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筇竹寺

  昆明筇竹寺

  【简介】

  筇竹寺全称“筇竹禅寺”禅,汉传佛教的一大宗派-禅宗之谓也。“禅”意为静中思虑,也叫禅定。禅宗起源于印度,南北朝时由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传入中国。达摩到建康(今南京)与梁武帝讲佛,话不投机,遂渡江北上到嵩山少林寺,面壁禅定,长达九年,开创了中国佛教的禅宗派。相传他渡江时折一根芦苇为舟,少林寺至今有一石碑上刻“达摩一苇渡江图”。禅宗传到五祖弘忍后,又分为两个派别,两派皆主张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不同的是,神秀一派北宗禅,讲求渐悟成佛;而六祖慧能代表的南宗禅,则主张顿悟成佛。南宗禅的影响极其深远,后来和净土宗共同发展为中国最有影响、流传最广的佛教两大宗派。禅宗在中国传播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外来宗教,其教义只有与本民族的思想文化相适应,才能生根、发芽,不断发展。非常突出的是,禅宗特别是南宗禅,结合中国实际,讲求人人平等,更多地吸取庄子的思想,使繁琐的教义简易化,修行简便,有较强的生命力。

  再说筇竹。此竹因产于古代邛都(今四川省西昌)而得名,是中国的珍贵竹种。其竿瘦节大壁厚而实中,形状极其美,作拄杖甚佳。《史记》记载,早在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国(今阿富汗)就曾看到过从南方丝绸之路贩运去的蜀布和筇杖。关于筇竹寺的来历,相传,宋代大理国时期,善阐(今昆明)侯高光、高智兄弟二人,有一天到西山打猎,只见一头犀牛跃出。兄弟俩穷追不舍,直到昆明玉案山,犀牛不见了,却看到几个鹤发童颜的僧人,手拄筇竹杖。第二天他们又去看,筇竹杖已落地生根,长成茂密的竹林。他们认为这是神仙的启示,这里是一块佛光宝地,于是在此建庙,名为“筇竹寺”。现在筇竹寺天王殿门口的对联讲的就是这个传说:“地座灵山,白象呈祥,青狮献瑞;天开胜境,犀牛表异,筇竹传奇。”

  筇竹寺建寺之初,并不出名。到了1279年,雄辩法师到这里讲经,筇竹寺才名声日振。雄辩法师是昆明人,俗姓李,少小出家,为大理国师杨子云的高足弟子,后来到中原学习佛法25年,先后拜四位大德高僧为师。因“其学大备”,元世祖忽必烈赐其法名“洪镜”。回到昆明后,他便在筇竹寺宣讲佛教禅宗经典。因此筇竹寺便成为云南第一个宣讲禅宗的寺院。此后人们便称筇竹寺为禅寺了。雄辩法师在寺讲经22年,圆寂后,弟子玄坚继承其衣钵,作筇竹寺住持。玄坚曾得到元武宗赏赐的《大藏经》,元仁宗还颁敕圣旨,敕封其为“头和尚”。元仁宗的“圣旨”主要是钦定筇竹寺的田产财物,明令不许掠夺劫取。这对佛教在云南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因此这道“圣旨”当时即被镌刻为碑。此碑现嵌于筇竹寺大雄宝殿左壁墙内,其一面为汉文,一面为蒙文。因汉文当时称白话文,故此碑又叫“白话碑”。它对我们今天研究元代社会,特别是云南寺院经济、佛教历史、语言变化等都有重要价值。筇竹寺最著名的是五百罗汉。五百罗汉分布在天王殿南北两边的天台莱阁、梵音阁以及大雄宝殿中。筇竹寺天台莱阁和梵音阁中各有216尊,大雄宝殿中有68尊。

  什么是罗汉?罗汉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修行达到的最高果位。在汉传佛教中则低于佛和菩萨,为第三等果位。佛、菩萨、罗汉三者的区别在于:佛可以解脱自己,解脱别人,普度众生;菩萨可以解脱自己,解脱别人,却不能普度众生;罗汉可以解脱自己,但不能解脱别人,更不能普度众生。不过,获得罗汉这一果位,就已熄灭一切烦恼,永远不会再投胎转世受所谓“生死轮回”之苦。因此,罗汉是没有烦恼的人。由于罗汉远比佛和菩萨接近人间,又有五百之众,阵容浩大,十分热闹,深受僧俗欢迎,所以许多地方都建有罗汉堂。 中国供奉五百罗汉始于东晋,兴于五代和宋,盛于清朝。

  据统计,我国有五百罗汉雕塑的寺窟共有18处。比较著名的为北京碧云寺、苏州西园寺、四川新都宝光寺和昆明的筇竹寺四处。其中筇竹寺五百罗汉,摆脱了其他寺院五百罗汉正襟危坐、千人一面的刻板模式,更是首屈一指,独具特色,被称为“东方雕塑像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央美术学院的专家曾对每尊罗汉作过签定,并摄影存档。筇竹寺五百罗汉塑于清光绪年间,从1883年到1890年,历时7年。作者是民间雕塑家黎广修和他的六个弟子。此前黎广修已在四川新都宝光寺雕塑过五百罗汉。因此筇竹寺方丈梦佛法师慕名邀请他到昆明再塑罗汉。

  黎广修是四川合川人,自幼攻渎诗书,能诗善画。他又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懂得了许多佛学哲理。为了充分体现禅宗人人平等、人人都能成佛的思想,加之总结新都宝光寺塑像经验,他决定一改佛教传统的刻板模式,而把筇竹寺五百罗汉塑成芸芸众生的模样。

  为了寻找艺术的模特儿,他常常到昆明黑林铺茶馆品茶,与过往行人交谈,仔细观察。有时进城办事,或“街子”天赶集,也留意各类人物的形容神态。凡觉典型者,及时捏成小样。所以他塑的五百罗汉形象各异,神态逼真,朴实自然,栩栩如生。他高超的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对此还有一段传说故事。当时塑像缺少资金,黎广修去向云贵总督岑毓英募化。言谈之间,竟在自己的袖袍里捏塑了岑的泥像,而且维妙维肖。总督又惊又喜,当即答应动用府银捐赠功德为罗汉造像。后来,黎广修将这位总督也塑进了罗汉群中。天台莱阁与梵音阁罗汉堂中的罗汉,均分上、中、下三层。上下两层,是大师辅导弟子们所塑,中间一层因观者看得最为真切,为黎广修亲手所塑,尤为精彩。

  天台莱阁进门,门边手拿破帚的这位,是有名的疯僧,他以“疯僧扫秦”的佳话而流传后世。相传南宋时,他在杭州灵隐寺修行,奸贼秦桧前来求签,他劝秦桧不能杀岳飞。然而秦桧踌躇不语,他便执帚扫秦桧之面,秦桧神魂失落,狼狈逃跑。昆明筇竹寺北面中层这位手持毛刷者,身着素色黄袍,他是康熙皇帝的“圣体”。据说康熙皇帝游镇江金山寺时曾赋诗道:“朕本西方一衲子,然何落到帝王家。”此诗表明他崇佛敬佛的思想。有人说他是罗汉转世,便将他塑入五百罗汉当中。

  梵音阁进门右边,有一位头戴破帽,手拿酒壶酒杯的罗汉,这是济公。济公在中国历史上实有其人,他嗜好酒肉,举止颠狂,人称“济颠和尚。”但他神通广大,嬉笑幽默,扶危济困,打抱不平。在不合理、不公平的时代,他是受苦受难者的朋友和救星。但是,他去罗汉堂报到晚了,因此只能被安排在门旁边(北京碧云寺的济颠像则蹲在房梁上,有些寺中只能站在过道里)。门的右边,是“五子戏弥勒”,表现了中国世俗传统的儿孙满堂天伦之乐的亲情。筇竹寺北面中层第8尊,手捏佛珠,头戴风帽,面容慈祥,仪态不凡。他是乾隆皇帝的“圣体”。因为他在位时,曾下令整理刊行浩繁的大藏经,弘经护法,使佛教极一代之盛,所以佛教徒为报答皇恩,就附会说他是罗汉转世,也将他塑人五百罗汉之中。

  昆明筇竹寺五百罗汉在佛教思想上表现最大特点是:神的成分少了,人的成分多了。皇帝总督、庶民百姓、武士书生、乞丐优伶、樵夫渔民……每个罗汉都充满了浓烈的生活气息,观之可亲,似曾相识。可以说这正是黎广修独具匠心之处:皇帝与庶民平起平坐,乞丐与公卿促膝谈心,其体现的正是禅宗人人平等,人人都能成佛的思想。

  黎广修创作中所突出表现的禅宗思想,还明确地表达在他作的一幅对联上。此联现悬于筇竹寺南厢房:“大道无私,玄机妙悟传灯录;仙缘有份,胜地同登选佛场。”联语道出了禅宗的真谛:佛道无私,仙缘人人有份,只要懂得佛的玄机妙悟,任何人都可以成佛。正是基于这种人人平等的思想,黎广修不仅将民间形形色色的人物塑成罗汉,还把自己和几个徒弟以及梦佛长老也塑入罗汉群中。

  五百罗汉千姿百态,究其创作手法,可分为两种。一是现实主义手法。以疯颠二僧为代表,借神的形象,表现人的喜、怒、哀、乐,表现人的精神风貌。这类作品占五百罗汉中的绝大多数。这些形象极富动感和变化,一改过去罗汉造像正襟端坐,神情呆板的旧模式,他们或坐或立,或吟读赋画,或低头沉思……好一幅人间百态图。罗汉塑像中,除了单个的形象外,还往往以相互关联的二三罗汉为一组:两个罗汉,一个身旁放着箩筐,一个弯腰拿筐中水果,好似讨价还价的买卖者。两个手拿经卷的罗汉,一谈一听,宛若在切磋学问……各组罗汉中的每一位都具个性,又相互配合,和谐统一。这也为五百罗汉增添了艺术特色。

  创作手法之二是浪漫主义,大胆的夸张和想象。筇竹寺大雄宝殿中的68尊罗汉多属这类作品。他们或腾云驾雾,或骑龙跨虎,或长臂揽月,或长足蹈海……现在的女子想青春永驻,往往借助化妆品,甚至整容术。然而黎广修塑造的这个“剥面罗汉”,仿佛告诉人们,那些办法太罗嗦,只要剥去老的面皮,就是一张佼好的面容。筇竹寺长臂罗汉,长长的手伸向月亮,表达了古代人们对探索月球的向往。长腿罗汉,长长的脚,立足海浪之中,表达着古代人们征服海洋的愿望。应该说黎广修浪漫主义手法所表达的理想和愿望,今天大都已变成了现实,然而他那可贵的思想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除了五百罗汉外,还有许多著名的匾联值得欣赏。

  筇竹寺大雄宝殿前的一副楹联,气魄宏大,妙语联珠,堪称佳作:“两手把大地山河捏瘪搓圆撒向空中毫无色相;一口将先天袒气咀来嚼去吞在肚里放出光明。”梵音阁前的一副对联为担当撰书:“托钵归来,不为钟鸣鼓响;结斋便去,也知盐尽炭无。”担当为云南明末人,时值明亡之际,胸怀爱国思想,被迫出家为僧。他诗书画皆精。此联语言质白,却含深意,予人启迪;其书法也颇见功力。

  【联系方式】

  地址:昆明市城西玉案山

  电话:0971—8181881

  邮编:650001

点我:
标签: 寺院

相关文章

上海静安寺

上海静安寺

  上海静安寺   【简介】   静安寺位于上海市南京西路1686号。向为著名江南古刹。据碑志,建于三国吴大帝孙权赤乌十年(...

普陀山法雨寺

普陀山法雨寺

  普陀山法雨寺   【简介】   法雨寺,也称“石寺”,位于浙江省普陀山,为普陀山第二大寺院,是国...

西安大兴善寺

西安大兴善寺

  西安大兴善寺   【简介】   大兴善寺位於陕西省西安市城南,是中国佛教密宗祖庭,被国务院确立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五台山殊像寺

五台山殊像寺

  五台山殊像寺   【简介】   殊像寺在五台山怀镇西南0.5千米处,因寺内供奉着文殊菩萨而得名。它创建于东晋初年,唐代重...

芜湖广济寺

芜湖广济寺

  芜湖广济寺   【简介】   广济寺位于安徽省芜湖市西北部的赭山南麓。赭山海拔86米,山上翠柏修篁,葱郁成林,花木吐芬,...

江苏镇江隆昌寺

江苏镇江隆昌寺

  江苏镇江隆昌寺   【简介】   隆昌寺历史悠久,名扬中外。历史上有许多达官贵人、名流学者慕名前来参访。如相传梁武帝曾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