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乐饮酒戒第二--道源

  耽乐饮酒戒第二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耽乐饮酒,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释】   [耽乐]:   ‘耽’与‘乐’意义相近,过于迷恋,谓之‘耽’。过于迷恋心喜,谓之耽乐。   [饮酒]:   ‘饮酒’就是‘喝酒’,饮酒能伤身,并能迷魂、失性,甚至发狂发癫,不但不能行道业,连正业亦不能为。故受戒之人,不可饮酒。饮酒为恶业,自害成分居多,故为轻戒。酤酒者,不但自害更以害人,故为重戒。   【旨意】   人身难得,受夜之优婆塞、优婆夷,不可以饮酒而为戕害,以此人身,勤修道业,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者,其应得罪恶,如第一轻戒者然。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不杀生”死后可生天道?

“不杀生”死后可生天道?

  在释迦牟尼佛未成佛道的多生以前,曾有一次,转生为一条力大无穷的毒龙。  它有一个庞大的身躯,一双可怕的大眼晴,假如有人惹它,它会用那双毒眼把人瞪死。身体强壮的,即使不被瞪死,只要它嘘一口气,也...

大乘显识经--地婆诃罗

大乘显识经--地婆诃罗

大乘显识经 中天竺国沙门地婆诃罗奉诏译 大乘显识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于去来今照了无碍...

佛说内藏百宝经--支娄迦谶

佛说内藏百宝经--支娄迦谶

  佛说内藏百宝经一卷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时有万二千比丘僧。菩萨七万二千人共坐。文殊师利菩萨从坐起前白佛。今菩萨大会欲从佛闻沤和拘舍罗所入事。菩萨何因缘分别知内外事...

贫妇身贫心不贫虔诚扫佛精舍终证得道果

贫妇身贫心不贫虔诚扫佛精舍终证得道果

  祇园精舍里的僧众在佛陀的教导下,和合共住,用功精进。每天,僧众庄严的讽诵、摄受的威仪,让精舍呈现出一片肃穆祥和的法界,同时也让住在精舍旁的贫穷人家,在耳濡目染下心生欢喜,和三宝结了善缘。  “...

佛说大乘四法经--地婆诃罗等

佛说大乘四法经--地婆诃罗等

佛说大乘四法经一卷 唐中天竺沙门地婆诃罗等奉敕初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菩萨摩诃萨众。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有四种法。菩萨摩诃萨。尽...

小道地经--支曜

小道地经--支曜

小道地经 后汉天竺三藏支曜译   道人求息。所以不得息者有四因缘。何等为四。一者怙其善不晓护戒自欲身。二者以不护戒便黠意不生。以黠意不生便不知身。以不知身意便惑。三者不解经以不解经便不了了。以不了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