婆塞、优婆夷不供养父母、师长,即是犯了此戒,就违失了菩提心,及受戒的立意和成为菩萨的识智了。而烦恼乱心,不但成不了菩萨,反会获罪。故凡不供养父母、师长者,必得‘失意罪’。   [不起]:   ‘起’就是道业由下向上升进,谓之‘升起’。受了菩萨戒的人,若不供养父母、师长,连暖法都得不到,又何能起升至须陀洹乃至菩萨?   [堕落]:   ‘堕’与‘落’,都是由上向下坠的意思。受菩萨戒的人,曾发菩提心,并努力升进。但若不供养父母、师长,其菩提心已失,将由此下坠而堕落,乃至畜牲、饿鬼、地狱的下三道。   [不净]:   ‘净’就是‘清净’,受戒的优婆塞、优婆夷,若能至心乃至一心受持戒文,即可达‘清净’的境界。若不供养父母、师长,即已破戒,身心不净。身心不净的凡夫,连天界都升进不了,而况升进净界的极乐净土?   [有作]:   ‘有’是生死界,有因、有果谓之‘有’。因此,这个‘有’就成了三界生死之因,所谓三界‘有者是’。如‘欲有’是欲界生死,‘色有’是色界生死,‘无色有’是无色界生死。   ‘作’,有‘作意’、‘作业’、‘作犯’的三种意义。‘作意’就是相应于一切之心而起。成唯识论三说:‘作意,谓能惊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有不供养父母、师长之心意,而有不供养父母、师长之恶业行。故不供养父母、师长的业行,是由身、口、意三业具足。受了戒的优婆塞、优婆夷,连父母、师长都不供养,则其他如杀生、偷盗等恶事,当亦常为之。若如此,就犯了所受的一切戒律,故称之为‘作犯’。   是以,‘有作’即是堕落的因缘,将轮回生死,永远不能出离了。   【旨意】   父母、师长之于我身、心,恩重于天,故宜努力供养、奉事。故佛制此戒,受戒之人若犯,即得失意罪和不起、堕落、不净、有作等的恶果。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思益梵天所问经--鸠摩罗什

思益梵天所问经--鸠摩罗什

思益梵天所问经四卷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思益梵天所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与大比丘僧六万四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七万二千人。皆众所知识。得陀罗尼无碍辩才...

佛说施一切无畏陀罗尼经--施护

佛说施一切无畏陀罗尼经--施护

佛说施一切无畏陀罗尼经 宋西天三藏朝散大夫传法大师施护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游行到于摩伽陀国庵没罗林。住韦提呬山帝释岩中。   尔时帝释天主来诣佛所。前白佛言世尊。我有怖畏谓阿修罗。于长夜...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伽梵达摩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伽梵达摩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唐西天竺沙门伽梵达摩译      永乐御制大悲总持经咒序   朕闻观自在菩萨誓愿。入微尘国土。拯拔一切有情。离诸苦趣。故说是无量功德总持经咒。世间善男子。...

佛说三转法轮经--义净

佛说三转法轮经--义净

佛说三转法轮经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尔时世尊告五苾刍曰。汝等苾刍。此苦圣谛于所闻法如理作意。能生眼智明觉。汝等苾刍。此苦集苦灭顺苦灭道圣谛之法。如...

起世经--阇那崛多

起世经--阇那崛多

起世经 隋三藏法师阇那崛多等译 起世经卷第一 阎浮洲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舍啰婆悉帝城迦利啰窟。尔时彼处众多比丘。饭食已皆出来集迦利啰堂。一时坐已。各生是念。同共议言。诸长老辈。未曾有也...

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不空

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不空

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瑜伽集要焰口施食起教阿难陀缘由   尔时世尊在迦毗罗城尼俱律那僧伽蓝所。与诸比丘并诸菩萨无数众会前后围绕而为说法。尔时。阿难独居静处。念所受法即於其夜三更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