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文二--道源

结文二   善男子!若优婆塞、优婆夷至心受持如是戒,是人名为优婆塞、优婆夷中分陀利华,优婆塞、优婆夷中微妙上香,优婆塞、优婆夷中清净莲华,优婆塞、优婆夷中真实珍宝,优婆塞、优婆夷中丈夫之人。   善男子!如佛所说,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名为比丘,在家菩萨名为优婆塞。出家菩萨持出家戒,是不为难。在家菩萨持在家戒,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注释】   [分(邠)陀利华]:   ‘邠陀利华’是梵文Pundarika的音译,即俗称的白莲华。此华分三时,各有其名字:尚未开放时名屈摩罗,盛开之时名邠陀利,即将谢落时名迦摩罗。花期很短,晨朝开华,向暮即行凋谢。生命时间甚短,但洁白无垢、无染。众生生命时间短促,有如邠陀利华,故宜至心持戒,使道心无垢、无染、洁净,亦如邠陀利华。   [微妙上香]:   ‘微妙’就是理趣幽玄,迥绝思议。‘上香’就是最上等之香。佛在阿含经内说:‘有风无风,香遍十方者,世间若有近事男、近事女,持佛净戒,行诸善法,谓不杀、不盗、不淫、不妄及不饮酒,是近事男、近事女,如是戒香,闻遍十方,而彼十方咸皆称赞。’又说:‘以戒法为严饰具...成就戒法,为涂香者。’可知,所谓‘微妙上香’持佛净戒,成就戒德的近事男、近事女(优婆塞、优婆夷),其德名就像涂了上香一样,遍闻十方,无远弗届。   [清净莲华]:   ‘清净’就是已离恶行的过失,烦恼的垢染,一如莲华出污泥,而不被污泥所染一样。故至心持戒的人,应绝诸恶、不善法,方能洁净如莲华。   [真实珍宝]:   ‘珍宝’就是金、银、珠、玉之类稀世之物,一般人珍惜以为宝。‘真实珍宝’就是货真价实之宝,而不是假宝。至心持戒之人,戒德崇高,至为稀有难得,故被视为真实珍宝。   [丈夫之人]:   ‘丈夫’就是勇健的人,精进正道,修行持戒不退者,即为‘丈夫’。佛在广义法门经内说:‘无浊思惟,寂静身行,善解脱心,善解脱慧,独住清净,所作已办,如此则说名胜丈夫。’因此,‘丈夫’之人,必须至心持戒,寂静身行,甚至无浊思惟,以求佛道。   [出家菩萨]:   ‘出家’就是出离在家的生活,修沙门净行。毗婆沙论说:‘家者是烦恼因缘,夫出家者为灭垢累,故宜远离。’虽摩诘经方便品也说:‘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出家。”’所以凡出家的人,是为灭除家的垢累而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方能称之为出家。出家须受二种戒,即十戒和具足戒,甚至须受出家菩萨戒,这些的戒须终身至心受持不犯,即成为出家菩萨。   [出家菩萨持出家戒,是为不难]:   出家菩萨受十戒和具足(二百五十戒)及出家菩萨戒,戒律绵密,无有遗漏,对身、口、意三业防杜至严,照说,出家菩萨持出家戒甚难,但佛说‘不难’,其理有四:   一者:出家菩萨已无父母、妻子、眷属之垢累为障。   二者:出家菩萨不需经营农、牧、工、商各业之利,不受物质、金钱之累障。   三者:出家菩萨住于僧团,与净洁道友为伍,关系单纯,不受社会复杂人际关系之累障。   四者:日以修道精进为务,不受生活奔波烦恼障。   出家菩萨障累少,故持出家戒,是为不难。   [在家菩萨持在家戒,是乃为难]:   在家菩萨只受五戒和八戒,及六重二十八轻戒,戒律不多,对身、口、意三业防杜较宽,照说,在家菩萨持在家戒,应较容易,但佛说‘是乃为难’,其理亦有四:   一者:在家菩萨有父母、妻子、眷属之累。   二者:在家菩萨经营农、工、商等各业,为物质、金钱驱策。   三者:在家菩萨身居社会,与各色人等为伍,人际关系复杂,是非最多,对道业大受干扰。   四者:在家菩萨因俗务缠盖,疏于修道。   在家菩萨因障累太多,故持在家戒,是乃为难。   【旨意】   在家菩萨若能至心持戒不犯,则得无量戒果。但在家菩萨持戒,障累较之出家菩萨为多,故宜更为勇猛精进,严持戒律。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菩萨行证--星云法师

菩萨行证--星云法师

  第一课菩萨道的起点   菩萨是印度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凡是觉悟到生命苦空无常,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人,不论出家在家,不分地位高低,只要能发菩提心者,都有资...

母狗转人证圣果,因果不虚信心足

母狗转人证圣果,因果不虚信心足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大宝积经  卷四十一至五十--未知

大宝积经 卷四十一至五十--未知

大宝积经卷第四十一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七四无量品第五   尔时,佛告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清净信已,佛薄伽梵知是菩萨摩诃萨,为菩萨藏法门之器;知是诸佛正法器已,躬往其所,开...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天亲菩萨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天亲菩萨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 天亲菩萨造元魏天竺三藏法师菩提流支译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卷上   归命释迦牟尼佛。四句之义于诸经首有论解释。如彼应知。于大众中说此法门者。示现法胜大众摄在说法住处。依彼山等胜处说故...

佛说人仙经--法贤

佛说人仙经--法贤

  佛说人仙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那提迦城昆左迦精舍中。与大众俱。尔时尊者阿难独止一处。起如是念。我佛世尊。先说所有诸方诸国。及诸城隍。所谓盎誐国。摩迦陀国。迦尸国。憍萨罗国。蜜[口*爾]沙国...

百业经:(8)生乐母 婚前证果智慧第一

百业经:(8)生乐母 婚前证果智慧第一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  堪布索达吉译导  一时,佛在舍卫城。(译者:据说佛在此居住了二十五年,也有说是二十四年。佛当年所居的遗址尚在,在更顿秋培所著的《印度佛教史》与许多印度的佛教史上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