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请问力明①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忍辱:梵音羼提波罗密,译名忍辱到彼岸。忍,是忍耐,是修行人的能忍之心,辱,是侮辱之境。当侮辱我们的境界现前怎么办,要能忍,这样才能修行用功,不能忍,就会被境所转,不能修行用功。忍辱有三种:


生忍,就是众生忍,对于众生能够忍耐。我们生在此娑婆世界,常常会遇到需要忍辱的境界,遇到别人要骂你、打你、欺辱你的境界。我们佛弟子,平常修行用功就要准备,遇到这样的境界能够忍受,否则,遇到这样的人,心里立马就会冒火,起嗔恨烦恼。


法忍,对外面的气候,大寒大热,或者遇到饥饿、口渴等境界所逼迫,能够忍。法忍就是一切诸法的忍耐,也叫无情忍。法,就是这些无情法,或者大热天、大寒天,要吃饭时没有饭吃,要喝水没有水喝,都要忍耐。


生忍和法忍都属于世间法,如果不能够忍耐,当遇到不顺心的境界现前,不能够忍耐的话,又怎么用功呢。


无生法忍,这里的忍字是安忍,安住不动的意思。无生法是真如实相之理,无生无灭,无生法忍就是安住于无生法。我们修行就是要证得这个不虚妄的真实之法,证得真实之法我们就了生死、成佛道。


在娑婆世界修行,要证得这种无生法忍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释迦佛开示了我们一个殊胜方面的法门,要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到极乐世界,莲花一开,见到阿弥陀佛,听到阿弥陀佛一说法,即悟无生忍,当时就悟得、就证得无生法忍。


本章请问力明,讲述力与明两个方面的道理,先说力的一面。有佛弟子问佛:什么法的力量最多?什么法最光明?佛答复他:忍辱的力量最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忍辱不动瞋恨,心中不怀恶念,加上安定坚强,能够生出一种最大的力量。能够忍辱,不怀恶念,自然不做恶事,不说恶话,人家自然会更加尊敬你。


如《金刚经》中,释迦牟尼佛现身说法,他前生前世当忍辱仙人时,遇见歌利王割截他的身体,节节肢解,他不动瞋恨心,才显出他的力量大。他对于歌利王不但恶念不起,还发了愿,得了道要先度他。五比丘中第一个开悟的憍陈如,就是那时候的歌利王,佛成佛之后就先度他,这都是忍辱的功夫。


前文回顾

每日一偈  /  佛说四十二章经


经题

译者

经序①

经序②

经序③

出家证果①

出家证果②

出家证果③

断欲绝求①

断欲绝求②

割爱去贪

善恶并明①

善恶并明②

善恶并明③

转重令轻

忍恶无嗔

恶还本身

尘唾自污

返本会道

喜施获福

施饭转胜①

施饭转胜②

举难劝修①

举难劝修②

举难劝修③

举难劝修④

问道宿命

请问善大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开示|太虚大师:欲令吾人安信志之心,定慧性之命,必求佛教之无上真正之道

开示|太虚大师:欲令吾人安信志之心,定慧性之命,必求佛教之无上真正之道

茫茫宇宙,譬如一大逆旅,吾人与万物并生此逆旅之中,要皆过客而已。逆旅未至销毁,即过客不绝来往。然逆旅依然存在,悠悠千古,一代一代之过客竟不知其何所归往?只少数所谓帝王、将相、圣贤、豪杰、名士、美人者,...

释教三字经|优填王 始造像 令后人 修供养

释教三字经|优填王 始造像 令后人 修供养

优填王,又称优陀延王、嗢陀演那王、邬陀衍那王,意译日子王、出爱王,为佛世时憍赏弥国之王。因王后笃信佛法,遂成为佛陀之大外护。佛教最初的造像,是佛陀在世时曾上升到忉利天宫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长达三月不在...

素食|凉风袅袅,寒露凄凄

素食|凉风袅袅,寒露凄凄

寒露时节天渐寒,很多人本能地喜温喜热,容易出现内热上火的情况,对养阴不利。深秋季节寒冷而干燥,应该以保养阴精为主,正如中医四时养生所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饮食上,要适当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

参访寺院:听经闻法

参访寺院:听经闻法

无论是在寺院听过法师讲经的居士还是常常自己课诵经典修习佛法的佛弟子,或是仅对佛教有一些涉猎的人,应该都听过、见过安在经典起首的偈子,这首偈子文义很明白,清楚地表达了佛法的庄严尊贵与微妙甚深。我们在佛门...

赏析|东魏石雕佛坐像

赏析|东魏石雕佛坐像

佛坐像东魏(534—550)石雕 通高142公分山西平遥显庆寺遗址出土 上海博物馆藏佛髪髻低平,光素无纹,宽额,面相饱满,眉目纤长,容貌刻划概括,表情安详静谧。半跏趺坐,圆肩,袈裟线条均衡简...

禅诗欣赏——机关用尽不如君

禅诗欣赏——机关用尽不如君

牧童【宋】黄庭坚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垄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相传这是一代名诗人黄庭坚七岁时所作,表现了诗人早慧的诗才与颖悟的能力,用语浅白,却寓意不凡。夕阳西下时分,牧童吹着短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