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欣赏——但得心闲到处闲 莫拘城市与溪山


宋朱大卿

【宋】五祖法演禅师

但得心闲到处闲,

莫拘城市与溪山。

是非名利浑如梦,

正眼观时一瞬间。


法演禅师这首诗歌是一首劝世诗,诗歌首两句“但得心闲到处闲,莫拘城市与溪山”,劝告世人不管是在闹市中生活,还是隐居在深山之中,只有心无挂碍,才会过得轻松自在、心情舒畅。如果心中有挂碍,放不下世间的名闻利养,即使你躲到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之中,也会整天烦恼重重,身心不得自由。反之,如果你能够看破世间的功名利禄、人我是非,那么即便你在车水马龙的闹市中生活,内心也不会受到尘世喧嚣的干扰,与生活在没有人烟的深山一样。


法演禅师的“是非名利浑如梦,正眼观时一瞬间”两句诗,告诉人们如何做到“心闲到处闲”。禅师认为,我们之所以不能生活得任运逍遥,是因为常常被人我是非和功名富贵等虚无缥缈的东西充塞了心田。心中有挂碍的人,会时刻都在计较着世间的人我是非:对自己有怨恨仇怼的人,总是想尽办法要置对方于死地;对于自己未曾得到的利益,总是想着如何通过摇尾乞怜、投机钻营的方式来获得;对已经得到的地位,还千方百计向上爬一爬,不到万人之上誓不罢休……因为心中有永不满足的贪心和嗔心在支撑着自己,他们就会整天为本可不必去贪求的世事而奔忙,永远也享受不到生活的乐趣。


是非功名都如梦幻泡影,纵然你在人我是非的争斗中暂时取胜,除了对别人造成伤害之外,终究对自己没有一点益处;随着时间的流变,昨日的“胜利”即如昨夜之梦,只增加了别人的怨恨与过结。其实,是非本来就是无中生有的事情,当你面对是非时,如果对之置之不理,这些是非自然就会消失无踪。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巡觅
巡觅|在灵隐,邂逅的不仅仅是一场太阳雨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学处
学处|什么是菩萨
学处|佛有三身,说法的是哪一身
学处|有关念佛的三个困惑,你是否也有呢
学处|佛法中的“药”

☀观照
观照|渐渐鸡皮鹤发 看看行步龙钟
观照|刹那刹那 念念之间 不得停住
观照|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开示
开示|弘一法师: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
开示|虚云老和尚:怎能因为忙了就不讲威仪呢
开示|印光大师:菩萨之心犹如虚空,无所不遍,众生小感则小应,大感则大应
开示|太虚大师:从信心上修成定慧学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来历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本迹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①

☀素食
素食|黄花遍处
素食|凉风袅袅,寒露凄凄
素食|离贪嫉
素食|日久心弥安

☀分享
分享|慈孝心 清凉行
分享|月光遍照 慈心流辉
分享|普护物命生慈心
分享|国庆欢喜报四恩

☀赏析
赏析|历经波折传入中国的千手观音
赏析|清早期绢地全堂佛会图
赏析|唐代线刻石雕:药师琉璃光佛坐像
赏析|敦煌五代绢画:药师琉璃光如来

☀阅读
阅读|我虽学佛未忘世——八指头陀的爱国诗篇
阅读|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阅读|杯水不能熄车薪之火,萤光不能破幽谷之昏
阅读|玉琳国师: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故事
故事|戒贪得自在
故事|拦住沙门的水鬼
故事|修行的事以后再说吧
故事|佛陀为何吃了三个月马麦

☀视频
视频|空山新雨后
视频|天香桂子落纷纷
视频|慧灯耀不二 禅窟得妙传
视频|我在灵隐做志工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恭逢观世音菩萨出家日,一起诵读《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恭逢观世音菩萨出家日,一起诵读《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今日2022年10月14日,农历九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恭迎|九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出家日)。值此殊胜节日,让我们共同至心持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诵读《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效有求必应之...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无尽慈尊者(387)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无尽慈尊者(387)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隐踪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隐踪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编者按本公众号为增强与广大善信、游客互动,特开“隐踪巡觅”栏目,主要内容为信众、游客参访灵隐寺的游记(图文、视频等均可)或其他与灵隐寺、佛教等相关内容。今日刊发谯赛赛的投稿《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提婆长尊者(364)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提婆长尊者(364)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常识|三法印与一实相印(下)

常识|三法印与一实相印(下)

一实相印一实相印,即诸法圆满真实的理体,离言诠,绝对待,平等一味,无二无别,远离一切虚妄的无相之相。如《大涅槃经》第八如来性品说:“无二之性。即是实性。”《思益梵天所问经》说:“一切法平等,无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