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请问力明①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忍辱:梵音羼提波罗密,译名忍辱到彼岸。忍,是忍耐,是修行人的能忍之心,辱,是侮辱之境。当侮辱我们的境界现前怎么办,要能忍,这样才能修行用功,不能忍,就会被境所转,不能修行用功。忍辱有三种:


生忍,就是众生忍,对于众生能够忍耐。我们生在此娑婆世界,常常会遇到需要忍辱的境界,遇到别人要骂你、打你、欺辱你的境界。我们佛弟子,平常修行用功就要准备,遇到这样的境界能够忍受,否则,遇到这样的人,心里立马就会冒火,起嗔恨烦恼。


法忍,对外面的气候,大寒大热,或者遇到饥饿、口渴等境界所逼迫,能够忍。法忍就是一切诸法的忍耐,也叫无情忍。法,就是这些无情法,或者大热天、大寒天,要吃饭时没有饭吃,要喝水没有水喝,都要忍耐。


生忍和法忍都属于世间法,如果不能够忍耐,当遇到不顺心的境界现前,不能够忍耐的话,又怎么用功呢。


无生法忍,这里的忍字是安忍,安住不动的意思。无生法是真如实相之理,无生无灭,无生法忍就是安住于无生法。我们修行就是要证得这个不虚妄的真实之法,证得真实之法我们就了生死、成佛道。


在娑婆世界修行,要证得这种无生法忍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释迦佛开示了我们一个殊胜方面的法门,要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到极乐世界,莲花一开,见到阿弥陀佛,听到阿弥陀佛一说法,即悟无生忍,当时就悟得、就证得无生法忍。


本章请问力明,讲述力与明两个方面的道理,先说力的一面。有佛弟子问佛:什么法的力量最多?什么法最光明?佛答复他:忍辱的力量最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忍辱不动瞋恨,心中不怀恶念,加上安定坚强,能够生出一种最大的力量。能够忍辱,不怀恶念,自然不做恶事,不说恶话,人家自然会更加尊敬你。


如《金刚经》中,释迦牟尼佛现身说法,他前生前世当忍辱仙人时,遇见歌利王割截他的身体,节节肢解,他不动瞋恨心,才显出他的力量大。他对于歌利王不但恶念不起,还发了愿,得了道要先度他。五比丘中第一个开悟的憍陈如,就是那时候的歌利王,佛成佛之后就先度他,这都是忍辱的功夫。


前文回顾

每日一偈  /  佛说四十二章经


经题

译者

经序①

经序②

经序③

出家证果①

出家证果②

出家证果③

断欲绝求①

断欲绝求②

割爱去贪

善恶并明①

善恶并明②

善恶并明③

转重令轻

忍恶无嗔

恶还本身

尘唾自污

返本会道

喜施获福

施饭转胜①

施饭转胜②

举难劝修①

举难劝修②

举难劝修③

举难劝修④

问道宿命

请问善大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光明灯尊者(335)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光明灯尊者(335)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素食|动静寒温 自愧自悔

素食|动静寒温 自愧自悔

报缘虚幻,不可强为。浮世几何,随家丰俭。苦乐逆顺,道在其中。动静寒温,自愧自悔。(佛眼禅师)——《晚晴集》本日食单山药泥燕麦小饼干枸杞蔬菜粥-山药泥 -材 料 山药做 法1、山药削...

恭迎|正月初六 定光如来圣诞

恭迎|正月初六 定光如来圣诞

定光古佛圣诞2023年1月27日癸卯年农历正月初六定光佛,梵名提洹竭、提和竭罗,译言锭光佛,或燃灯佛(锭为灯之足,有足曰锭,无足曰灯)。在过去无数劫前,大慈哀众佑一切,为众生作大依怙,在钵摩大国与大比...

2022灵隐回眸⑧——以绍隆佛种为己任 放眼长远培养优秀僧才

2022灵隐回眸⑧——以绍隆佛种为己任 放眼长远培养优秀僧才

2022灵隐回眸:①以爱国爱教为旗帜 坚定不移践行中国化方向②以制度建设为重点 依法依规强化从严治教③以平安创建为目标 推动寺院管理现代转型④以改革创新为引领 强化数字赋能激发活力⑤以弘法利生为家务...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无垢藏尊者(317)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无垢藏尊者(317)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参访寺院:什么样的问题,佛陀也不回答

参访寺院:什么样的问题,佛陀也不回答

听经闻法,思维道理,进而修行用功,最终证得无上佛道,原本是每一个佛弟子孜孜以求的。佛陀为了度化众生,广开八万四千法门,以回答众生的种种困惑疑问。但是,即便是佛陀,对于有一些问题也是不予回答的,纠缠于这...