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无言的感化(中)

前文回顾:

故事|无言的感化(上)


美丽的摩甘蒂耶一见到佛陀,就对佛陀的高贵与庄严一见钟情。然而,早已彻底断除爱欲的佛陀微微睁开双眼,看了看眼前的婆罗门的妻子和女儿问道:“长者,请你告诉我,她们之中,哪一位是你的女儿?哪一位是你的妻子?”老婆罗门吃惊地说:“那个年轻漂亮的是我女儿,那个年老满面皱纹的是我的妻子。这么明显的事,你怎么就看不出来呢?”佛陀说:“喔,我看出来了,年老的是你的妻子,年轻的是你的女儿,对吗?那么请问,你的妻子在四十年前是怎样的呢?”婆罗门说:“四十年前,我的妻子和我女儿今天一样的年轻漂亮。”佛陀又说:“四十年后,你的女儿又将是怎样的呢?”婆罗门说:“四十年后,我的女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变得像我妻子今天一样的年老而满面皱纹。”


佛陀说:“所以,我看他们只有年龄上的差异而无美丑之分。不过,你的女儿确实美丽,别的男子见了都会动心,但我不会,因为我早已彻底断除了爱欲。我在觉悟之时,我看到了欲爱的种种过患。它是一口美丽的陷阱,人一旦掉下去,就会被淹没,被吞噬。它又是长在悬崖峭壁上的玫瑰,人一旦去采摘它,将会落入万丈深渊而粉身碎骨。世人不知爱欲过患,贪爱追求,因而历劫多生,头出头没,生生死死,了无出期。几多英雄豪杰,能仁志士不知其患,结果多毁在其中,身败名裂。我深知其过患,我永远不会掉入这口美丽的陷阱。”

老婆罗门夫妇深具慧根,听了佛陀的话,略有所悟,就问道:“沙门,你能告诉我们你是怎样彻底断除爱欲的?”佛陀说:“很好,你们听着:吾见爱欲者,不复有爱欲,可为此法身,尽是肮脏物,即使以足指,亦不愿污染。”婆罗门夫妇听了此断欲偈,当下见道证入了第三果。他们悲欣交集,庆幸今天遇到了真正的大圣人,解决了一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超越了生死,脱离了轮回。他夫妇俩跪在佛陀面前,请求加入僧团,佛陀点头答应了。


佛陀抬头对摩甘蒂耶说:“姑娘!请不要有爱欲,不要有嗔恚,它是轮回的主因,痛苦的根源。看着我寂静的脸,你将息灭爱欲,息灭嗔恚,获得宁静与安详。”可是高傲虚荣的摩甘蒂耶却善根鲜少,刚才佛陀说断欲偈,她就觉得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心想:你不要我,完全可以拒绝,为何要说我身上尽是肮脏的不净物,将我说得一无是处,一钱不值,这么来侮辱我。她非常气愤,根本听不进佛陀的善言劝告。她用嗔恚而气愤的眼神、狠狠地怒视了佛陀一眼,转身向家跑去,她因此对佛陀怀恨在心。后来她凭藉高贵的血统和绝世的美貌,嫁给优陀南国王做了王后。

第二年,当佛陀来到优陀南首都传道时,摩甘蒂耶就报复佛陀,她用金币雇佣一伙流氓去辱骂佛陀,要把佛陀赶出城。这些被雇的流氓就去大骂佛陀,骂佛陀是强盗、蠢驴、白痴、骆驼、笨蛋、地狱种子、畜牲、永世得不到解脱,苦难的恶趣正等待着你。无论佛陀走到哪里,这些人就跟到哪里;无论他们怎样的诅咒恶骂,佛陀总是微笑相待。


侍者阿难陀无法忍受这种肮脏的恶骂,对佛陀说:“师父!我们离开这儿到其它的地方去吧。”佛陀说:“阿难陀!我们到哪里去?”阿难回答说:“到没有人骂的地方去。”佛陀说:“如果那个地方也有人骂,那又该到哪里去?“再到另外一个地方去。”


佛陀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整个世界就都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地。阿难陀!不要这么想,问题在哪里发生,就要在哪里解决,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到其它的地方去。大象在战场上能经得住如蝗之篱,我将以同样的方式忍受这些无法无天的辱骂。”


(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学处
学处|佛法中的“药”
学处|学佛是对现实的消极逃避吗
学处|水陆法会都有哪些内容
学处|观众生苦 发菩提心

☀观照
观照|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观照|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
观照|人生靠什么

☀开示
开示|倓虚法师:破无明见法性
开示|虚云老和尚:平常就是长远,一年到头,一生到死,常常如此
开示|来果禅师:未悟以前犹自可,已悟以后事更多
开示|印光大师:不可妄期圣证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
常识|水陆法会的历史演变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①

☀素食
素食|日久心弥安
素食|离嗔
素食|补嘴空
素食|闲静

☀分享
分享|国庆欢喜报四恩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参加2022佛教论辩会感悟(一)

☀赏析
赏析|初唐阎宗造弥勒佛倚坐像
赏析|道信大师亲笔书写的禅宗三祖僧璨塔铭砖拓片
赏析|牧溪(传)《五祖荷锄图》
赏析|明代木雕彩绘罗汉坐像

☀阅读
阅读|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阅读|杯水不能熄车薪之火,萤光不能破幽谷之昏
阅读|玉琳国师: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阅读|虚心下贤,不存我慢

☀故事
故事|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佛菩萨的境界——道宣律师朝礼五台
故事|慈心因缘
故事|提婆达多的堕落
故事|无言的感化(上)

☀视频
视频|我在灵隐做志工
视频|静观众妙
视频|祈福:万类生灵 同游妙庄严域
视频|雨歇千峰翠 烟飞万木稀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纪念|八月初十 大慧宗杲禅师圆寂日

纪念|八月初十 大慧宗杲禅师圆寂日

生灭不灭,常住不住。圆觉空明,随物现处。——宋孝宗御制大慧宗杲禅师真赞大慧宗杲禅师(1089—1163),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宗杲禅师天生英气勃勃,十二岁入乡校读书。一天,宗杲禅师因与同窗...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不定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不定心所

不定心所有四个,即悔、眠、寻、伺这四个心所,于识、界、性等皆不定故,所以得名不定。不像遍行的触等定遍诸识,以悔等四法,唯第六识中有,余识皆无;亦不如别境的欲等定遍诸地,以悔眠唯在欲界,寻伺二禅以上即无...

新春福慧|最后一波灵隐寺红包封面领起来!

新春福慧|最后一波灵隐寺红包封面领起来!

新年到~好运到~恰逢团圆,喜庆年年眼看春节将至,大家都在为“年味”作准备这其中最少不了的自然是祝福和红包!好看、好玩、有寓意的红包封面已经成为展示个性的年味特产喜迎兔年 阖家团圆今年杭州灵隐寺依循惯例...

新闻|杭州灵隐寺监斋菩萨圣诞送灶

新闻|杭州灵隐寺监斋菩萨圣诞送灶

1月14日,壬寅年农历腊月廿三,适逢监斋菩萨圣诞。傍晚18:15,杭州灵隐寺两序僧众云集十方苑,讽诵经咒,同声礼赞监斋菩萨。愿以此祝圣送灶功德,回向风雨以时  灾疠不起兵戈无用  ...

释教三字经|先束身 次摄心 得圆通 证道深

释教三字经|先束身 次摄心 得圆通 证道深

戒律,可以检束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保护我们不会造下种种的恶业。也可以摄持我们的内心不起,不随外境而攀缘、追求。学佛的人为什么甘受这种拘束呢?因为他们都有一个远大的希望,那就是得圆通,证道深。圆,是圆满、...

赏析|青州佛教造像精品:东魏石雕释迦三尊像

赏析|青州佛教造像精品:东魏石雕释迦三尊像

释迦佛三尊像 年代:东魏规格:高104公分 震旦博物馆藏佛教尊像的雕造由简而繁。中国的佛陀造像,承袭印度传统,五世纪初才出现一佛二菩萨的三尊像组合,这种形式一直流传至今。这是一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