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文二--道源

结文二   善男子!若优婆塞、优婆夷至心受持如是戒,是人名为优婆塞、优婆夷中分陀利华,优婆塞、优婆夷中微妙上香,优婆塞、优婆夷中清净莲华,优婆塞、优婆夷中真实珍宝,优婆塞、优婆夷中丈夫之人。   善男子!如佛所说,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名为比丘,在家菩萨名为优婆塞。出家菩萨持出家戒,是不为难。在家菩萨持在家戒,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注释】   [分(邠)陀利华]:   ‘邠陀利华’是梵文Pundarika的音译,即俗称的白莲华。此华分三时,各有其名字:尚未开放时名屈摩罗,盛开之时名邠陀利,即将谢落时名迦摩罗。花期很短,晨朝开华,向暮即行凋谢。生命时间甚短,但洁白无垢、无染。众生生命时间短促,有如邠陀利华,故宜至心持戒,使道心无垢、无染、洁净,亦如邠陀利华。   [微妙上香]:   ‘微妙’就是理趣幽玄,迥绝思议。‘上香’就是最上等之香。佛在阿含经内说:‘有风无风,香遍十方者,世间若有近事男、近事女,持佛净戒,行诸善法,谓不杀、不盗、不淫、不妄及不饮酒,是近事男、近事女,如是戒香,闻遍十方,而彼十方咸皆称赞。’又说:‘以戒法为严饰具...成就戒法,为涂香者。’可知,所谓‘微妙上香’持佛净戒,成就戒德的近事男、近事女(优婆塞、优婆夷),其德名就像涂了上香一样,遍闻十方,无远弗届。   [清净莲华]:   ‘清净’就是已离恶行的过失,烦恼的垢染,一如莲华出污泥,而不被污泥所染一样。故至心持戒的人,应绝诸恶、不善法,方能洁净如莲华。   [真实珍宝]:   ‘珍宝’就是金、银、珠、玉之类稀世之物,一般人珍惜以为宝。‘真实珍宝’就是货真价实之宝,而不是假宝。至心持戒之人,戒德崇高,至为稀有难得,故被视为真实珍宝。   [丈夫之人]:   ‘丈夫’就是勇健的人,精进正道,修行持戒不退者,即为‘丈夫’。佛在广义法门经内说:‘无浊思惟,寂静身行,善解脱心,善解脱慧,独住清净,所作已办,如此则说名胜丈夫。’因此,‘丈夫’之人,必须至心持戒,寂静身行,甚至无浊思惟,以求佛道。   [出家菩萨]:   ‘出家’就是出离在家的生活,修沙门净行。毗婆沙论说:‘家者是烦恼因缘,夫出家者为灭垢累,故宜远离。’虽摩诘经方便品也说:‘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出家。”’所以凡出家的人,是为灭除家的垢累而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方能称之为出家。出家须受二种戒,即十戒和具足戒,甚至须受出家菩萨戒,这些的戒须终身至心受持不犯,即成为出家菩萨。   [出家菩萨持出家戒,是为不难]:   出家菩萨受十戒和具足(二百五十戒)及出家菩萨戒,戒律绵密,无有遗漏,对身、口、意三业防杜至严,照说,出家菩萨持出家戒甚难,但佛说‘不难’,其理有四:   一者:出家菩萨已无父母、妻子、眷属之垢累为障。   二者:出家菩萨不需经营农、牧、工、商各业之利,不受物质、金钱之累障。   三者:出家菩萨住于僧团,与净洁道友为伍,关系单纯,不受社会复杂人际关系之累障。   四者:日以修道精进为务,不受生活奔波烦恼障。   出家菩萨障累少,故持出家戒,是为不难。   [在家菩萨持在家戒,是乃为难]:   在家菩萨只受五戒和八戒,及六重二十八轻戒,戒律不多,对身、口、意三业防杜较宽,照说,在家菩萨持在家戒,应较容易,但佛说‘是乃为难’,其理亦有四:   一者:在家菩萨有父母、妻子、眷属之累。   二者:在家菩萨经营农、工、商等各业,为物质、金钱驱策。   三者:在家菩萨身居社会,与各色人等为伍,人际关系复杂,是非最多,对道业大受干扰。   四者:在家菩萨因俗务缠盖,疏于修道。   在家菩萨因障累太多,故持在家戒,是乃为难。   【旨意】   在家菩萨若能至心持戒不犯,则得无量戒果。但在家菩萨持戒,障累较之出家菩萨为多,故宜更为勇猛精进,严持戒律。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药师佛法门显修仪轨--未知

药师佛法门显修仪轨--未知

  一、称圣号:   南无常住十方佛南无常住十方法南无常住十方僧(三称)   愿此香花云徧满十方界一一诸佛土无量香庄严具足菩萨道成就如来香   二、药师赞:   皈命满月界净妙琉璃尊法药救人天因中十二...

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竺法护

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竺法护

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二卷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卷上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精舍。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千二百五十。菩萨万人。尔时佛于迦利罗讲堂上坐。与无央数百千之众...

十二门论--鸠摩罗什

十二门论--鸠摩罗什

十二门论 龙树菩萨造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十二门论序 释僧叡述 释僧叡述   十二门论者。盖是实相之折中。道场之要轨也。十二门者。总众枝之大数也。门者开通无滞之称也。论之者。欲以穷其源尽其理也。若一...

黑氏梵志经--支谦

黑氏梵志经--支谦

黑氏梵志经一卷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尼连江水边。在彼一月造十八变化。于迦葉兄弟三人及千弟子。转游行罗阅只城。止顿一年。教授国民。为其讲法。初成佛道竟二年已。乃到舍卫兴隆道化...

地藏菩萨本愿经注释--王智隆

地藏菩萨本愿经注释--王智隆

地藏菩萨本愿经注释 王智隆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1)地藏:梵名乞叉底檗沙,在忉利天受释迦如来咐嘱,每日晨朝入恒沙禅定,观察众机。于二佛中间,无佛世界教化六道众生之大悲菩萨也。安忍不动如大地,静...

华严经   卷十至十二--实叉难陀

华严经 卷十至十二--实叉难陀

《华严经》(80卷)第10品 菩萨问明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觉首菩萨言:“佛子,心性是一,云何见有种种差别?所谓:往善趣、恶趣;诸根满、缺;受生同、异;端正、丑陋;苦、乐不同;业不知心,心不知业;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