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请问力明①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忍辱:梵音羼提波罗密,译名忍辱到彼岸。忍,是忍耐,是修行人的能忍之心,辱,是侮辱之境。当侮辱我们的境界现前怎么办,要能忍,这样才能修行用功,不能忍,就会被境所转,不能修行用功。忍辱有三种:


生忍,就是众生忍,对于众生能够忍耐。我们生在此娑婆世界,常常会遇到需要忍辱的境界,遇到别人要骂你、打你、欺辱你的境界。我们佛弟子,平常修行用功就要准备,遇到这样的境界能够忍受,否则,遇到这样的人,心里立马就会冒火,起嗔恨烦恼。


法忍,对外面的气候,大寒大热,或者遇到饥饿、口渴等境界所逼迫,能够忍。法忍就是一切诸法的忍耐,也叫无情忍。法,就是这些无情法,或者大热天、大寒天,要吃饭时没有饭吃,要喝水没有水喝,都要忍耐。


生忍和法忍都属于世间法,如果不能够忍耐,当遇到不顺心的境界现前,不能够忍耐的话,又怎么用功呢。


无生法忍,这里的忍字是安忍,安住不动的意思。无生法是真如实相之理,无生无灭,无生法忍就是安住于无生法。我们修行就是要证得这个不虚妄的真实之法,证得真实之法我们就了生死、成佛道。


在娑婆世界修行,要证得这种无生法忍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释迦佛开示了我们一个殊胜方面的法门,要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到极乐世界,莲花一开,见到阿弥陀佛,听到阿弥陀佛一说法,即悟无生忍,当时就悟得、就证得无生法忍。


本章请问力明,讲述力与明两个方面的道理,先说力的一面。有佛弟子问佛:什么法的力量最多?什么法最光明?佛答复他:忍辱的力量最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忍辱不动瞋恨,心中不怀恶念,加上安定坚强,能够生出一种最大的力量。能够忍辱,不怀恶念,自然不做恶事,不说恶话,人家自然会更加尊敬你。


如《金刚经》中,释迦牟尼佛现身说法,他前生前世当忍辱仙人时,遇见歌利王割截他的身体,节节肢解,他不动瞋恨心,才显出他的力量大。他对于歌利王不但恶念不起,还发了愿,得了道要先度他。五比丘中第一个开悟的憍陈如,就是那时候的歌利王,佛成佛之后就先度他,这都是忍辱的功夫。


前文回顾

每日一偈  /  佛说四十二章经


经题

译者

经序①

经序②

经序③

出家证果①

出家证果②

出家证果③

断欲绝求①

断欲绝求②

割爱去贪

善恶并明①

善恶并明②

善恶并明③

转重令轻

忍恶无嗔

恶还本身

尘唾自污

返本会道

喜施获福

施饭转胜①

施饭转胜②

举难劝修①

举难劝修②

举难劝修③

举难劝修④

问道宿命

请问善大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法首尊者(366)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法首尊者(366)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百喻经故事——见水底金影(60)

百喻经故事——见水底金影(60)

见水底金影——《百喻经》经文昔有痴人往大池所,见水底影有真金像。谓呼“有金”,即入水中挠泥求觅。疲极不得,还出复坐。须臾水清,又现金色,复更入里,挠泥更求觅,亦复不得。其如是,父觅子,得来见子,而问子...

高僧行迹|济癫僧传(5)

高僧行迹|济癫僧传(5)

▲第一回  静中动罗汉投胎▲第二回  来处去高僧辞世▲第三回  茅屋两言明佛性▲第四回 灵光一点透禅机五、近恋亲守身尽孝话说道清长...

恭迎|二月初八 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恭迎|二月初八 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二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出家日释迦牟尼佛出家前为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名为悉达多。早在太子初生之时,阿私陀仙人就曾预言:太子若在家则为转轮圣王,若出家修行则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随着太子日渐成长,父亲净饭王心...

素食|克己

素食|克己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格言别录》本日食单香椿拌黄豆素炒藕丝胡萝卜脆片-香椿拌黄豆-材 料香椿一小把、黄豆100克、盐、香油、醋做 法1、香椿洗干净,黄豆提前泡好2、锅中放水,水开后放入...

恭迎|八月十五 月光遍照菩萨圣诞

恭迎|八月十五 月光遍照菩萨圣诞

云开空净 独露婵娟皎洁无瑕体自圆 不动历周天照彻无边 恩泽布大千月光遍照菩萨,也被称为月光菩萨,为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之右胁侍。“月光遍照”在佛法上表静定,映现明澈清辉,容摄大千芸芸众生,使之免于受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