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雍和宫

 

  【简介】

  雍和宫位于北京东城北新桥雍和宫大街,是北京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也是我国著名的寺院之一。它的藏语名称为“噶丹金袷林”,意为兜率壮丽宫。

  雍和宫的旧址原是明代太监官房,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在此为皇四子胤祯修建府邸。康熙四十八年(1709),胤祯被封为雍亲王,这里便成为雍亲王府。胤祯即位后,将一半建筑改作黄教上院,另一半留作行宫。雍正三年(1725)改名为“雍和宫”。1735年,雍正去世,下葬前曾在此停灵。乾隆九年(1744),雍和宫正式改为藏传佛教寺庙。

  寺院共分五进院落,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三座五彩琉璃牌楼以及天王殿、御碑亭、雍和宫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又名大佛楼)、“四学殿”(讲经殿、密宗殿、数学殿、药师殿)、戒台楼、班禅楼等组成。整个寺院建筑布局完整、气势宏伟、金碧辉煌,建筑风格兼有汉、满、蒙、藏等民族建筑的特色。

  御碑亭(又称四体文碑亭),建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亭内矗立一座高六米的巨大石碑,碑文用的是满、汉、蒙、藏四种文字,记述了藏传佛教的历史和乾隆皇帝对待藏传佛教的策略。汉文部分系乾隆御笔。

  雍和宫殿为寺内主殿,相当于一般汉传佛教寺院的大雄宝殿。殿内供奉铜质三世佛。东西两侧设置的十八罗汉像,采用了“蒙麻脱沙”和“彩绘拨金”的塑造方法。据说这种艺术手法在我国已经失传,因此雍和宫内的十八罗汉像更显得弥足珍贵。

  永佑殿原名正寝殿,建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雍正继位前这里是寝殿。雍正死后曾将棺木停放于此,更名为神御殿。乾隆九年(1744)改称永佑殿。殿内西壁上挂有绿度母补绣像,传说是由乾隆的母亲孝圣皇太后钮祜禄氏亲手用几千块不同颜色的绸缎补绣而成。

  班禅楼是乾隆皇帝迎接西藏六世班禅进京为其受戒、祝寿后休息的地方。

  戒台楼是乾隆皇帝迎接六世班禅进京为自己受戒、祝寿而修建的。楼内保存着当时的戒台及受戒时所用物品等珍贵文物。

  万福阁(又称大佛楼),高三十余米,整座建筑全部是木质结构,造型独特。内供一尊由整株直径三米的白檀木雕成的弥勒佛站像,高二十六米(地上十八米,地下八米),直径八米。佛像的头部接近阁顶,矗立在汉白玉雕饰的须弥座上,体态高大,面容慈祥,制作艺术十分精湛。据记载,造佛像用的白檀木是乾隆十五年(1750)西藏第七世达赖喇嘛为感谢乾隆皇帝派兵平息叛乱所送的礼物。这尊举世罕见的巨大佛像,不仅是雍和宫内最大的佛像,1990年8月还被受进《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1949年以前,雍和宫年久失修,殿堂颓败,杂草丛生。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于1950年、1952年两次拨款修缮。1961年该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革”初期,在雍和宫面临再度被毁的危急关头,经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予以保护,使这座名刹得以完整地保存至今。1979年又进行了全面修整,寺貌焕然一新。1981年,雍和宫作为宗教活动场所重新对外开放。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雍和宫大街12号

  邮编:100007

  电话:010-64043769/84048751

点我:
标签: 寺院
返回列表

上一篇:北京灵光寺

下一篇:承德普宁寺

相关文章

天台山中方广寺

天台山中方广寺

  天台山中方广寺   【简介】   中方广寺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天台山风景区北部,距天台县25公里,寺居石梁瀑布西侧山坡上。石...

湖南衡山福严寺

湖南衡山福严寺

  湖南衡山福严寺   【简介】   福严寺座落在掷钵锋下,这里松杉茂密,修竹掩映,古藤纵横,幽深秀丽,收览了南岳胜景。19...

哈尔滨极乐寺

哈尔滨极乐寺

  【简介】   极乐寺座落在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尽头,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占地面积57000平方米。极乐寺是东北三省的四...

山县乾元禅寺

山县乾元禅寺

  潜山县乾元禅寺   【简介】   三祖寺又名“乾元禅寺”,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境内风景秀丽的天柱山南...

南通广教寺

南通广教寺

  南通广教寺   【简介】   广教寺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南郊的狼山,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狼山是江苏省著名...

长安兴教寺

长安兴教寺

  【简介】   兴教寺位于西安城南约20公里处,长安县杜曲镇少陵原畔,长安县镇樊川北原(少陵塬)。是唐代著名翻译家、旅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