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无言的感化(中)

前文回顾:

故事|无言的感化(上)


美丽的摩甘蒂耶一见到佛陀,就对佛陀的高贵与庄严一见钟情。然而,早已彻底断除爱欲的佛陀微微睁开双眼,看了看眼前的婆罗门的妻子和女儿问道:“长者,请你告诉我,她们之中,哪一位是你的女儿?哪一位是你的妻子?”老婆罗门吃惊地说:“那个年轻漂亮的是我女儿,那个年老满面皱纹的是我的妻子。这么明显的事,你怎么就看不出来呢?”佛陀说:“喔,我看出来了,年老的是你的妻子,年轻的是你的女儿,对吗?那么请问,你的妻子在四十年前是怎样的呢?”婆罗门说:“四十年前,我的妻子和我女儿今天一样的年轻漂亮。”佛陀又说:“四十年后,你的女儿又将是怎样的呢?”婆罗门说:“四十年后,我的女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变得像我妻子今天一样的年老而满面皱纹。”


佛陀说:“所以,我看他们只有年龄上的差异而无美丑之分。不过,你的女儿确实美丽,别的男子见了都会动心,但我不会,因为我早已彻底断除了爱欲。我在觉悟之时,我看到了欲爱的种种过患。它是一口美丽的陷阱,人一旦掉下去,就会被淹没,被吞噬。它又是长在悬崖峭壁上的玫瑰,人一旦去采摘它,将会落入万丈深渊而粉身碎骨。世人不知爱欲过患,贪爱追求,因而历劫多生,头出头没,生生死死,了无出期。几多英雄豪杰,能仁志士不知其患,结果多毁在其中,身败名裂。我深知其过患,我永远不会掉入这口美丽的陷阱。”

老婆罗门夫妇深具慧根,听了佛陀的话,略有所悟,就问道:“沙门,你能告诉我们你是怎样彻底断除爱欲的?”佛陀说:“很好,你们听着:吾见爱欲者,不复有爱欲,可为此法身,尽是肮脏物,即使以足指,亦不愿污染。”婆罗门夫妇听了此断欲偈,当下见道证入了第三果。他们悲欣交集,庆幸今天遇到了真正的大圣人,解决了一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超越了生死,脱离了轮回。他夫妇俩跪在佛陀面前,请求加入僧团,佛陀点头答应了。


佛陀抬头对摩甘蒂耶说:“姑娘!请不要有爱欲,不要有嗔恚,它是轮回的主因,痛苦的根源。看着我寂静的脸,你将息灭爱欲,息灭嗔恚,获得宁静与安详。”可是高傲虚荣的摩甘蒂耶却善根鲜少,刚才佛陀说断欲偈,她就觉得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心想:你不要我,完全可以拒绝,为何要说我身上尽是肮脏的不净物,将我说得一无是处,一钱不值,这么来侮辱我。她非常气愤,根本听不进佛陀的善言劝告。她用嗔恚而气愤的眼神、狠狠地怒视了佛陀一眼,转身向家跑去,她因此对佛陀怀恨在心。后来她凭藉高贵的血统和绝世的美貌,嫁给优陀南国王做了王后。

第二年,当佛陀来到优陀南首都传道时,摩甘蒂耶就报复佛陀,她用金币雇佣一伙流氓去辱骂佛陀,要把佛陀赶出城。这些被雇的流氓就去大骂佛陀,骂佛陀是强盗、蠢驴、白痴、骆驼、笨蛋、地狱种子、畜牲、永世得不到解脱,苦难的恶趣正等待着你。无论佛陀走到哪里,这些人就跟到哪里;无论他们怎样的诅咒恶骂,佛陀总是微笑相待。


侍者阿难陀无法忍受这种肮脏的恶骂,对佛陀说:“师父!我们离开这儿到其它的地方去吧。”佛陀说:“阿难陀!我们到哪里去?”阿难回答说:“到没有人骂的地方去。”佛陀说:“如果那个地方也有人骂,那又该到哪里去?“再到另外一个地方去。”


佛陀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整个世界就都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地。阿难陀!不要这么想,问题在哪里发生,就要在哪里解决,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到其它的地方去。大象在战场上能经得住如蝗之篱,我将以同样的方式忍受这些无法无天的辱骂。”


(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学处
学处|佛法中的“药”
学处|学佛是对现实的消极逃避吗
学处|水陆法会都有哪些内容
学处|观众生苦 发菩提心

☀观照
观照|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观照|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
观照|人生靠什么

☀开示
开示|倓虚法师:破无明见法性
开示|虚云老和尚:平常就是长远,一年到头,一生到死,常常如此
开示|来果禅师:未悟以前犹自可,已悟以后事更多
开示|印光大师:不可妄期圣证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
常识|水陆法会的历史演变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①

☀素食
素食|日久心弥安
素食|离嗔
素食|补嘴空
素食|闲静

☀分享
分享|国庆欢喜报四恩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参加2022佛教论辩会感悟(一)

☀赏析
赏析|初唐阎宗造弥勒佛倚坐像
赏析|道信大师亲笔书写的禅宗三祖僧璨塔铭砖拓片
赏析|牧溪(传)《五祖荷锄图》
赏析|明代木雕彩绘罗汉坐像

☀阅读
阅读|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阅读|杯水不能熄车薪之火,萤光不能破幽谷之昏
阅读|玉琳国师: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阅读|虚心下贤,不存我慢

☀故事
故事|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佛菩萨的境界——道宣律师朝礼五台
故事|慈心因缘
故事|提婆达多的堕落
故事|无言的感化(上)

☀视频
视频|我在灵隐做志工
视频|静观众妙
视频|祈福:万类生灵 同游妙庄严域
视频|雨歇千峰翠 烟飞万木稀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纪念|八月二十 鸠摩罗什三藏圆寂日

纪念|八月二十 鸠摩罗什三藏圆寂日

2022年9月15日 农历八月二十鸠摩罗什三藏法师圆寂纪念日中国佛教史上,有两位声名最为显著、贡献最为卓越的译经大师——鸠摩罗什三藏与玄奘三藏。二位大师所译的经典,在大乘教内流通最广,罗什三藏所译《金...

故事|路要自己走

故事|路要自己走

佛陀在印度北方一个叫舍卫城时,有位年轻人每天晚上都会来听佛陀说法,可是好多年过去了,他的修行还是没有很明显的进步。一天晚上,年轻人早早就来到了佛所,发现只有佛陀一个人,便走向佛陀说:“佛陀,我心中常常...

开示|倓虚法师:想离苦必须念佛

开示|倓虚法师:想离苦必须念佛

夫六道众生,无一不欲离苦得乐。尤以我人道欲求离苦之心更切,以其八苦交煎,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此八苦,前七苦有过去者,有未来者,有现临其境者;至第八五阴...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①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①

前文回顾:常识|五位百法:心法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善是顺益、顺理义,即顺益此世他世的有漏无漏行法,性离垢秽,清净无染,故名为善。善有四类:(1)自性善,即信...

百喻经故事——小儿得欢喜丸(92)

百喻经故事——小儿得欢喜丸(92)

小儿得欢喜丸——《百喻经》经文昔有一乳母,抱儿涉路。行道疲极,眠睡不觉。时有一人持欢喜丸授与小儿,小儿得已,贪其美味,不顾身物。此人即时解其钳锁、璎珞、衣物都尽掠去。释义从前,有一个奶妈,她抱着乳儿赶...

新闻|推进中国化·点亮人间灯——2022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在浙江湖州开幕

新闻|推进中国化·点亮人间灯——2022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在浙江湖州开幕

2022年11月4日上午,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浙江省佛教协会、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协办,湖州市佛教协会承办的2022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在浙江省湖州市开幕。湖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姜景峰在致辞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